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聚焦三农

江山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四)

2016年08月03日 16:18 来源:江山市农业局

第四章  产业布局与重点工程

一、产业布局

“十三五”时期,全市高效生态农业围绕《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落实“两区”建设布局,把“两区”作为重点建设区域,完善五大主导产业加农业新兴产业的“5+X”产业布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一)农业“两区”建设。

1.粮食生产功能区。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目标任务的完成,在“十三五”期间选择集中连片的标准农田,按照建设良田、应用良种、推广良法、配套良机、推行良制的要求,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十三五”期间,根据江山市各乡镇(街道)现有连片农田分布、地理环境和温光水热资源优势,中北部的双塔、虎山、大陈、四都、上余、碗窑、贺村、坛石、大桥、清湖、凤林、新塘边、峡口、长台、石门等15个乡镇(街道)区划为三熟制生产区,主要种植模式以双季稻加油菜或冬菜为主;中南部的廿八都、保安和江山市东部的张村、塘源口等4个乡镇,为二熟制生产区,主要种植模式以单季稻加油菜或冬菜为主。

2.现代农业园区。“十三五”期间,要提升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成果,完成江山市级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突出绿色发展、推进产业融合,着力培育农业产业集聚区、现代特色农业强镇(简称“一区一镇”),将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土地连片流转的示范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绿色发展的集聚区,智慧农业的试验区,景观休闲农业和农业特色小镇的展示区。

(1)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江山市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位于峡口、凤林两个镇的部分区域,主导产业是设施蔬菜、花卉、水果、苗木、茶叶等种植业,并配套建设畜禽养殖业和食用菌产业。江山市东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位于张村、塘源口两个乡的部分区域,主导产业是猕猴桃、油茶、山地蔬菜,并在张村乡、塘源口乡、长台镇配套食用菌精品园,在长台镇配套蔬菜加工区,在贺村镇配套油茶加工区,在张村乡配套森林观光区。

(2)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完善提升石门食用菌产业示范区,加快建成峡口、凤林食用菌产业示范区,大桥生猪产业示范区,坛石畜禽产业示范区,峡口、保安蔬菜产业示范区,保安茶叶产业示范区。

(3)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完善提升5大特色农业精品园,分别为:食用菌精品园、特色养殖精品园、蜜蜂精品园、蔬菜精品园、茶叶精品园。加快建成21个左右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

(4)市级农业精品园。“十二五”期间,已规划确定江山市级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点68个,要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开展创建验收,形成一批新的农业精品园。

(二)“5+X”产业布局。

“十三五”期间,根据现有农业产业实际和对未来五年农业发展方向的把握,规划“两区”和“5+X”的农业发展新格局。“5”即粮食、畜禽、食用菌、蜜蜂、茶叶主导产业,“X”为特色果菜和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

1.5大主导产业.

(1)粮食产业。

根据江山市各乡镇(街道)地理环境和温光水热资源优势,粮油种植分为双季稻区和单季晚稻区:

江山市中北部的双塔、虎山、大陈、四都、上余、碗窑、贺村、坛石、大桥、清湖、凤林、新塘边、峡口、长台、石门等15个乡镇(街道),由于该区域地势相对平坦,光温条件充裕,粮油作物搭配自如,并且粮油生产容易获得高产,为双季稻区,可采用“早稻—连作晚稻”或“油菜—早稻—连作晚稻”的种植方式。

江山市中南部的廿八都、保安和江山市东部的张村、塘源口等4个乡镇,由于该区域地势相对较高,光温条件相对不足,为单季稻区,可采用单季晚稻或油菜—单季晚稻的种植方式。

(2)畜禽产业。

根据《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江山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分方案》,构建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立畜禽养殖管理长效机制,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禁养区限养区见表4-4)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实现畜牧业有序管理、健康发展;

全面实施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行动。进一步完善生猪养殖、家禽(牛羊)养殖区域规划(见表4-5),科学调整布局,畜禽养殖量与环境承载力相匹配,降低散养比例,提升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水平。

