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土地政策 > 征地补偿

安徽省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上)

2016年08月05日 10:43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局点击量:0

2016年4月26日,安徽省审议通过并下发《安徽省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规划共十节,三十条。主要阐明“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国土资源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未来五年我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750万亩,基本农田保持在7380万亩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2000万亩以上、补充耕地不低于100万亩。

安徽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摄图

前  言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的决胜期,科学编制实施《安徽省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统筹国土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十三五”期间我省国土资源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未来五年我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

一、“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重大挑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顽强拼搏、锐意进取,保障和支撑了我省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持续健康发展。

严守耕地红线,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省耕地保有量8810万亩、基本农田面积7380万亩以上,实现双达标。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完成土地整治3271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703万亩,补充耕地110.87万亩,耕地质量平均提升1-2个等级,为粮食生产“十二连丰”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化要素供给,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千方百计稳增长,确保了经济发展对土地和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批准各类建设用地195.63万亩,供应土地222.42万亩,土地出让收入7660.69亿元;全面完成找矿突破行动5年阶段目标,新增金属及能源矿产地67处,其中大中型以上矿产地39处,出让矿业权价款125.48亿元,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28.8亿元。新增矿产资源储备:煤炭55.53亿吨,铁矿石9.21亿吨,铜金属量133.76万吨,铅锌金属量195.64万吨,水泥灰岩矿石量27.01亿吨。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高,以税节地取得成效,全省单位GDP建设用地耗地下降39.1%。深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大中型矿山比例提高到15.7%。

积极改革创新,国土资源改革成效显著。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12项。全力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机构整合。组织宁国市开展了统筹城乡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组织广德、长丰、固镇、南陵县开展了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2015年经国家批准,金寨县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制定了《安徽省国土资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推进了国土资源信用建设。开展了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研究。

立足改善民生,国土惠民利民效果明显。完成两轮征地补偿标准调整工作,全省农用地征收补偿加权平均标准提高了30.4%。安居工程用地应保尽保,民众基本住房得到改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塌陷区生存环境逐步向好。全面完成地质灾害防治四大体系建设,防灾治灾能力增强。

夯实业务基础,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强化法治国土建设,促进国土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地理国情普查、数字城市建设、天地图升级有序推进,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全面建设,信息化支撑能力和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监测、综合统计、形势分析全面开展。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取得成效,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4项。实施了37个国土资源软科学项目研究。地质实物资料库建成使用。

加强自身建设,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推进干部交流轮岗和挂职锻炼,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进系统巡查、审计监督、交流轮岗、制度规范“四个全覆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的决胜期,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我省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配置参与经济社会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显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大政策支柱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国土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更加迫切,国土资源管理改革任务更加艰巨,国土资源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粮食安全形势趋紧,耕地保护要求更加严格。“二调”中耕地面积虽有所增加,但不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比例较大,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并存,补充耕地库“入不敷出”问题依然突出。国家实施藏粮于地、确保粮食安全,既对耕地数量提出了严格要求,也对耕地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要求保护耕地措施必须更加有效。

经济发展制约增多,节约集约责任更加重大。随着四化同步推进,三大战略深入实施,建设用地需求进一步增大,与土地供应刚性约束的矛盾增加。矿产资源需求继续增强,但储量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消耗速度,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依然严峻。国家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下,坚持发展,强化资源保障程度,节约集约将承载更大的责任。

供需结构失衡加剧,土地要素配置挑战加大。国土需求结构呈现生产性需求减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及生活性、生态性用地需求增加趋势,但建设用地多、生态用地少、工业用地多、居住用地少,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新需求,工矿仓储用地供给比例大、商服等三产用地比例低,供给结构分化难以保障产业新发展。

