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合理安排各类、各业、各区域用地,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保障锦州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
(九)《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十)《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十一)《锦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
(十二)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十三)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和制图规范;
(十四)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第三条 规划定位
本规划是锦州市规划期内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落实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 规划期限与范围
本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远期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范围为锦州市行政辖区内古塔区、凌河区、太和区、凌海市、北镇市、黑山县和义县的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989062公顷及规划围填海面积12000公顷。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与成效
第五条 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到2005年底,全市农用地面积629700公顷,其中耕地390706公顷,园地54521公顷,林地124202公顷,牧草地19376公顷,其他农用地40895公顷;建设用地面积93153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77088公顷,交通水利用地12338公顷,其他建设用地3727公顷;其他土地面积266209公顷,其中水域63851公顷,自然保留地202358公顷。
第六条 土地利用特点
(一)耕地数量多,分布相对集中。锦州市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39.50%,远高于辽宁省27.63%的平均水平;耕地粮食产能是辽宁省的12%;人均耕地0.13公顷,高于辽宁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耕地中旱地占91.66%,水田和水浇地占8.34%。全市大部分耕地集中分布于东南部的大凌河、小凌河、绕阳河流域和沿海地区,是辽宁省的粮食主产区;西北部低山丘陵地区耕地数量较少。
(二)交通地位突出,用地规模大。锦州市是东北地区唯一同时拥有海港、空港、铁路、公路和管道运输的枢纽城市,锦州港是中国最北部的海港,以石油、煤炭、粮食为主的集疏运体系完备,港口吞吐能力达5000万吨;锦州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航线;境内270多条公路和8条铁路纵横交错,京沈、锦朝、锦阜3条高速公路以及京哈公路和京哈铁路、秦沈客运专线贯通全境;境内有输送大庆、盘锦油田原油和锦州炼油厂至锦州港的输油管道3条。全市交通运输用地846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比例是辽宁省平均水平的2倍。
(三)旅游资源丰富,景区面积大。锦州市南滨渤海锦州湾,是辽宁西部旅游区的核心地区,山、海、寺、馆等名胜古迹众多。拥有医巫闾山、笔架山、北普陀山、青岩寺、宝林楼、大石湖、老爷岭、大朝阳三清观、大芦花等风景名胜区,义县古生物化石、绕阳河湿地、凌河口湿地、大亚湿地等自然保护区,翠岩山、岩井寺、五峰等森林公园,以及北镇庙、奉国寺、辽沈战役纪念馆、锦州古塔等著名历史文化景点和10余处温泉旅游资源,旅游观光资源面积达60000公顷以上。
(四)其他土地多,耕地后备资源大。锦州市其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6.91%,接近辽宁省平均水平的2倍。全市其他土地中,耕地后备资源21000公顷,约占辽宁省耕地后备资源的15%。耕地后备资源多为荒草地和滩涂,主要分布在凌海、北镇、黑山和义县,水源条件较好,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开垦难度小。
(五)湿地面积大,生态功能强。锦州市河流属大凌河水系、小凌河水系、绕阳河水系和沿海水系,主要河流有30多条;南部渤海海岸线长97.7公里,近海水域面积120000公顷,孕育了丰富的湿地资源。全市湿地主要分布在境内东南部,类型多样,面积较大。黑山绕阳河湿地、凌海凌河口湿地、北镇新立农场大亚湿地是湿地生态系统和迁徙鸟类的保护区,受保护土地面积96906公顷。境内沿河内陆滩涂和滨海滩涂面积50699公顷,沼泽面积4907公顷,生态保育功能较强,为野生动植物和海洋生物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生境。
第七条 上轮规划实施成效
《锦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上轮规划)实施期间,通过强化规划调控和政策引导,实施成效显著:
(一)土地宏观调控能力得到提高。上轮规划实施期间,全市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规范批地、供地、用地秩序,较好地协调了各业用地矛盾,使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1996年翻了一番,建设用地地均二、三产业产值由1996年的9.04万元/公顷提高到31.61万元/公顷,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较好保护。上轮规划实施期间,全市通过逐级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完成了5332公顷补充耕地任务,落实了3544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农用地整治力度逐步加大,其他土地得到适度开发利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质量有所提高。
(三)城镇和重点项目用地得到保障。上轮规划实施期间,全市科学调控了建设用地增量,新增城镇工矿用地1767公顷,新增交通水利用地1890公顷,有效保障了城市南扩、新区和工业区建设及京沈、锦朝、锦阜高速和秦沈客运专线等重点项目用地。
(四)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上轮规划实施期间,全市完成退耕还林847公顷,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园地、林地分别增加6080公顷和8373公顷,水面及滩涂保持稳定,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得到保护,工矿废弃地得到修复治理,维系了山体、水系的生态服务功能。
第八条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减少过快局部出现退化。1996年全市耕地为404062公顷,2005年减少到390706公顷,因农业结构调整等致使耕地净减少13356公顷,年均耕地净减少1484公顷。全市局部耕地退化严重,西北部低山丘陵地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达26000公顷,南部沿海地区盐碱化耕地面积达1000公顷,矿山开采破坏耕地1340公顷。
(二)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不高。建设用地以增量供应为主,存量挖潜不够。全市新增城镇工矿用地投资强度不高,工业项目容积率平均低于0.5,2005年全市城镇规划区内尚有闲置、低效用地673公顷。村庄用地比重较大,农业人口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高达331平方米,集约利用水平偏低。
(三)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2005年全市土地利用率仅为73.09%,比辽宁省低12个百分点,其他土地比重较大,而林地、牧草地比例偏低,用地结构协调性不够。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布局不够集聚,单位用地效益低下;人口与土地没有实现同步城镇化,在城镇化率提高的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不降反升。
第二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第九条 面临的挑战
