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农业政策

《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十三五”规划》全文上二

2016年12月19日 16:39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1.珠三角地区(13个):台山、怀集、开平、高要、封开、惠东、博罗、新会、恩平、广宁、德庆、从化、增城。

2.粤东地区(8个):海丰、陆丰、饶平、潮阳、潮南、揭东、普宁、揭西。

3.粤西地区(11个):高州、廉江、雷州、化州、电白、信宜、阳春、遂溪、吴川、阳东、阳西。

4.粤北地区(13个):兴宁、五华、龙川、罗定、南雄、紫金、东源、和平、英德、清新、梅县、新兴、郁南。

推进旱杂粮生产提质增效。建设鲜食玉米优势产业带,“十三五”期间重点加强“二核、四区、一带”的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格局[鲜食玉米产业“二核、四区、一带”的发展格局:“二核”是指惠城区加工核心区和徐闻县鲜食玉米流通交易核心区,“四区”是指珠江三角洲春、秋植鲜食及加工生产区,粤西南沿海冬、春植优质生产区,粤东春、秋植加工生产区,粤北春、夏植无公害鲜食玉米生产区等四大优势产区,“一带”是指横贯粤东、粤中到粤西的鲜食玉米优势产业带。]。实施薯类(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重点开发珠江口“江门—茂名”“惠州—汕尾”东西两翼沿海薯类优势产区,扶持一批马铃薯、甘薯主食化加工企业,提高马铃薯的主食消费量。

鼓励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管理体系,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基础上,有序引导土地向种粮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流转。落实农业保护补贴政策,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扶持水稻种植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集中,扶持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发展,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产业化开发水平。支持扩大产地初加工规模,扶持建设以粮食为主的加工园区,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带动做大做强精深加工,推动传统稻米加工技术和设备的改造升级,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加强优质稻米品牌建设和培育,延长产业链,提升种植效益。

第三节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

按照“藏粮于技”的要求,走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广优良品种和标准化高产高效绿色技术模式,持续增强粮食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先进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

做强现代种业。加快构建引领和支撑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代种业体系,加强广东粮食种质资源的收集、鉴评、保护和开发利用,扶持科研院校开展现代育种技术等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加快商业化育种体系构建,推动科企合作,打造一批专业型种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一批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和配套系。加强供种保障能力建设,在雷州半岛、粤北等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建设一批相对集中、长期稳定、设施先进的种子生产基地。建立健全粮食种子应急储备调控制度。加快发展种业贸易,强化种子市场监管,建立健全全省及区域性种子质量监管体系和信息追溯体系。

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国家和省级水稻产业体系建设,加大良种良法、生产环境、有害生物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加快推进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加快粮食储备和收烘等加工设施建设。到“十三五”期末,农机总动力达到3000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以上。完善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等设施,提升预报、预警、防御、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重点建设设施大棚、节水灌溉等生产设施设备。

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力度,鼓励引导农民施用高效缓(控)释肥、生物肥和有机肥,在全省建设化肥减量控污技术示范区100万亩。加快植保机械更新换代,集成推广全程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构建农药使用安全风险监测体系,通过实施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和有偿回收等方式严格控制高毒农药施用,重点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有机肥。协调有序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

专栏2“十三五”时期我省稳定粮食生产工程重点项目

1.优质稻米示范区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在全省水稻优势产区选择基础条件好、相对连片的重点县(市、区)建立现代优质稻米产业示范区,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良种良法配套、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提高水稻生产能力。

2.旱杂粮提质增效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建设鲜食玉米“二区、四核、一带”和薯类珠江口沿海“两翼”优势产业带,重点扶持标准化种植技术集成和产品加工。

第四章搞活流通保障粮食供需平衡

第一节完善粮食流通网络

依托我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粮食物流通道,强化关键物流节点建设,完善粮食交易市场体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现代粮食流通设施网络。

