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农业快讯

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2017年01月18日 15:56 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附件: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苜蓿是奶牛等草食动物的重要优质饲草,被誉为“牧草之王”。发展苜蓿产业,对于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进农牧结合,提升草产品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苜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 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和《 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苜蓿产业经历了缓慢发展阶段(1978-1998年)、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3年)、调整转折阶段(2004-2008年)和振兴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优质苜蓿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为草食畜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家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投入专项资金,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带动优质苜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质量快速提升,有力促进了苜蓿产业和奶业的发展。 

(一)优质苜蓿生产初具规模。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优质苜蓿生产得到有效发展,生产基地实现通水、通电、通路“ 三通”,生产过程推行良种化、机械化、标准化“ 三化”生产,做到良种、良法、优质苜蓿,指达到《苜蓿干草捆质量标准》(NY/T1170-2006)二级及以上的苜蓿干草及其草产品。良机“三良”配套,初步解决了苜蓿单产低、质量差、商品率不高的问题。据行业统计,2015年,全国苜蓿年末保留面积 7067万亩,产量3217万吨,其中,商品苜蓿种植面积 649万亩,比 2010年增加324万亩。优质苜蓿种植面积 320万亩,比 2010年增加 270万亩;优质苜蓿产量180万吨,比2010年增长8.2倍。据抽测,优质苜蓿干草平均单产 562公斤/亩,粗蛋白平均含量 18.1% ,达到国家二级苜蓿标准。

(二)苜蓿区域化生产取得新进展。2015年,甘肃、内蒙古、新疆、宁夏、黑龙江、河北等 6省(区)的优质苜蓿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9.8% ,形成了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科尔沁草地、宁夏河套灌区等一批十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的优质苜蓿种植基地。苜蓿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的县有405个,其中,排名前 100位的优质苜蓿生产大县产量占到全国的 72.8% 。一批苜蓿草业企业快速发展,在一些区域形成了种加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三)苜蓿产业为奶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增加了奶牛用优质苜蓿供给量,促进了奶牛单产和生鲜乳质量的提升,推进了奶业转型升级。目前,国产优质苜蓿能满足120万头泌乳牛的需求。36个奶牛养殖场对比试验数据显示,奶牛饲喂优质苜蓿后平均单产提高 1047公斤,生鲜乳乳脂率提高0.22个百分点,乳蛋白率提高 0.11个百分点,奶牛代谢类疾病发病率降低39.6% ,一头泌乳牛年可增收1289元。苜蓿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产不足需。2015年,仅奶牛用优质苜蓿的缺口就有 130多万吨。随着奶业的发展,优质苜蓿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二是质量水平不高。受收获加工、储存运输、质量检测等设施设备不完善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国产苜蓿的粗蛋白含量较低、相对饲喂价值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三是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较少,全国年产 1万吨以上苜蓿草业企业只有 50家,大多数生产规模小,机械化装备水平低,管理水平不高。2015年全国商品苜蓿种植面积仅占总面积的9.2% 。此外,在苜蓿生产技术研究推广方面,存在着研发集成不够、推广力度小等问题。

随着奶牛等草食动物养殖的发展,对优质苜蓿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十三五”期间,种植业结构调整、草食畜牧业发展、奶业发展等对苜蓿产业提出了新要求,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粮改饲试点、草牧业试验示范等政策措施,为苜蓿生产发展提供了机会。这些有利的内外部环境和政策条件,为苜蓿产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二、优质苜蓿市场分析

2015年,我国优质苜蓿总供给量为 300万吨,其中国产 180万吨,进口120万吨。受需求拉动,我国苜蓿进口量从2008年的 1.9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120万吨。

(一)2020年需求量

根据“十三五”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20年全国奶类产量目标为 4100万吨,即泌乳牛(荷斯坦为主)应保持在 600万头的水平。按照2020年奶牛规模化率达到70% ,规模牧场需要饲喂优质苜蓿的泌乳牛将达到 420万头。按每头泌乳牛一年饲喂 1.5吨苜蓿,优质苜蓿需求量为630万吨。此外,预计肉牛、羊、兔等对优质苜蓿的需求量为60万吨。预计 2020年全国优质苜蓿总需求量为690万吨。

表一   2020年优质苜蓿需求量测算表

农业部发布《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二)2020年生产量

预计2020年我国新增优质苜蓿种植面积 300万亩,优质苜蓿产量可以达到360万吨;按照届时苜蓿进口量 150万吨,预计 2020年我国优质苜蓿总供给量为510万吨,缺口180万吨。

三、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按照加快发展草牧业、振兴奶业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坚持优质苜蓿供给“国内为主、适当进口”的基本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优化种养殖区域布局,加强苜蓿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产优质苜蓿种植加工,推行种养结合发展模式,提高苜蓿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促进苜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种养结合,协调发展。按照草食畜牧业发展目标,结合粮改饲工作推进,因地制宜,以养定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促进苜蓿种植与草食动物养殖配套衔接,就地就近转化苜蓿,实现草畜协调发展。

