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聚焦三农

古交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 二

2016年08月05日 10:01 来源:古交市农业委员会

三、“十三五”时期主要任务、发展重点、项目支撑及保障机制 

(一)主要任务 

1、全方位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坚持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力争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扩大配方肥使用范围,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农民提供配方施肥服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配方肥。探索实施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比计划,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支持发展高效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和肥料利用效率。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强化源头治理,规范农民使用农药的行为。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民使用农药提供指导和服务。继续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改土培肥,提高土壤保土、保肥、保水能力。 

2、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建设。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6万亩,实现年产量4300吨;继续实施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工程,实现马铃薯良种全覆盖;加快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布局,适度发展油用牡丹种植加工;油料产业,稳定种植面积1万亩基础上,培植1家油料加工企业晋级成太原市油料加工基地、培育1-2个在太原市具有较大影响的品牌产品;药材产业,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亩,总产值达到750万元。大力发展特色休闲采摘,休闲农业收入突破2000万元。

3、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把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农业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村企互动的产销对接模式。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全市农产品深加工实现产值3亿元,增加值0.8亿元,利税0.35亿元,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2家;培育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25%以上。 在主要发展小杂粮加工产业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马铃薯、茶业、油料、果品、蔬菜等深加工。

4、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贯彻“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务求实效”的方针,对我市已初具规模的20个现代农业园区进行提档升级,加快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做到合理布局、突出优势、讲求特色。重点抓好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区的建设,到2020年建成标准化市级以上示范农业园区5个,通过园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全面推进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5、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开展节水农业示范,积极推广抗旱节水和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等技术。坚持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支持发展高效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和肥料利用效率。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强化源头治理,规范农民使用农药的行为。围绕建设生态杂粮之乡,为生态农业提供发展基础。推广绿色防控、测土配肥、统防统治等节本增效环境友好的实用技术,提高产出效益。进一步加大农业法律法规宣传、规范农业行政执法程序、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确保无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

6、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生产行为,控制农兽药残留,净化产地环境。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探索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模式。依法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打击各类非法添加行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优先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试点范围。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体系,促进各类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强化产地安全管理。加强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改善农业综合执法条件,稳定经费支持。

(二)发展重点及项目支撑 

1、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一是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目标,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保证粮油种植面积,优化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提高产出效益。依托高产创建示范片、示范园、示范区建设,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以及机械化生产推广力度;依靠科学技术,降低粮油生产成本,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保障品质,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加快发展现代粮食加工,坚持全加工、全利用,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确保山区农产品供应充足、质量安全。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项目,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高效农田。坚持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合理间作套种、轮作换茬,减少耕地水土流失,扩种绿肥,扩大豆类作物种植面积,用地养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三是落实惠农政策。严格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民生产成本,进而增强农民粮油生产积极性。四是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生产经营步伐,提高土地利用率、机械化生产覆盖率、土地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增收目标。五是加强科技培训。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对农村粮油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等专业农民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与技能培训,使其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2、坚持不懈推进杂粮产业建设。依托标准化基地建设为基础,延伸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打造核心品牌,将杂粮产业培植成为我市优势主导产业。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布局。集中整合项目、资金,以每年新建、改造杂粮基地各3000亩的速度,着力构建我市山区杂粮产业发展格局。即以河口、岔口、阁上现有杂粮种植面积为基础,建设杂粮种植核心板块;其他乡镇重点抓好现有种植基地连片续接和地块升级改造。二是严格控制农药残留,推广标准化生产。杜绝使用禁用农药,严格控制农药残留,抓好种植大户技术培训。按照有机、绿色、无公害要求,推广绿肥套种,指导开展科学施肥、合理间作、深耕培土、病虫害防治。三是加快杂粮加工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在稳定生产的基础上,加大谷子、莜麦、荞麦、豆类等小杂粮的生产开发。支持企业发展订单贸易,全市基本形成自给自足的原料提供保障。四是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核心品牌。制定特惠政策,激励海粟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源林农产品加工厂等企业,完善法人管理结构,兼并中小企业,加快企业壮大发展步伐,争创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支持产业大户、合作组织、创业能人,规模流转土地,加快杂粮加工经营实体个转企、小进规进程。五是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每年培养3-5名专业人才,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种植技能培训等手段,加快杂粮种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3、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推动农村土地向集约化、规模化流转。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抓好土地承包流转工作,到2016年全部完成我市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二是推动土地经营体制创新,引导和鼓励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采用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把分散的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有偿、合理、有序地向农业专业户、农业民营企业流转,实行规模经营。  