图5广东省主要粮食流入通道与物流节点示意图

优化粮食流入通道。水路运输通道方面,配合国家“北粮南运”物流通道建设,着力完善中东西三条连接我省与省外产区的跨省水运主干通道。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东莞和湛江沿海(江)港口为重点,加强粮食码头建设和改造,适当增加中转仓库仓容,配套先进散粮接收、发放、转运、检测、运输等设施设备,提高港口散粮储存和中转运输能力。陆路运输通道方面,以京广线、京九线、广梅汕线、广茂湛线、厦深线、赣韶线和省内高速公路网络为依托,加强铁路沿线和公路交通枢纽项目建设和改造,增加粮食接收、发放、储存设施,提高铁路和公路粮食接运能力。加快发展公铁水联运,培育铁水联运市场,实现铁路和港口无缝衔接,扩大沿海港口对内陆的辐射能力。

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改善散粮运输设施,发展内河散粮船舶运输,推动散粮集装箱公铁联运发展,实现多种联运方式无缝化连接,建立便捷、高效、节约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提高我省粮食物流“四散化”水平。加强公、铁、水多种联运方式物流衔接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快推广专用散粮汽车、内河船舶等新型专用运输工具和散粮、成品粮集装箱(袋)等集装单元化运输装备及配套专用装卸装备技术;着力发展钢板筒仓等新型中转仓型以及高大平房仓、浅圆仓散粮进出仓设备。加强粮食物流信息管理等新技术研发,充分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积极推进粮食物流环节自动监测、优化调度和智能追溯等技术应用。在粮食物流与加工集聚地区,结合粮食物流节点建设,形成一批运作规范、集粮食仓储、运输、检验、交易、加工、配送、信息等现代物流服务功能和技术手段于一体的大型粮食物流园区。

促进粮食产业集聚发展。以建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粮食产业化园区为依托,引导粮食产业集聚化发展,提升粮食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促进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鼓励各地依托粮食储备基地、物流园区、加工集聚区、中心批发市场等,扩容提质推进粮食产业化园区建设。积极推进粮食加工业结构调整,有序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产业,打造若干个有影响力的粮食加工产业基地和园区。在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的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和粮食消费集中区域,各形成1个以上大型现代粮食产业集聚园区。重点建设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二期、珠海高栏港中海粮油物流及深加工、汕头粤东粮食产业一体化项目、佛山顺德粮食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发展东莞麻涌粮油物流加工集聚区。

优化粮食交易市场功能布局。完善以粮食收购和零售市场为基础、粮食交易市场为骨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优化粮食市场布局,鼓励和扶持大型粮食企业投资建设粮食批发市场,在珠三角和东西两翼各建成1个以上年交易量达80万吨的粮食批发市场,粤北山区建成1个区域性中心粮食批发市场。加快粮食重点批发市场基础设施、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提升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增强交易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推进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建设,提升其价格发现、电子商务、信息传递和商品配送等功能。充分利用期货、网上交易等现代交易手段,提升我省粮食市场在全国的影响力,形成粮食“广东价格”。

专栏3“十三五”时期我省粮食流通网络建设重点

1.跨省通道港口散粮中转能力。在珠江沿线、东西部沿海的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东莞、湛江等港口,建设或改造粮食专用码头、中转库、散粮接收发放设施。

2.跨省通道铁路粮食中转能力。在京广线、广梅汕线、广茂湛沿线地区,建设铁路专用线及站台、粮食储存仓、中转仓等。

3.省内粮食物流通道项目。在珠江水系、韩江、鉴江沿线的市县粮库新(扩)建内河码头、中转库等。

4.大型粮食加工产业园。依托粮食储备基地、物流园区、加工集聚区、中心批发市场等设施条件,在广州、珠海、汕头、东莞和佛山顺德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粮食加工产业园,建设粮食仓库,以及大米、小麦、食用油加工设施。

5.粮食物流园区。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粤东和粤西为重点,依托现有粮食仓储物流资源、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等,建设粮油流通综合物流园区。

第二节做强粮食流通主体

推进国有、民营等多元化粮食企业发展,培育骨干龙头粮食企业,着力发展主食产业化,推进军粮供应军民融合式发展,做强粮食流通载体。

做优做强国有粮食企业。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促进国有粮食企业不断完善经营机制,在管好粮油储备、活跃粮食流通、服务政府调控中发挥更大作用。鼓励国有粮食企业通过优化运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规模化经营等措施,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财政扶持、用地支持、信贷倾斜、信息服务等措施,努力打造带动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的国有龙头粮食企业。支持大型粮食企业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兼并重组等方式,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导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发展活力。