 2.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统筹考虑资源、环境、市场等因素,优化“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科学规划优质苜蓿区域布局和发展重点,以生产加工苜蓿干草为主,兼顾苜蓿青贮、草粉草颗粒等草产品生产。

 3.龙头带动,提质增效。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集中资金、技术、销售等优势,通过订单生产、参股入股、收购托管等多种形式合作,促进种加养融合发展,提升综合效益。

 4.科技创新,强化支撑。提升苜蓿生产科技水平,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加大育种、种植、加工以及全程机械化作业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完善苜蓿生产科技研究推广体系,强化苜蓿产业科技支撑。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新增优质苜蓿种植面积 300万亩,改造提升优质苜蓿种植面积 300万亩,苜蓿干草单产达到 600公斤/亩,增加优质苜蓿产量180万吨,优质苜蓿自给率达到80% 左右;二级及以上标准的苜蓿干草比例达到 55% 以上;新增或改造提升苜蓿种子田面积10万亩,苜蓿种子单产达到30公斤/亩;发展壮大100家万吨级苜蓿草业龙头企业,建设 500个高产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奶牛(或其他草食动物)的种养结合示范场,建设 238个优质苜蓿重点县。

表二  优质苜蓿发展的主要基础数据和2020年目标

农业部发布《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四、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根据苜蓿自然适宜性、区域生产条件及现状,结合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将苜蓿产业分为东北及内蒙古、西北、华北和南方四个发展区域。

(一)东北及内蒙古区

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4省(区),适宜苜蓿种植的土地面积大,土壤肥沃,牛羊养殖量较大,是我国畜牧业的重点产区。2015年,区域内商品苜蓿种植面积 204万亩,占全国的 31.4% ;苜蓿产业化发展较快,有万吨级草业企业 16家;奶牛、肉牛、羊存栏分别占全国的 32.5% 、20.4% 、25.8% 。该区域积温不高,苜蓿年刈割2-3茬,冷害频发。

发展重点:主要发展苜蓿干草,适度发展苜蓿青贮,建立一批标准化优质苜蓿生产加工基地。推行草田轮作,改造和利用中低产田、瘠薄地、轻度碱地种植苜蓿。促进种养结合,苜蓿就地就近饲喂奶牛和优质肉牛。重点解决苜蓿冷害问题,提高出苗率、成活率和越冬率。

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增或改造提升优质苜蓿种植面积200万亩,建成优质苜蓿种植面积 3万亩以上的重点县 66个(见附录),苜蓿干草平均单产达到600公斤/亩,二级及以上标准的苜蓿干草比例达到50% 以上,万吨级草业龙头企业30个以上。 

(二)西北区

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5省(区),苜蓿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是我国主要苜蓿种植区和种子生产基地,也是我国草食畜牧业主产区。2015年,区域内商品苜蓿种植面积 393万亩,占全国的60.6% ;苜蓿种子田面积 35万亩,占全国的 70.8% ;有万吨 级 草 业 企 业 29 家;奶 牛、肉 牛、羊 存 栏 分 别 占 全 国 的25.6% 、21.9% 、32.7% 。该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偏少,苜蓿种植用水主要依靠灌溉。奶牛养殖规模化率低,苜蓿外销运输距离远、运费高。

发展重点:主要发展苜蓿干草,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加快推进苜蓿产业化,提高加工水平和商品化率。加快苜蓿新品种培育,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完善苜蓿种子繁育、收获、加工和检测体系。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促进苜蓿就地就近利用转化。推行地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解决苜蓿种植缺水问题。

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增或改造提升优质苜蓿种植面积280万亩、种子田10万亩,建成优质苜蓿种植面积 5万亩以上的重点县129个(见附录),苜蓿干草平均单产旱作达到 450公斤/亩、水浇地达到800公斤/亩,二级及以上标准的苜蓿干草比例达到60%以上,万吨级草业龙头企业50个以上。

(三)华北区

包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5省(市),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较好,苜蓿年刈割 4-5茬,单产较高,奶牛、肉牛、羊以及肉兔等饲养量大,是我国畜牧业的主产区。2015年,区域内商品苜蓿种植面积40万亩,占全国的6.2% ;有万吨级草业企业2家;奶牛、肉牛、羊存栏分别占全国的 32.3% 、16.4% 、21.4% 。该区域为传统农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优质苜蓿种植优势不明显,草业企业发展滞后。

发展重点:稳定发展苜蓿干草,适度发展半干青贮和青饲。充分利用粮改饲政策,加快建设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培育苜蓿草业龙头企业。适度改造利用盐碱地、滩涂地、黄河滩地、中低产田,扩大优质苜蓿种植面积。提高苜蓿收获、加工技术水平,重点解决收获期“雨季霉烂”的问题。

