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2017年四川省委1号文件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市召开,《关于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的意见》共5个部分、37条,明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大任务”,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作出了新的部署和安排。在着眼长远方向的同时,更加聚焦今年的目标任务,通过一系列项目建设促进目标任务的落地落实。
对此,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委农工委常务副主任杨秀彬解读说,2017年省委一号文件主要呈现五个特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二是既明确长远努力方向,又突出当年目标任务;三是聚焦头等大事,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有新部署;四是坚持深化农村改革主攻方向不动摇,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上有六个方面新突破;五是切实加强领导,对抓好“三农”工作提出新要求。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文件提出要立足四川实际,以农业绿色发展为方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四川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把握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市场导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促进绿色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五个着力点”,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确保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三个底线”,必须明确“六大任务”:一是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二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化经营结构;三是立足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结构;四是促进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五是推进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六是强化农业供给物质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9000万亩,建成“万亩林亿元钱”示范面积70万亩,生猪出栏量稳定在7000万头左右,建成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200个,建设全国森林康养目的地和森林康养产业大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强省。
在聚焦重大任务上,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2017年实现16个贫困县摘帽、3700个贫困村退出、105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严格脱贫对象认定、退出和痕迹管理,建立完善脱贫对象跟踪监测、动态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对脱贫对象的后续扶持政策;要求继续对摘帽贫困县进行扶持,着力解决脱贫户持续增收和因病、因灾、因学、因智返贫等问题,增强退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深入开展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村”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要求全省15%以上的村创建成为省级“四好村”,25%以上的村创建成为市级或县级“四好村”。
在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方面,文件提出在放活土地经营权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推动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农村改革推进机制等六个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落实“三权分置”,明确在确权的基础上,推动土地股份合作成为土地规模经营的主流模式,探索发展稳定农户承包权、经营权股份化的家庭联产承包股权制;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模式,有计划逐步消除“空壳村”;围绕财政资金补助改股份、补助改基金、补助改购买服务、补助改担保、补助改贴息等“五补五改”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安排;针对当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明确提出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建立县域农村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加大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力度;围绕农业科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农民工等“三支队伍”提出政策举措,全面推广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经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让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以个体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县(市、区)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基金。
附全文:关于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的意见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
各市(州)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2016年,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农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精准脱贫首战告捷,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工作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顺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绿色发展为方向,以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营结构,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不断提升农业供给效率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2017年,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结构、保障供给、强化支撑、深化改革、补齐短板,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以“四个好”为目标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激发农村各类资源要素潜能,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全省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增长3.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一、优化产品结构,培育“川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
(一)有效提供安全农产品。围绕“米袋子”和“菜篮子”农产品安全供给,大力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农业、林业、畜牧(水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区。加快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规范和标准,推动实施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开展标准评价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涵盖农业生产、农业管理和农业服务的标准体系。
(二)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在优质专用上着力,重点发展国标二级以上优质稻和加工专用马铃薯、酿酒专用粮、饲草饲料、加工蔬菜、森林食品等专用农产品。以省内口粮基本自给为导向,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9000万亩,在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集中连片建设一批粮食生产功能区,打造500个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继续实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川米优化”工程,加快川南、川东北地区高粱等酿酒专用粮发展。积极推动粮改饲,以养定种发展青贮玉米300万亩以上。巩固提升川猪产业,优化品种品质,推进川中地区控量提质,山区和“三州”地区加快发展,其他地区稳量提质,确保生猪出栏量稳定在7000万头左右。加快发展优质经济林、木竹工业原料林、木本油料林等特色林产业,建成“万亩林亿元钱”示范面积70万亩。继续实施农畜育种攻关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大力推广水稻、小麦、高粱、玉米、畜禽等优质专用品种,推进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
(三)积极发展特色个性农产品。立足生态环境、气候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积极发展川菜、川果、川茶、川药等“川字号”特色个性农产品。成都平原重点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着力发展蔬菜、水果、茶叶、花卉苗木等产业,打造城市居民休闲旅游和民宿度假区。川南地区着力建设农产品优质原料基地,重点发展名优茶叶、特色水果、蔬菜、竹笋、草食牲畜等产业。川东北地区重点发展绿色生态农产品,做强绿色经济作物、富硒茶叶、林下种养、中药材、草食牲畜等产业。攀西地区重点发展亚热带特色农业和立体农业,积极发展特色水果、早春蔬菜、优质烟叶等产业,提供错季特色农产品。川西北地区重点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和特色农牧业,大力发展牦牛、藏羊、乳制品等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大力发展草食牲畜和水产健康养殖,推动畜牧业非猪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发展战略,支持重要产品品牌、重点企业品牌做大做强,扩大“天府龙芽”“四川泡菜”“圣洁甘孜”“净土阿坝”“大凉山”等优势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
