资讯首页>聚焦三农

关于《德阳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全文(二)

2017年09月21日 15:48 来源:德阳市政府

二、分年分县(市、区)减贫目标

“十三五”期间,德阳市减贫83502人,6个县(市、区)分年度减贫目标任务如下表:

德阳市“十三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贫困人口减贫任务表

备注:由于2017年3月编制“十三五”方案,2016年减贫任务中含动态减贫(新生儿、嫁入、迁入、死亡、嫁出、迁出)587人。

第二章精准实施“五个一批”

“十三五”期间精准实施: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计划投入6亿余元,确保83502人在2017年全部脱贫。

第一节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

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发展生产和务工就业实现脱贫的,加大产业培育、就业培训、促进就业等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参与重大项目务工,扩大转移就业培训和就业对接服务,实现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十三五”期间共规划3万名贫困人口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解决贫困问题。

一、特色优势产业扶贫

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农业、工业、旅游、商务等产业扶贫的基础性作用,发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增收的产业体系,增强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一)优化产业布局

依据贫困地区资源状况、气候条件及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旅则旅,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统筹谋划粮油、畜牧、经济作物、水产、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

1.种植业区域布局

中部平坝粮经复合高产高效发展区。在我市包括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德阳经开区的52个乡(镇),10个街道办,面积171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8.8%。该区贫困户应重点抓好耕地的深度开发,提高粮油规范栽培技术,大力引进和推广优质粮油、蔬菜、食用菌、水果、晒烟等经济作物新品种和现代农业新技术,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努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将其建成“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东南丘陵粮经复合基地、旱地及无公害农产品综合发展区。位居本市东南部盆中丘陵地区,包括中江县、罗江县全域和旌阳区、广汉市部分区域,共61个乡(镇),面积277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6.6%。该区的贫困户今后应着力改善水利灌溉条件,增强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规范化栽培水平,抓好旱地综合开发,大力发展饲用玉米、优质水果、蚕桑、食用菌、药材等经济作物及适销对路的小杂粮,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创建品牌,提高效益,促进丘陵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西北山区和沿山多经生态发展区。位居本市西北部,属龙门山脉的一部分。包括什邡市、绵竹市部分区域,共6个乡(镇),面积146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6%。在该区的贫困户,今后应改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小杂粮及优势经济作物,积极开发独具山区特色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加强综合治理,改造低产茶园,发展优质名茶;积极发展各种经济林木和中药材,提高综合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

2.畜牧业发展区域布局

“十三五”期间,我市要紧扣“稳数量、转方式、提质量、保安全、见效益”的主题。稳定发展生猪、家禽业,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节粮型畜牧产业,加快发展奶牛业,着力推进现代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畜产品安全、产业化经营、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的全面升级。

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各县(市、区)突出以生猪养殖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猪场、生猪万头村,积极和鼓励发展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协会)。各贫困村要根据“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优质生猪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制定出适宜本地的生猪养殖重点区域,精心指导,典型示范,带动全市的生猪发展。

小家禽养殖区域布局。“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推进规模养殖,全市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5%(规模比重=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总出栏数/统计局核定畜禽总出栏数)。以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县为核心,实行温氏肉鸡养殖模式,“公司+农户”带动贫困养殖户1万户;以广汉市、什邡市为核心,发展水禽养殖和禽苗生产及外销,发展水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协会),带动贫困农户水禽养殖和销售;以广汉禽苗市场为龙头,带动禽苗孵抱。

草食性畜养殖区域布局。以中江县、罗江县和什邡市、绵竹市沿山乡镇为重点,发展肉牛、肉羊养殖,推广肉牛短期育肥和三元杂交技术,建立优质肉牛羊生产基地;以旌阳东湖、广汉合兴、绵竹新市等地为重点发展奶牛养殖小区;以罗江为重点发展肉兔养殖。

3.林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当前,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林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林业发展已由主要向社会提供木材转变为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国土生态安全,提供丰富多样的绿色林产品等多重效益的综合性服务。“十三五”期间,我市林业发展必须坚持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道路,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结合德阳森林资源现状、区域特点及林业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本着分类经营、生态优先、协调发展、突出重点的原则,按照山、丘、坝三大地貌类型进行德阳林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西北山区。含什邡市、绵竹市的6个全山乡(镇)和10个沿山乡(镇)及市伐木厂全部。在低山和部分中山区的贫困户,以培育森林资源为主,实施退耕还林,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生态商品兼用林和以银杏、“三木”(厚朴、杜仲、黄连)药材为主的经济林,建成我市重要的商品林基地。积极开发黄连,山野菜等林下资源和以农家乐、休闲山庄为主的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在中高山区、国有林区的贫困户,以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为主,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营建沱江源头的水源涵养林,加强天然林管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快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把森林生态旅游作为林业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积极开发蓥华山、九顶山森林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

丘陵地区。培育与保护森林资源并重,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以封山育林、人工新造、疏林补植、低效林改造等方式,合理调整树种、林种结构,提高丘区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合理安排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比重,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效;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大力发展以竹类、杨树、桉树为主的纸浆原料林和人造板原料林;以龙泉山脉为轴线,建设我市经济林产业带,积极开发推广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在该区的贫困户抓好中江蚕桑、中江柚;罗江的优质梨、贵妃枣、长荣柚、杂柑、青花椒;旌阳的银杏、核桃、柑桔、桃、李;广汉的苹果、桃、柚、柑桔等水果、干果的发展。

平坝地区。以农田林网建设、江河道路绿色通道建设、城镇单元、小区绿化、四旁植树等为重点,提高平原绿化档次和林木覆盖率。在城市郊区、公路干道沿线,积极发展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大户、专业村组或专业乡(镇),壮大我市花卉产业;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服务等把我市林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以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带动林业产业化发展;以农户为单元,利用房前屋后庭园空地发展小林园、小果园、小花园,促进庭园经济发展。