(3)食用菌产业。

按食用菌生产条件和种植模式分为自然栽培区和工厂化生产区。

(4)蜂业。

为了更好地促进江山市蜂业健康快速发展,明确江山市“十三五”期间蜂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规划中蜂养殖区和意蜂养殖区。中华蜜蜂主要布局在江山市东南部山区。

(5)茶产业。

为全面推行茶园标准化生产,完成茶厂升级改造,构建茶产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品牌建设,规划三大江山绿牡丹茶产业基地和优质高产红茶基地。

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南部三大江山绿牡丹茶产业基地:条形茶生产基地,布局在峡口镇、保安乡、廿八都镇、石门镇、新塘边镇;卷曲形茶生产基地,布局在张村乡;扁形茶生产基地,布局在长台镇、塘源口乡。建设优质高产红茶基地:布局在峡口镇、凤林镇。

2.X—农业新兴产业

(1)果菜。

根据江山市气候、区位以及产业基础,结合现代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要求,全市划分休闲果菜生产区、城镇蔬菜生产区、山地蔬菜生产区、菜稻轮作生产区、大棚西瓜生产区五大果菜生产区域。具体分布如下:

休闲水果生产区。主要包括江郎山、保安、廿八都及市内其它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区内大力发展火龙果、葡萄、草莓、圣女果、迷你黄瓜、造型甜瓜、观赏葫芦、观赏南瓜等特色精品水果。

城镇蔬菜生产区。主要包括城区双塔街道、虎山街道和贺村镇、峡口镇等城镇所在地的郊边区域。区内主要瞄准江山城区和集镇市场生产时鲜、优质、多样化、绿色无公害的蔬菜产品,进一步保障和丰富江山市民的“菜蓝子”供应。

山地蔬菜生产区。主要包括塘源口乡、张村乡、保安乡、廿八都镇和上余镇、碗窑乡、峡口镇、石门镇、长台镇的东部区域。区内主要瞄准杭州、上海等省内外大市场,进行特色化、规模化、高效化的山地果菜生产。

菜稻轮作生产区。主要包括大桥镇、坛石镇、贺村镇、清湖镇、四都镇和上余镇、石门镇、长台镇的中西部水稻生产区域。区内集中发展“水稻——榨菜、水稻——大蒜、水稻——根菜”等冬春季稻茬蔬菜。

大棚西瓜生产区。主要包括土地平整、田块网格化、沟渠配套、机耕路完善的全市标准农田,包含贺村镇、上余镇、石门镇、长台镇、清湖镇等大部分平原乡镇。区内实行“一年大棚西瓜+三年水稻”的多年次轮作,全面推广应用“大棚西瓜长季栽培技术”和“大棚西瓜+冬菜周年高效栽培技术”,进一步促进江山市果菜产业发展。

(2)休闲观光农业。

根据《江山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0)》,规划“一心二副三区四带”的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即:
“一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游客接待中心区;

“二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副游客集散中心;

“三区”:北部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区、中部现代农业•综合体验区、南部生态农业•养生度假区;

“四带”:魅力江山•特色农业休闲带、幸福江山•民俗风情演绎带、锦绣江山•多彩多娇风光带、绿色江山•乐活山水体验带。

在此规划的基础之上,“十三五”期间,江山市休闲观光农业坚持走“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发展道路,继续把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来培育。

首先是创建农业景区。把农业“两区”作为农业观光、休闲体验的重要场所,现代农业园区逐步向休闲农业景区转变。继续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创建活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游客喜欢的休闲农业示范园区。

其次是开发精品线路。把各个休闲农业点串点成线,重点打造了“观光、体验、科普”三条江山特色的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围绕江郎山、保安、廿八都等景区乡镇,打造以彩色稻、油菜花、风光梯田、向日葵等为主的农业观光线;围绕长台、石门、凤林、峡口等农业园区乡镇,打造以马术、水果、花卉、茶叶等采摘和农事体验为主的农事体验线;围绕恒亮、福赐德、千红等蜂业公司建设的蜜蜂文化馆、博物馆,打造农技科普线。

