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林科院社会林业研究发展中心的资料室,于海燕副研究员向记者展示了几个塞得满满的资料柜。这里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关于社会林业工程项目实施的调查、分析等各种资料。
“这些是经过整理、筛选过的了。”于海燕介绍说,最初的资料摞起来,能占满一间屋子。
社会林业工程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实施项目的浩大磅礴可见一斑。
这一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王涛主持,中国林科院社会林业研究发展中心牵头,联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黑龙江省、陕西省等的33个省级林业研究与推广单位共同完成。
“王涛院士做事情是大手笔、有大气魄。”于海燕回忆说。
林业要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
社会林业在国际上有很多不同的名称,如社区林业、乡村林业、参与式林业等。
“社会共同参与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林业”,是近30年来国际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四个新兴的林业科学研究领域之一,也是我国林业五大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此前,社会林业在我国的研究和实践,却基本是沿袭发展中国家社会林业的模式,没有形成规模化,也难以反映出我国社会林业的特点和规律。
我国林业发展规划中指出,“林业的发展,一方面继续产业化的方向,一方面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
如何实现?
“社会林业工程能够协调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与森林之间的关系。”于海燕告诉记者。
这项工程面向全社会,以专家为核心,以各级林业科技人员为骨干,开展了以学科为主的基础、开发研究和以区域为中心的应用技术、社会林业管理科学研究。
中国社会林业工程技术路线的研究、中国社会林业工程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中国社会林业工程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实施这3个项目,旨在从创新的角度,研究社会林业在我国的实施。
社会林业工程何以能动员全国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热心参与其中?
对此,已故的王涛院士较早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要把林业的活动由部门职责发展到全社会职责,就要引导和组织全社会参与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和建设。只要在社会林业构建工程实施中建立起提高社会林业工程科技贡献率的机制和模式,就能使林业成为社会综合发展和人类社会工程的一部分。”
传帮带的连锁效应遍布全国
这是中国林科院迄今为止范围最大、层次最多、开放程度最高的科研项目之一,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
来自林学、法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的24名专家,通过培训组织起遍布全国的159万人的技术推广骨干队伍,由此引发传帮带的连锁效应。
动用全国的林业推广系统和科研院所,通过对33个省级单位1696个县级单位进行社会、经济、人文、自然、林业等371项指标的调查,建立起中国社会林业工程与省域社会林业工程评价体系指标,将社会林业工程类型区划分为华北平原类型区、长江中下游平原类型区、东南沿海台地平原类型区、西北绿洲灌溉类型区等十大类型区、45个亚类型区和172个省域实施区,提出325个社会林业工程典型模式和省域175个典型综合技术模式,推出280个社会林业工程示范县和11629个示范点进行辐射推广。新中国成立以来,系统总结、优化归类出1816项林业先进实用的技术,建立起中国社会林业工程技术体系进行推广。
针对我国森林分布面积广、更新周期长、林业活动参与人员多、经营社会性强等特点,还建立了“中国社会林业工程典型模式数据库”和“中国社会林业工程典型模式查询系统”,便于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