(二)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1.特色种植业

在中部平坝区,以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平坝区公路干线周围为重点,贫困户重点发展现代蔬菜、食用菌、葡萄、草莓、西瓜、川芎、车前草、鱼腥草、叶烟、花卉等带状产业基地;在东南丘陵区,以中江县、广汉市、旌阳区、罗江县丘陵区公路沿线为重点,贫困户应发展现代优质梨、桃、枇杷、李、柚、杂柑、枣等水果;丹参、白芍等药材和蔬菜、西瓜产业基地;在西北山区,以什邡市、绵竹市沿山乡(镇)和山区公路沿线为重点,贫困户应发展现代优质梨、猕猴桃、枇杷、枣等水果,杜仲、黄连等药材,以及茶叶、无公害蔬菜和山野菜产业基地。

2.特色畜牧业

突出“调整、创新、升级”主题,大力实施“稳猪禽、兴牛羊”战略,继续以全市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推进我市现代化畜牧业建设,在全市创建一批“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无害化”优秀养殖企业。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合作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发展模式,继续推进温氏、正大、德康和金富发展“订单养殖”“联建入园”“六方合作+保险”等紧密型农企合作模式,通过“统一种苗、统一饲料、统一兽药、统一养殖技术”等方式,带动周边合作养殖户形成区域性标准化生产。在中江县、罗江县和旌阳区部分浅丘区域的贫困户,推广畜种“散养”“放养”和“林下养殖”等循环养殖技术;在什邡市、广汉市和绵竹市等平原区域的贫困户则推广“猪(牛)、沼、渔(果)”“垫料发酵生态肥”“牛粪养蚯蚓”等模式。

3.特色林产业

以现代林业产业强县建设为抓手,结合林业工程和项目,采取新造和改造措施,进一步推进全市优质经果林、珍稀林木及木竹原料林适度规模发展,打造“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工程,提升第一产业发展效益。坚持绿色发展、高效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发展以森林观光、康养等为重点的林业生态旅游业,发展以林下中药材种植、林禽林畜养殖、森林蔬菜等为主的林下产业。“十三五”期间,全市的贫困户将重点发展经济林果、工业原料林、林木种苗、花卉业,积极发展木竹精深加工业、森林旅游业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特色优势产业。

4.特色水产业

按照“两产业一养护”进行产业布局,即:发展大宗淡水鱼产业和名优鱼产业,实施天然水域资源养护。大宗淡水鱼产业以池塘、堰塘、水库和宜鱼稻田养殖大宗水产品;名优鱼产业以绵竹市和什邡市的山区及沿山区冷水资源和境内平坝地区的泉水资源,开展冷水鱼和亚冷水鱼的养殖,积极引进市场紧俏的名优鱼类的养殖,开发沱江和凯江流域土著鱼类养殖;开展天然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活动,通过加强渔政管理、生态环境修复等增加天然水域的渔业资源量。实施渔业良种工程,做好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大宗品种的良种引进。

(三)推进工业产业扶贫

统筹指导各县(市、区)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县域工业布局,着力突出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以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加大对各县(市、区)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力度。加快实施一批轻纺、食品、医药、建材、农机等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作用较强的工业扶贫项目,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促进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实施一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重点项目,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排头兵”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全市重点做大做强粮油、肉食品、果蔬、中药材、食用菌等绿色产品加工业,提升白酒、软饮料、烟草业,加速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和建设集聚的农产品加工和物流园区,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实现原料基地化和加工现代化,初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深加工体系和全程经济质量控制体系,把我市建设成为西部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采取产业融合、要素集聚、技术渗透等方式,推动农业生产向产前产后延伸,构建集产业基地、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产后商品化处理、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推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吸纳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提高产业促农增收能力。加强物流建设,促进跨区域农产品产销衔接,推动零售市场多元化发展。推进村企对接共建,带动贫困村加快实现特色产业和带动主体全覆盖。构建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一批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工程、示范企业。

(五)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

1.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

鼓励贫困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资产股权等农村产权折价入股组建新型股份合作社。开展部门联合评定示范社活动,以示范社为抓手,加强培训和指导,帮助合作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内部运行管理,实施标准化生产,实行品牌化经营,增强合作社市场竞争力和助农增收能力。到2020年,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000家以上(其中以贫困户为主的200家),培育市级示范社300家以上,省级示范社60家以上,国家级示范社30家以上。

2.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实施农业产业化“排头兵”工程,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培植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在信贷、税费、用地等方面给予扶持,促进其尽快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支持龙头企业进行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源重组和产业整合。支持龙头企业实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开展精准招商,积极引进外来资金、技术、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鼓励现有农产品企业与外来投资者合资合作,做大做强做优农业龙头企业、品牌产品。到2020年,全市市级及其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到500家以上,其中贫困户100家。

3.加快发展家庭农场

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村能人兴办各类家庭农场,引导符合条件的专业大户登记注册为家庭农场。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场创建活动,完善示范家庭农场评选监测机制和扶持机制,加强对家庭农场财务收支、成本收益核算和生产经营的指导和服务。将家庭农场主的培训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实行两年一轮训,努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家庭农场经营者,通过示范引导和政策扶持带动更多家庭农场发展。到2020年,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500家以上,其中贫困户100家。

4.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项目资金和配套工作经费投入到位。建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制定出台涵盖金融、保险、社保等方面优惠政策和含金量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奖励扶持办法,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到2020年,全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以上。

你可能感兴趣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电话
    免费获取合作资料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美国优质土地都在这里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