(3)创意智慧农业。

继续做好创意农业孵化工作,把载体建设作为发展创意农业的重点,积极推进创意农业园区建设。围绕江郎山、保安、廿八都等景区乡镇和长台、石门、凤林、峡口等农业园区乡镇现有旅游资源,选择试点村进行“创意”开发。依托“两区”发展智慧农业,增强土地利用价值;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全面开发高端农产品。

二、重点工程

“十三五”时期,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六大工程”。

(一)农业“两区”提质工程。

加快省级和本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进度。组织实施农业园区省级智能化标准型微灌工程项目,把农业园区建成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绿色发展的集聚区,智慧农业的试验区,景观休闲农业和农业特色小镇的展示区。规划建设市级智慧农业孵化园,包括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和示范点。

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和中央水稻产业提升项目资金,全面落实粮食生产惠农政策,推进粮食功能区内田间基础设施、土壤肥力,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十三五”期末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96个,建设面积16.71万亩。

(二)主导产业提升工程。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加快其他主导产业的转型步伐,提升蜜蜂、茶叶等特色产业层次,促进食用菌、畜禽、果菜等产业精细化发展。

1.构建粮油、食用菌、茶叶三个全产业链。将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引入农业,以全产业链模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集成创新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建成一批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从源头上保证全产业链原料供给和质量安全。鼓励加工型龙头企业向优势农产品产区集中,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一批流通平台,打造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扎实推进全省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工作,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网上展示交易平台。夯实一产基础,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做足融合,构建粮油、食用菌、茶叶全产业链。

2.提升蜜蜂产业。重点推广中蜂活框新法饲养,努力发展中蜂和定地养蜂,开展蜂产品功能因子开发。全面启动“百万亩蜜蜂授粉工程”建设项目,推广蜜蜂授粉技术,培育一批蜜蜂授粉服务主体。完善蜜蜂良种繁育体系,强化科技创新集成,提升蜂业科技支撑水平。加快养蜂专用车的攻关研发,推广机械化养蜂。健全蜂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强化可追溯全程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江山市蜂产品质量。到2020年,全市发展中蜂5万箱,初步建成蜂种选育、蜜粉源植物、规模养殖、中蜂生产、蜜蜂授粉、产品加工等六大基地。创中国驰名商标3个、浙江名牌产品4个,进一步完善蜂业全产业链。实施8个重点项目,投资1.23亿元。

3.茶叶产业提质。从茶树良种引进、基地提升、加工提升和技术产研结合等方面提高茶叶品质。继续开发和提升“江山万年红”等自然高香型红茶产品,引进适制红茶新品种,建设红茶基地。创建具备流水线生产的省级标准化名茶厂一家和高档红茶生产线一条。推广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努力建设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茶树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化深修剪、深耕和施肥、茶叶产后服务,力争年服务面积达2万亩以上。项目总投资0.5亿元。

4.食用菌产业提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大投资,扩大种植面积和生产规模,创建浙江省级食用菌工厂化产业示范园。大力推进菌种、菌包的专业化生产,培育食用菌母种生产企业1至2家。推进先进机械化装备和实验设备建设与加快实用生产技术的集成、推广和应用,建成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基地。通过食用菌博物馆的建设,扩大在全国的知名度。食用菌产业提质总投资约1.25亿元。

5.畜禽业生态转型。畜禽产业抓好控量提质,规范畜禽屠宰市场。引进国内先进的现代化全自动屠宰生猪生产线1条,生猪分割小包装生产线4条,年产1万吨肉制品生产线,5000吨冷库1座。收集全市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制造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构筑高标准现代动物防疫体系,提升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的生态化、标准化水平,在全市建设标准化示范场10个和畜牧小区10个。实施5个重点项目,投资3.02亿元。