(四)探索开发功能农产品。加强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究,大力支持培育生产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农产品。鼓励农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盟,研究区域性优势品种及生产规范,促进功能农产品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发展。按照药食同源理念,着力培育优质富硒茶、富硒大米等产品,开发食用菌、薯类、柠檬、苦荞、核桃、油橄榄等功能农产品,逐步实现普通农产品功能化,功能农产品常态化。加快制定功能农产品地方标准及认证制度。研究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发展功能农产品的政策,鼓励建设功能农产品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落实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责任、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深入开展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县创建。落实动物疫病防控政策,提升屠宰监管能力,强化人畜共患病防治。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诚信制度,推行“红黑名单”制度,加强农产品“互联网+”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信息化监管。加大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力度,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严惩各类违法犯罪,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六)强化水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实施最严格水资源、水环境监管制度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划定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加快推进江河湖库关键生态节点、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加强小流域和湖库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污染严重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二期项目。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禁止在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全面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建设,在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的基础上,其余不达标水源水质逐步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健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七)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快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与治理修复。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逐步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启动受污染区域土地修复,加强工矿废弃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垦利用。探索建立将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收益按一定比例用于土壤修复机制。严防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下乡。启动省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积极争取纳入国家试点范围。
(八)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探索建立农业资源有效保护、高效利用的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创建农业绿色生产试验示范区。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广“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林—草(沼)—畜(禽)”、林下种养殖等循环发展模式和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定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年度方案,开展化肥农药“两减量”活动,推进单质化肥和化学农药产业转型升级,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种植业有机肥替代化肥计划,强化废旧地膜、秸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加快建设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和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扩大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范围。
二、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拓展农业供给多种功能
(九)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强省,推动乡村资源景观化、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景区化。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庄园、农业主题公园、农业嘉年华、农业风情小镇、农业科普园和农业全产业链展示区。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建设20个省级乡村旅游提升示范项目,培育一批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四川特色乡村旅游景区。全面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和“千村万户”“千村万景”旅游富民计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培育“一县一品”乡村旅游商品。继续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品牌,加快培育省级示范休闲农庄、示范农业主题公园等品牌,培育休闲农业专业村100个。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乡村旅游博览会、花卉(果类)节等节会活动。
(十)支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以森林公园、国有林场、林业产业基地、森林康养基地和森林康养示范园区为载体,加快建设全国森林康养目的地和森林康养产业大省。优化森林康养产业布局,形成环成都平原、秦巴山区、攀西地区、乌蒙山区森林康养集聚区。推进森林康养林道、林带、林网、林区建设,营建康养林200万亩,建设康养步道1000公里。研发森林浴、森林养生、森林食疗、森林医疗、森林温泉疗养等康养产品,打造森林康养地域品牌。加强康养基地标准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全年新增森林康养基地50处、森林康养人家2000户,林业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人数突破3.6亿人次。
(十一)积极发展创意农业。依托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民居、民族村寨等资源,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农事节庆活动等创意农业,打造具有农耕文化、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美丽村庄。加快开发农村特色创意民族民俗文化产品,支持发展蜀锦、蜀绣、彝绣、羌绣、丝绸工艺品、漆器、根雕、竹编、植物编艺、年画、唐卡等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深入开展全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积极申报创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加快建设具有区域特征、民族文化的农耕文化博物馆。探索发展工厂化、立体化高科技农业和订制农业、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十二)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行动。积极打造“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商贸、供销、商业银行、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网络,带动农村“全企入网”“全民触网”。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新增示范县10个以上。
(十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重点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开展原产地清洗、挑选、榨汁、烘干、保鲜、包装、贴牌、储藏等商品化处理和加工,推动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加快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加大对农产品产地加工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同区域、同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原产地联合建设加工商品化处理设施。鼓励使用农产品加工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优化设施配套。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加快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
(十四)支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改建、扩建、新建一批农产品冷藏设施、组装式冷藏库。鼓励和引导生产主体将农产品入库,实现错季销售。实施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规划建设农产品产地运输通道、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和配送站,集中完成肉类和水产品分割、果蔬分拣及包装、配载等处理流程,建成一批鲜活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加强冷链运输能力建设,加快信息化集成改造,推广“产地集配+销地分拨”“电商+冷链快递+智能菜柜”农产品直销模式。加快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开展国家冷链物流发展试点、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