培育骨干粮食企业。积极营造良好环境,促进有条件的民营粮食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生产经营量大、辐射带动面广的粮食企业,成为服务政府调控、稳定粮食市场的骨干力量。每个地级以上市打造1家以上重点支持的粮食骨干企业,进一步发挥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和调控载体作用。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粮食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整合优化行业资源,组建集粮食储存、加工、物流、科研等为一体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支持粮食企业不断提高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做强主业的基础上发展多元化经营。

着力发展主食产业化。充分挖掘和发挥各地主食产业发展潜力,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适应居民消费新需求的现代化主食产业体系。着力培育一批日生产能力200吨以上的大型主食生产企业,增强优质米、面制主食加工能力。以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为核心,依托特有的区位、人口和资本优势,形成品种齐全、功能完备、规模化的主食产业体系,推动珠三角主食产业集聚发展;以梅州、河源为核心,依靠山区良好的生产基地和生态环境,打造具有高附加值的客家主食产业集聚区;以汕头、潮州为重点,发挥传统的潮汕饮食文化优势,打造现代化的潮汕风味主食产业集聚区;以湛江、茂名为核心,结合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建设主食加工集聚区。

推进军粮供应军民融合式发展。适应部队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的需要,培育军民兼容、宜军宜民、规模集约的现代化军供企业,提升全天候军粮供应能力,满足部队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保障需求。推进军粮供应与地方粮油储备体系融合,建设区域军粮应急综合保障基地和成品粮油配送中心,完善军粮应急机制,强化军粮供应应急保障能力。完善军供网点布局,加强军供网点维修改造和功能提升。按照军粮供应、应急供应、放心粮油、成品粮油储备、主食产业化“五位一体”模式,鼓励军供企业开展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打造军粮供应、放心粮油和应急保障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第三节拓宽粮食流通渠道

深化粮食产销合作,建立省外粮食生产基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拓宽粮食流通渠道,解决我省缺口粮源。

深化粮食产销合作。按照“政府搭台、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原则,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与主产区的粮食产销合作,巩固和拓展粮源渠道。通过举办粮食产品交易会、推介会、洽谈会等形式,为粮食企业开展产销合作提供平台。鼓励我省企业与主产区企业开展粮食购销贸易、库场租赁、资产联营以及粮食代收、代储、代销等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内容、丰富合作形式、提升合作层次。鼓励我省企业积极参与主产区粮油精深加工,发展订单生产,到主产区建立优质粮油生产、加工基地,探索建立产销研合作联合体。探索设立粮食产销合作扶持基金,加大对粮食产销合作的扶持力度。

专栏4巩固和拓展我省粮源渠道

鼓励和支持省内企业与国内粮食主产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际主要产粮国开展合作,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国内粮食主产区和国外主要粮食出口国投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贸易等方面的项目。

1.国内主要产销合作省份(11个):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西、湖北、湖南、广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主要粮食品种:稻谷、小麦、玉米。

2.“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5个):泰国、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印度等;主要粮食品种:大米。

3.国际其它合作产粮国(6个):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主要粮食品种:小麦、玉米、大豆。

合理开发和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资源。按照全国粮食系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广东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枢纽、经贸合作中心和重要引擎的目标要求,主动将我省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与东南亚等国家的粮食产销合作,适当发展国外粮食生产基地。鼓励我省企业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挖掘合作潜力,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涉粮企业“走出去”,开展粮食生产、仓储物流、粮机研发制造、粮食加工转化、粮食质量检测等方面合作交流。继续引导我省涉粮企业开展与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粮食贸易合作,有效利用国际市场粮食资源。

第五章充实储备强化粮食调控基础

第一节加强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建设

改变我省地方粮食储备功能、储备方式、储备品种、承储主体单一等状况,构建储备功能完善、品种结构优化、储存方式灵活、承储主体多元、粮食储备安全的储备体系。

下接文章:《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十三五”规划》全文下

你可能感兴趣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电话
    免费获取合作资料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美国优质土地都在这里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