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增或改造提升优质苜蓿种植面积100万亩,建成优质苜蓿种植面积 2万亩以上的重点县 29个(见附录),苜蓿干草平均单产旱作达到500公斤/亩、水浇地达到 800公斤/亩,二级及以上标准的苜蓿干草比例达到 60% 以上,万吨级草业龙头企业10个以上。

(四)南方区

包括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南方省份,水热条件好,雨热同期,苜蓿产量高,奶牛饲养量较少。2015年,区域内商品苜蓿种植面积 12万亩,占全国的 1.8% ;有万吨级草业企业 3家;奶牛、肉牛、羊存栏分别占全国的 8.7% 、31.7% 、19.9% 。该区域气温高、降水多、土壤酸性,丘陵山区地势不平,不适合苜蓿干草生产,奶牛用优质苜蓿干草主要依靠外调。

发展重点:主要发展苜蓿青饲和半干青贮,在云南高原部分地区推行苜蓿干草加工。在丘陵山区推广小型苜蓿种植加工设备,提高苜蓿生产水平。推广耐湿热的非秋眠级苜蓿品种,应用酸性土壤改良、田间排水等措施,解决南方区高温高湿的问题。

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增或改造提升优质苜蓿种植面积 20万亩,建成优质苜蓿种植面积 1.5万亩以上的重点县 14个(见附录),苜蓿半干青贮单产稳定在2.0吨/亩,二级及以上标准的苜蓿干草比例达到50% 以上,万吨级草业龙头企业5个以上。

五、主要任务

(一)提升苜蓿良种生产能力

以西北地区为主,繁育推广苜蓿新品种。加强苜蓿育种技术研究,加大苜蓿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力度,提高苜蓿良种化水平。“十三五”期间,建设 10个年种植面积 100亩以上的原种繁育基地、50个年种植面积2000亩以上的良种繁育基地。加强苜蓿良种繁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种子基地的田间工程,配套种子收获、清选、加工、包装、检验检测等设施设备。

(二)加强优质苜蓿基地建设

在全国新增或改造优质苜蓿种植基地 600万亩。加强种植基地土地整理、灌溉及排水等田间设施建设,配置或扩容储草棚库、堆储场、农机库、加工车间等,配备检验检测设备。在西北地区推行节水灌溉生产,在东北和黄淮海等地区的盐碱地推广雨养苜蓿生产。加强苜蓿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加工等重点环节生产技术服务,提高苜蓿标准化生产水平。推广“企业+农户”“企业+基地”“企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模式,完善优质苜蓿生产经营体系。

(三)推进苜蓿生产机械化

实施苜蓿生产机械化提升示范行动,改造提升 100个苜蓿种植企业(合作社)机械化生产水平。在苜蓿种子生产环节,完善育种、扩繁、收获和包衣拌种等设施设备;在种植环节,加强土地耕整、播种和田间管理的机械配套;在收获加工环节,推广机械化刈割压扁、搂草摊晒、打捆集垛、二次加压、青贮、烘干、草粉草颗粒加工等高效低损生产设备。

(四)促进种养结合发展

建设500个高产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奶牛(或其他草食动物)的种养结合示范场。每个示范场奶牛存栏 300头以上,每头奶牛配套4亩饲草料地(2亩苜蓿、2亩青贮饲料轮作)。加强示范场种植、养殖设施建设,推广应用饲草料高效调制饲喂技术,完善粪污收集、处理、利用等设施。大力推广示范场典型经验,示范带动种养结合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优质苜蓿产业作为促进草牧业发展的战略产业,加强规划和指导。优质苜蓿重点发展区域,要制定本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畜牧兽医部门要与财政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优质苜蓿生产的扶持力度,对新增的规模化苜蓿种子田、集中连片苜蓿种植基地给予资金补贴支持。加大苜蓿等饲草料作物收获、加工机械补贴力度。探索金融保险支持,给予苜蓿种植企业(合作社)信贷支持。建立苜蓿生产风险防范机制,开展苜蓿种植保险试点。开通草产品运输绿色通道,降低商品苜蓿流通成本。

(三)完善质量检测制度

修订苜蓿草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用标准规范苜蓿生产。加强苜蓿草产品检测技术研发,组织开展苜蓿草产品中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营养指标,以及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安全指标的监测,提升苜蓿草产品质量。逐步建立第三方检测制度,促进形成“优质优价”的价格体系。

(四)健全市场营销体系

支持苜蓿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培育壮大苜蓿草业龙头企业。加强苜蓿草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推动苜蓿草产品网上交易,推行订单生产,实现苜蓿生产者与养殖企业的对接。完善国内与国际市场苜蓿草生产信息监测、市场预警和信息发布制度,科学引导经营主体合理安排生产。

(五)强化科技支撑

依托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部门、科研院所等力量,加大草畜一体的轻简化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加强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与省级技术体系的合作,研发因地制宜的苜蓿生产技术,提高苜蓿生产水平。加强苜蓿生产、加工、储运等技术培训,培育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

你可能感兴趣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电话
    免费获取合作资料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美国优质土地都在这里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