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着力加强皖江城市带建设,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加快补齐短板,缩小发展差距,培育发展新动能。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方案》实施的组织领导,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健全协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各项任务措施,努力打造新发展理念的先行示范区。
二、省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研究制定支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具体政策,在有关规划编制、体制创新、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三、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加强对《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适时组织开展《方案》实施情况评估,重大问题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2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实施方案
2016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我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八市纳入规划范围,提出将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着力打造改革新高地、争当开放新尖兵、带头发展新经济、构筑生态环境新支撑、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八市所在的皖江城市带作为我省经济最为发达、产业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商业氛围最浓、开放程度最高、基础设施条件最好的区域,纳入长三角城市群,是一次重大历史机遇。为认真落实《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皖江城市带打造成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支撑带、新发展理念的先行示范区,并带动全省其他地区加快发展,奋力向全国第一方阵冲刺,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树立全球视野,强化创新意识、等高意识和使命意识,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以一体化为主线,着力加快合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和沿江发展带建设,打造国际产业创新基地,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生态安全保障,提升国际化水平,构建联动发展体制机制,加快补齐短板,缩小发展差距,培育发展新动能,为加快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0年,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基地基本建成,与沪苏浙衔接紧密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形成,大开放大合作新格局初步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人口和产业进一步集聚,皖江八市“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占长三角城市群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全面缩小与沪苏浙发展差距,基本形成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格局,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新兴增长极。
到2030年,与长三角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成,基础设施全面对接联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开放型经济向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拓展,与沪苏浙协同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共同推动长三角城市群成为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二、主要任务
(一)将合肥打造成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瞄准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积极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加快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到2020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在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数超过50家,市区常住人口达到500万人,成为长江经济带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1.加快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丰富“米”字型高速铁路网,提升区域高速路网,构建高等级水运网,建设区域航空中心,大力推动公、铁、水、空联运,全面提升空港国际功能,增强综合交通枢纽国际通达能力,提升在全国综合交通网中的地位。到2020年,建成全国最发达的铁路枢纽之一,基本建成内陆地区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和江淮航运中心。(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合肥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等配合)
2.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进一步推进国家大科学装置群建设,提升现有合肥同步辐射、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实验等大科学装置性能,新建超导核聚变中心、国家量子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大科学装置。加快共性技术研发圈构建,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整合现有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协同创新平台资源,在新能源、材料、信息、生命、先进制造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联合微电子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大基因中心等产业创新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辐射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到2030年,建成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合肥市政府、省科技厅等配合)
3.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都。瞄准长三角城市群主导产业关键领域创新方向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以“三重一创”为抓手,打造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智能家电等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基地。支持合肥发挥综合优势,建设区域性科技、信息、金融、物流、大数据和研发设计中心,积极创建国家级服务中心。到2030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总部基地,建成中国IC之都、中国软件名城、“中国声谷”。(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合肥市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等配合)
4.打造城湖共生的绿色之都。以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揽,强化巢湖治理与保护,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转型。提升巢湖流域综合治理水平,大力实施“引江济巢”工程,推进河道清淤、立体化生态修复和城乡水系河湖连通工程,提升巢湖流域水质和水体资源功能。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环湖水资源保护带,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强自然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推动建立长江流域中心城市大气污染防控、生态环境保护等联防联控体系。(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合肥市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等配合)
5.建设独具魅力的开放之都。加快开放平台建设,高水平建设合肥航空港、合肥水运港、合肥国际内陆港、合肥跨境电子商务港,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出口加工区、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对外经济合作服务中心。加密合肥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货运班列,加快实现与义新欧、蓉新欧、渝新欧等国际大通道互联互通。加快金融功能国际化,复制上海自贸区国际投资贸易体制机制,打造成为承接上海、辐射中部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国际文化名城。(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牵头,合肥市政府、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厅、省政府金融办、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肥海关等配合)