6.X—新兴产业发展。发展设施蔬菜,扩大保健型、药用型蔬菜种植规模,发展中药材种植。重点推进千亩休闲果菜生产基地、千亩黄秋葵生产基地和千亩葛根生产基地建设,引进千万元产值果菜加工企业,提升千名果菜骨干人员素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到2020年,重点实施特色果菜建设项目5项,总投资约0.6亿元。

推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建设霞客、山禾休闲观光农业园,总投资约4.9亿元。

“十三五”期间与休闲观光农业相关的投资项目达20.3亿元(表4-18)。

(三)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工程。

坚持以组织化、规模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规范提升一批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新增15家市级以上规范化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市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培优育强一批龙头企业,争取新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努力向上争取惠农支农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加大地方财政资金配套力度,为全民创业创新营造浓厚氛围。

大力开展休闲观光农业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资金技术实力强劲、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全市谋划储备休闲观光农业项目20个以上,招商引资500万元以上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10个以上。

(四)农产品质量与电商营销工程。

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精品农产品直营店和配送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覆盖率达80%以上。

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保障能力。鼓励农产品商标注册,大力发展品牌农业。

配合相关部门搭建电商服务平台和扶持一批本地优质的物流公司,发展冷链物流。引导农业主体积极发展生鲜农产品配送,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同步推进,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五)农业机械化促进工程。

“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水稻育插秧、粮食烘干、油菜收获、食用菌种植和畜牧养殖、茶叶生产重点环节的机械化水平,示范推广农产品贮藏保鲜、精加工、冷链运输、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业机械装备及其配套技术。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服务、技术培训项目。

(六)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工程。

全面实施生态循环高端农业示范创建、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沼液综合利用、肥药双控减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工程。水稻、油菜、蔬菜、茶叶、水果等农作物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总投资0.85亿元。

第五章 政策机制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对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撑,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要认真领会农业是小比例、大课题的深刻内涵,切实加强对江山市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组织领导,把农业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按照“五化同步”的要求,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现代农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讨论、审议规划,决定相关政策和重大项目计划,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协调处理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成立现代农业园区办公室,负责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调研,拟定、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组织申报园区建设补助资金项目,督查园区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园区建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狠抓落实。

(二)强化组织。要建立市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协调、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保证规划的执行力和引导力。明确当地政府是“两区”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全面落实创建和管理责任,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农业招商,引导当地农民和各类主体积极参与“两区”建设。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把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各级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形成有序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大“两区”建设在新农村建设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比重,确保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强化农业技术队伍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提振精神,培育狮子型队伍,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对在“三农”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职工,要在提拔任用、表彰奖励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二、加大农业投入

(一)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以实施农业“两区”绿色发展和“中国幸福乡村”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完善农业项目管理体系,落实惠农政策。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建立政府投入为导向,业主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两区”建设投入机制。市政府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两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项目补助等。同时,整合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支农资金,重点向“两区”建设倾斜,集中支持农业“两区”建设,重点实施好农业“两区”提质工程、主导产业提升工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工程、农产品质量与电商营销工程、农业机械化促进工程、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各乡镇(开发区)也要加大投入,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两区”建设。要积极向上争取对接项目。细化优化产业生态化布局,积极谋划项目,主动对接国家和省级产业扶持政策,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持。

(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的公益性,建立农业招商引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税收、金融、价格、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开发,逐步形成政府扶持、主体投资、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加大招商选资力度,鼓励和引导外资、工商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注意防范“非农化”、“非粮化”。采用直接补助和信贷投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激励扶持,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同时加大投资整合力度,鼓励、引导、支持以工商资本为主体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根据产业区域规划和功能布局,进一步创新“五化同步”的机制和模式,重点支持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规模化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物流业,构筑现代农业新优势。

