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23日对外发布了《林业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展现了我国林业科技未来5年的创新发展蓝图。“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到55%,科技成果转化率将达到65%。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虽然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已连续多年实现“双增长”,但是森林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每公顷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9%,既无法维护生态安全,又难以保障木材供给。目前,我国木材每年缺口2.5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接近50%。提升森林质量,维护木材安全,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林业科技创新。“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强化林业科技基础研究,重点突破天然林保育、退耕还林功能提升、荒漠化综合治理、重要湿地恢复等生态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攻克用材林、经济林、竹藤、储备林建设等资源培育与经营关键技术,创新木材绿色加工、非木质资源高值化利用、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制造等资源利用关键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加快标准化在林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
据悉,“十二五”以来,林业科技在支撑生态建设、引领产业升级、服务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林木良种使用率达60.8%。
相关拓展:
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平台日趋完善,创新环境更加优化,重点研究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林木育种、生态修复与保护、森林资源培育与可持续经营、重大灾害防控、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新增重要科技成果1000项、专利4000项、新品种1000个。
成果转化应用显著增强。林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不断完善。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75%,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达到95立方米,主要用材树种材积生长量提高10%以上,主要木本粮油新品种单产提高15%以上,重大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
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政府主导与市场自主制定相结合的林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实现标准化,林业标准化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制修订林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0项,新建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区200个、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100家,主要林木制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
创新平台日趋完善。创新平台布局更加合理,体系更加完善,运行机制更加优化,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新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态定位站、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长期科研试验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00个以上。
六项任务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十三五”期间,林业科技实施六项重点任务,着力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支撑引领林业现代化发展。
任务一:前瞻布局基础前沿及战略研究。针对事关林业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瞄准生物、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国际前沿领域,重点研究催生引领行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着力推进京津冀生态率先突破、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一带一路”互惠互通、林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应对气候变化等林业重大战略研究等,完善林业决策支撑体系。
任务二:重点攻克林业发展关键技术。突破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森林培育与可持续经营关键技术,为保障国家木材安全、粮油安全,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科技行动;创新林业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以支撑林业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研发集成精准扶贫实用技术,通过技术集成、组装配套和试验示范,构建服务精准扶贫的林业实用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