资源开发矛盾积累,生态安全建设日趋紧迫。耕地生态功能减退、资源利用粗放、能源开发品种单一、铁铜矿自给率低、部分矿山面临资源枯竭、重开采轻治理、找矿难度加大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也增加了地质安全隐患,资源开发与生态约束的矛盾仍然存在,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创新驱动支撑不足,国土资源改革任务艰巨。随着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国土领域改革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内生动力。坚持底线要求下,加快管理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有效释放改革红利,对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资源惠民渠道不畅,改善国土民生任重道远。土地、矿产资源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不够健全,围绕征地拆迁、土地整治、产权归属等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地质灾害风险加大,矿产资源、地下水高强度开发、土地污染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与历史遗留问题并存。国土资源领域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不能满足社会公众需要,测绘、信息化等基础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艰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三)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和保护制度,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要抓手,积极服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三个强省”提供强有力的国土资源保障。

(四)基本原则

——坚持把保护资源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根本要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稳定、质量不降低。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

——坚持把保障发展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任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转变国土资源发展方式,切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效的国土资源保障,全力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把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提升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和资源瓶颈内生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破除体制障碍,破解管理难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为抓手,推动国土资源领域改革不断实现新突破。

——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保障。加快推进法治国土建设,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健全完善国土资源法规体系,建立国土资源市场信用管理制度,规范国土资源权力运行。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工作准则。全面推进土地确权和不动产登记,助力脱贫攻坚,化解涉地纠纷,强化地质灾害防治,依法维护群众利益,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国土资源保障。

(五)主要目标

——国土资源得到严格保护。确保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生态有保障。地质遗迹和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更加有效保护。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750万亩,基本农田保持在7380万亩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2000万亩以上、补充耕地不低于100万亩。

——国土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全面保障资源供给,重点保障基础设施、民生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需求,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增建设用地200万亩,提交大中型矿产地20-30处。

——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坚持促流量减增量,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力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到2020年,单位GDP建设用地占比下降明显,主要矿种“三率”达标率70%以上。

——国土资源改革创新取得实效。进一步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加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国土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不断提高。完成金寨县农村宅基地制度和芜湖市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任务。

——国土资源队伍和法治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强化党的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落实“两个责任”,防控力度加强,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基本建成法制完备、职能科学、权责统一的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职工队伍。

——国土资源基础能力建设明显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完成国土基础调查评价基础任务,建立涵盖国土资源大数据的信息化平台。加强国土资源监测与承载力评价,进一步提升风险预警能力。

专栏1 “十三五”国土资源重大指标

序号 指标 2015年 2020年 属性
完成 目标
1 耕地保有量(万亩) 8810 >8750 约束性
2 基本农田(万亩) 7380 >7380 约束性
3 高标准农田建设(万亩) [2703] [>2000] 预期性
4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万亩)   [<200] 约束性
5 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率(%) [39] [26] 预期性
6 补充耕地面积(万亩) [104] [>100] 预期性
7 新增重要矿产资源储量
(煤、铁、水泥用灰岩单位亿吨,铜铅锌金属量万吨)
[煤:55.53;
铁: 9.21;
铜:133.76;铅锌:195.64;水泥用灰岩:27.01]
[煤:20;铁:1-2;铜:40-60;铅锌:60-70;水泥用灰岩:10-15] 预期性
8 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处) [39] [20-30] 预期性
9 主要矿种“三率”达标率(%)   70 约束性
10 大中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面积覆盖率(%) 53.4 58 预期性

三、切实保护国土资源

(六)严格耕地保护

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巩固粮食大省地位。严格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审批,强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引导建设不占或少占耕地。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耕地保护责任领导干部离任审计。

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先补后占规定,严禁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旱地。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制度,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探索建立省级补充耕地指标储备库,统筹协调解决省级重大工程项目占补平衡任务。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全面完成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及时将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上图入库、落地到户,实施永久保护。加快基本农田信息监管系统建设。

强化耕地质量监管。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与监测评价工作,建设耕地质量等别监测网络体系与数据平台。加强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应用。完善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和验收制度。

(七)大力推进土地整治

着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安徽省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优化项目管理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建设机制,整体推进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后的农田基础条件明显提升,产能显著提高。

加快推进损毁土地复垦利用。加强损毁土地调查评价,因地制宜推进损毁土地复垦再利用。对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坚持“谁损毁,谁复垦”,全面落实复垦责任。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按照“谁投资、谁受益”,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复垦工作。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