(三)引导农民增加投入。引导农民自己增加投入是解决农业投入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增加农业投入的真正源泉和潜力。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壮大区域经济,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活农业生产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收入水平较高了,农民就具备依靠自身积累发展生产的能力。通过加强引导,帮助农民树立自我积累、增加投入的意识。完善农村各项政策,建立健全农业投入机制,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经营投资环境,吸引农民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再生产。

三、创新发展机制

(一)创新管理机制。重点创新农业“两区”建设和管理机制,不仅要在投入建设机制上大胆创新,还要在长效运作机制上实现责任落实到人、工作内容具体明确、制度实在管用,确保“两区”能够长期保护下去。

(二)创新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发展生产、市场竞争中的龙头和纽带作用。培育一批规模较大、规范发展、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引导合作社之间的横向联合、整合,进一步推进土地入股,促增效为增收。积极实施全产业链战略,从农产品生产功能向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领域拓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更好地推动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三)创新保障机制。设定永久性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深化两区建设,重视土壤污染治理和耕地质量的提升。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适度、有序进行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完善农业产业的区域化布局,打造江山现代农业发展的集聚区、示范区。深化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壮大集体经济。全面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积极开拓新的险种,探索新的农业抗风险机制,切实解决农民发展贷款难、缺资金、农业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

(四)创新科技兴农机制。依托现有合作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建立“农科教企”合作平台,围绕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突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设施农业轮作模式研发,农产品储运技术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等科技攻关,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引进、消化、吸收高科技、高效益的农业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着重在转化、示范、推广上下功夫,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强化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力。政府要引导、鼓励农业企业与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合作创建农业科技园,建设高效农业开发基地、中试基地,带动现代农业发展。设立农业科技示范乡镇、示范区,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推广节约型农业和清洁化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节能降耗、减排增效,提高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水平。

四、加强政策保障

(一)落实政策。进一步落实好国家、省、衢州市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对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连续扶持。江山市、乡镇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安排、干部配备等方面要对农业工作给予倾斜。同时,完善江山市在推进高效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农业服务等方面的各项扶持政策,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依法保护现代农业发展。全面贯彻执行《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农业法律法规对农业的规范与要求,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和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农民权益保护、动植物防疫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资生产经营秩序监管、农机安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职能,继续抓好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使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三)强化政策法治保障。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正确把握和研究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绿色化的互促互动关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江山市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围绕农业转型升级,加强要素集约集成、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新型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金融保险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区域品牌共建等方面政策研究,着力完善高效生态农业政策保障框架。

附录1:江山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名词解释

1.新常态: 201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指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过去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必须抛弃;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转变发展方式条件具备。

2.休闲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形态。从广义的观点来看,休闲农业还包括休闲林业、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农家乐等。因此可以说,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通俗地讲,休闲农业就是生态农业加上旅游服务业。

3.高效生态农业:运用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工程学方法,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着力构筑大平台、发展大产业、培育大主体、实施大项目、打造大品牌,建设“产品优质、品牌知名、主体新型、经营高效、功能多元、产业体系健全”的现代农业。

4.“五化”同步发展: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绿色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 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5.农业“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

6.生态循环高端农业: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以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模式。倡导高新科技为支撑,形成“种、养、加”产业互补、资源价值链集成循环的高端农业产业业态。打造生态高端农业品牌,实现“生态效益好、农产品附加值高、产业技术含量高、生经经营模式好”的高端农业。

7.创意农业:创意农业主要指在农业的生产活动中引入科技、文化、艺术、休闲等因素,使农业成为观赏性、文化性的产业。创意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利用人的创造力、智慧和技能,将农业生产的诸多环节与科技、文化艺术相结合,构建多层次的产业链和价值体系,也就是利用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或涉农活动。

8.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经营一体化,其本质是由各方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这就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学特征。

9.“5+X”农业产业体系:优化提升粮油、食用菌、畜禽三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蜜蜂、茶叶二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果菜、休闲观光等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物流业。

10.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

你可能感兴趣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电话
    免费获取合作资料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美国优质土地都在这里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