4、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和油料产业。坚持“市场导向、科技支撑、龙头带动、订单生产”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和油料产业。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集约化生产道路。一是稳定油料种植面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特别是阁上乡油料主产区,保证全市在“十三五”末油料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二是坚持科学规划,集约发展。加快二坡地土地流转,加大中药材规模化发展力度。同时加大对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依托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举办药农培训班,对农村药材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等专业农民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药材种植科技知识与技能培训。三是加大招商力度,带动产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加强招商引资,引进油料、中药材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建设链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效益,实现企业、种植户双赢。 

5、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实行更加优惠的支持政策,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着力科技进步,努力建设一批标准化原料基地,培育一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创建一批农业名优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力争用5-10年的时间发展一批加工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6、加快推进科技兴农的步伐。以突出培育重点,探索培育模式,创新培育机制,总结培育经验为主线,着力培育一支热爱现代农业,生产能力强,经营效果好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选择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科技示范户等为重点培育对象,分类型,分产业,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条件能力建设,鼓励进城农民工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

7、全面实施农业项目建设。坚持以特色生态经济为核心,农业园区为载体,统筹规划企业、基地、市场等产业要素,整体协调山、水、林、田、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一业为主,多元开发,打造沟坡优势现代农业产业带。即分层、分带建好五大产业基地(即小杂粮种植基地、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药材产业基地、水果产业基地、设施蔬菜产业基地),形成五大特色产业加工园区(即杂粮加工园、胡麻加工园、马铃薯加工园、蔬菜加工园、华阴杏加工园),连结五大农产品产业链(即,小杂粮、果品、中药材、油脂、蔬菜等五大产业链),培植新建一批产业项目(即,高标准茶叶基地建设工程、马铃薯示范县建设工程、油料产业工程、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工程、无公害杂粮基地创建工程等项目)。 

(三)保障机制 

1、着力加强组织领导。一是牢固树立“培育龙头企业就是培育市场主体,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切实将农业产业化建设纳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程。强化考核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支持资金的预算、考核办法和发放兑现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配合,强化服务,工商部门负责企业情况的统计;国税部门负责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实;各农口部门负责生产经营指导;商务部门负责对各产业办招商的指导;发改、科技部门负责项目的申报;经管部门负责企业与基地联合工作的指导;市政府负责综合协调、督办检查工作,形成合力,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充分发挥规划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指导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性,开拓发展空间,创新发展机制。三是扎实推进规划的组织实施。各乡镇、各部门在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环境等多方面为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创造条件,特别在落实扶持政策方面加大检查和督办力度,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以政府投资为引导,拓宽农业投入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积极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进一步规范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购?补贴等惠农补贴制度。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土地财产权属,稳步引导农村土地市场化、集约化、资本化运作,有序规模流转。在继续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的同时,加大对产前的种子供应、市场信息服务,产后的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环节的支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方筹集农业发展资金,鼓励和引导大中型企业投资农业。 

3、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抓好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疫情疫病防治及农业信息化建设。探索与高等职业院校建立长期培训基地,抓好农民就业创业服务。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加快发展“三农”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为农村提供科技兴农服务。实施农业物联网工程,大力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4、大力推进依法治农。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和队伍建设,加大对农业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促进公正执法和严格执法。继续抓好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实现由提高农业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面推进农业系统各项事业的依法治理,使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5、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职能。抢抓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示范县的良好机遇,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监管、综合执法、检验检测体系,健全乡镇监管机构和村级监管员队伍,保障监管经费投入,确保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鼓励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强化证后监管,督促规范使用认证产品标识,依法规范安全使用农业投入品,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 

6、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抓住对农业发展有利的每一个政策性机遇,加大农业抵御自然、市场风险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农业的自我保护体系。整合农业投资,减少和避免各项重复建设,集中资金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编制各类发展规划,以规划引导发展,以量化指标考核发展,明确责任,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宣传力度,积极调动广大干部和农民投身“三农”建设。分年度拟定发展计划,分阶段选择重点,大力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确保“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实现古交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015年8月4日

转自:http://www.tyny.gov.cn/templet/default/ShowArticle.jsp?id=24897

你可能感兴趣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电话
    免费获取合作资料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美国优质土地都在这里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