(十五)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展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县创建和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建设。加快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和现代农业示范市、县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动农业重点项目建设,采取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股份合作等形式,建设基地生产水平高、种养结合紧密、景区化设施配套、产地初加工能力强、社会服务完善、利益联结紧密、社会资本参与、金融支持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200个。以发展贮藏加工、良种繁育、农业科技、物流配送、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旅游休闲观光等企业为重点,着力培育园区龙头。强化园区科技支撑,探索科技创新模式,每个园区至少与1家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走出去、引进来”,推进川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中法农业科技合作园建设,加强乌干达、缅甸、俄罗斯楚瓦什等境外农业园区建设。
(十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稳步扩大农民外出务工规模,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护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财产权利,统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改革。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开展返乡农民工初创培训、创业辅导、创业提升培训。实施农民创新创业行动、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支持返乡农民工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财政支持、金融支持、创业投资引导等扶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县(市、区)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基金。依托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工业园区等,盘活闲置土地、厂房等资产资源,建设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新创业基地。
三、强化农业供给物质支撑,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十七)加强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具研发推广,强化农机关键零部件和重点产品研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病虫防治等机械设备,研发、筛选、集成、推广一批成熟适用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工艺和关键装备。以水稻、小麦、油菜、马铃薯为重点,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示范,建设一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以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储运、农机装备等基础设施信息化改造,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完善农业遥感监测应用体系、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和畜禽屠宰监测统计抽样调查系统等大数据工程,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信息平台。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改革试点,扩大农机补贴品种范围。落实支持农机化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鼓励新型经营主体购置大中型农机具。
(十八)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施特殊保护。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监管考核、统一上图入库。整合新增粮食产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节水灌溉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转型,建成高标准农田387万亩。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高标准农田后期管护。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允许通过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指标在省域内调剂,按规定或合同约定取得指标调剂收益。
(十九)大力推进水利建设。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核心目标,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面40万亩。推进武引二期灌区等72个大中型工程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向家坝灌区一期、大桥灌区二期2处大型水利工程。加快实施都江堰、升钟等5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16个中型灌区配套改造项目。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低压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推进第二批40个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加快推进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烟区水源援建工程建设等。健全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机制。
(二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把通乡通村公路建设作为农村公路建设重点,加快通乡油路、通村硬化路工程建设,建成通乡油路和通村硬化路1.1万公里,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新增通硬化路建制村2000个以上。继续实施县乡道改善提升工程、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和村道窄路面加宽工程,改造提升县乡道和村道完善工程6000公里,启动一批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畅通农村交通“毛细血管”。推进农村渡改桥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逐步将公路安保工程向村道公路延伸。推动落实农村客运车辆补贴政策。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示范路创建。加快制定四川省农村公路条例。
(二十一)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基调,加快实施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修复“三大行动”。深入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启动实施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工程,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面推进长江廊道造林、荒漠生态治理、国家储备林、森林城市、绿色家园、多彩通道建设,完成营造林100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0.8个百分点。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退牧还草、草原防灾减灾等工程和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加快新一轮退耕还林还牧还草工程实施进度。上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期满后,将符合条件的退耕还生态林纳入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推进农田林网、“四旁”、山体、水系造林绿化。积极创建森林城市、森林县区、森林乡镇、森林村寨和绿化模范单位,推动森林城市群建设。规范改造低产低效林,有序改造退化防护林,大力培育混交林、复层林,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系统功能。积极建设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推进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启动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建设。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建设项目,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平方公里。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和生态环保领域立法。
(二十二)着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动天然气向农村覆盖,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沼气和集中供气。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解决5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问题。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完成22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1933个行政村广播“村村响”、140万户农村电视“户户通”建设。推进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民生工程,加强乡镇固定放映点标准化建设。推动“宽带中国”战略在农村深入实施。
(二十三)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三免一补”政策。继续实施“9+3”免费职业教育、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等专项计划及119个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改善提升大小凉山彝区“一村一幼”办学条件,逐步将覆盖范围扩大到民族地区。加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办好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推动职业教育省际协作。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大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开展“畅享院坝”农民群众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建设贫困村文化室3700个,补充更新4.6万个农家书屋。加强对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的关爱力度,开展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大力提升农村气象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