6.打造合肥都市圈。扩容升级合肥经济圈,增加芜湖、马鞍山市,完善都市圈协调推进机制,建设合肥都市圈,形成区域增长新引擎。以合肥为中心,打造合滁宁、合芜马、合淮、合六、合铜宜产业发展带,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产业链合作体系。推动圈内城市合作构建高水平、多功能、国际化的对外开放平台,加强与全球知名企业和城市的联系与合作,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及要素流动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圈。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覆盖圈内主要城镇、产业集聚区、重点风景区的轨道交通“1小时通勤圈”,加强与省内其他经济区域、长三角及周边地区铁路联接,推动水利、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同打造优质生态圈,健全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治,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依托沪汉蓉、沿江交通廊道,围绕沪宁合杭甬发展带,加快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合芜宁成长三角,推动合肥、芜湖、马鞍山、滁州等市与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合作发展。到2020年,都市圈内形成若干国家级或世界级产业集群,人均收入力争达到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建成一批国际化对外开放平台,国际化人居、商务环境明显改善。(责任单位:合肥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省有关单位、各有关市政府配合)
(二)积极打造沿江发展带。
发挥承东启西区位优势,融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全面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协调沿江城镇生产生活生态关系,打造成为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经济繁荣、城镇密集的沿江发展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化沿江城镇布局,推动跨江联动和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形成以芜马城市组群、安池铜城市组群为核心,滁州和宣城为节点的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带发展格局。打造沿江综合交通走廊,促进长江岸线有序利用和江海联运港口优化布局,加强芜湖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统筹长江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强化沿江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建设沿江生态廊道。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加快建设特色现代产业基地。与沪苏浙合作共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沿江城市协调发展新机制。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安、黄山8市也要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加速融入长三角城市群。(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各有关市政府等按职能分别负责)
皖江八市市域常住人口预测
单位:万人
城市2015年2020年预期2030年预测
合 肥779 860 1000
芜 湖365 430 530
马鞍山226 260 330
滁 州402 500 560
宣 城259 300 340
铜 陵159 190 226
池 州144 160 180
安 庆459 480 534
(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基地。
1.建设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以合芜蚌为依托,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依托合肥大科学装置,引领我国核聚变工程、先进光源、强磁场等领域大科学装置工程化发展,构建世界一流综合科学中心。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传统优势产业,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组织实施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量子通信等科技重大专项,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机构,着力形成推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的新体系。加快建立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新机制、创新人才集聚新机制、高校院所源头创新新机制、金融服务自主创新新机制、高层次开放合作新机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机制、军民深度融合新机制和政府创新管理新机制。到2020年,基本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等配合)
2.以全球视野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实行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准入,以创新为导向加强与沪苏浙产业合作。推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为主导产业,努力在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智能语音、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形成国际竞争力。围绕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动力电池、燃气轮机、高端数控机床、通用航空发动机、智能终端等前沿领域,加强前瞻性谋划布局。推动电子电器、石油化工、汽车和装备制造、材料、医药食品、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和服务化转型。到2020年,力争重点产业或关键环节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形成竞争优势,打造20个左右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基地,10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资委等按职能分别负责)
3.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与沪苏浙链式合作。积极对接沪苏浙城市的高能级产业布局。瞄准沪苏浙高科技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传统产业链的高增值环节,有针对性地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积极承接上海非核心功能疏解转移,加强与苏浙企业合作,形成主导产业突出、配套产业完善、企业分工精细的发展态势,开创产业链式合作新局面。大力推动产业链招商,根据各地发展基础、发展潜力等客观实际,分类实施增链、补链、强链。发挥领军企业在完善产业链中的突出作用,围绕主导产业产品链,编制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名录和重点产品链名录,重点支持有市场、有潜力、有核心技术的行业骨干企业,提高资本市场运作能力,积极推进兼并重组,沿产业链集聚高端发展要素,拓展高成长性业务。(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配合)
4.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服务业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服务经济分工体系,高水平承接以沪苏浙为重点的国内外高端服务业,将皖江城市带建成全国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提升商贸流通、旅游、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水平和质量,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科技、健康、养老服务等新兴业态,打造服务要素完善、创新能力突出、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密集区。着力引进境内外知名服务业企业,支持设立外商投资研发中心。推动服务业跨界融合,鼓励家电、汽车等优势制造业打造“服务+制造”的网络化协同生产服务体系。做大做强行业龙头企业,叫响“安徽服务”品牌。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大对跨境电商领域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合肥、芜湖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支持其他有条件的市积极开展创建活动。(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民政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政府金融办等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