(一)提高耕地质量任务十分艰巨。锦州市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全市耕地质量自东向西依次呈下降趋势;西北部低山丘陵区和东南低洼沿海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盐碱化严重;受水资源限制,西北部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难度较大,耕地保水保肥能力有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扩张,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的排放也会对耕地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耕地地力亟待提高。
(二)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趋尖锐。锦州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锦州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西部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和港口锦州、工业锦州、开放锦州、和谐锦州建设进程的加快,势必增加对建设用地的需求;经济社会的进步必将拉动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用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尚需要一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周转支撑。在保护耕地和保育生态的双重压力下,建设用地供给压力较大。
(三)城乡和区域土地利用亟待统筹。锦州市城镇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工矿用地布局分散;受传统习惯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过大,村庄缩并存在困难;各区域土地利用主体功能不够突出,中东部农业生产、西北部生态保育、南部开发开放用地缺乏合理安排,统筹城乡和区域土地利用的任务十分紧迫。
第十条 面临的新机遇
(一)宏观政策机遇。从宏观角度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行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模式,为缓解土地需求压力奠定了重要基础;实施区域统筹发展,有利于锦州市积极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亚区域合作,促进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土地协调利用;科技进步及其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拓展,为提高建设用地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区域发展机遇。从区域角度看,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为锦州市建设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以整体开发锦州湾为核心建设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重大决策的实施,有助于促进锦州东与沈阳经济区及大连联合,北与蒙古国合作,西承关内产业转移,增强锦州市的经济辐射力和凝聚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土地资源整合,缓解耕地保护和生态保育压力。
(三)自身优势机遇。从锦州实际看,锦州是锦葫都市区的核心城市,地处沟通关内外辽西走廊的“咽喉”地带,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体系完备,具有沿海、沿辽西交通走廊和沿蒙东地区出海大通道的优势,特别是锦州港与大连港的深度合作及着手建设锦州湾国际机场,成为牵动锦州发展和扩大区域合作的强劲动力,有利于锦州市积极融入沿海开发开放和东北振兴发展大格局,促进锦州市六大产业基地、五大产业园、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和县域经济、城区经济“双增升位”,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引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
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第一节 规划指导原则
第十一条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土地利用管理,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出发点,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充分利用锦州市作为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辽宁沿海经济带西翼重要港口城市、辽西走廊交通“咽喉”和蒙东地区出海大通道的区位优势,把握东北振兴和沿海开发开放的战略机遇,统筹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建设用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强化土地宏观调控,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用地新机制,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第十二条 规划原则
(一)坚持严格保护耕地原则。按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要求,坚持耕地占补平衡数量和质量并重,确保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不断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
(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深入实施节约优先战略,合理控制各项建设用地规模,各业用地要注重内涵挖潜,控制外延扩张,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三)坚持统筹土地利用原则。按照构建国土开发新格局的要求,充分考虑土地供给能力,突出土地利用主体功能,综合平衡各业用地需求,统筹安排城乡和区域各类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四)坚持保护土地生态原则。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立足资源环境容量约束,合理安排生活、生态和生产用地,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提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五)坚持强化土地调控原则。按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加强和改进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创新规划实施新机制,增强土地资源保障科学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
第十三条 总体战略
锦州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蒙东地区出海口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节点,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期内,立足推进“工业锦州、港口锦州、开放锦州、和谐锦州”建设,使锦州成为开放型港口城市和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面实施生态优先战略、节约集约战略、统筹协调战略和重点保障战略,以优先保障生态屏障用地、集约高效配置建设用地、协调城乡与区域发展用地、保障重点区域与重点项目用地为导向,统筹配置各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促进锦州市人地和谐发展。
第十四条 基本策略
(一)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业产能。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引导农业结构高效调整,巩固提升退耕还林效果,加大耕地灾毁防治力度,全面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经济发展。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增量,保障重点发展区域用地,充分挖潜利用存量低效用地,引导各业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转变,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三)强化国土保育,改善生态环境。稳定山体、水系的自然形态,增加园地、林地、牧草地面积,提升生态源地、生态节点和生态廊道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进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和土地退化治理,强化水土资源协调利用,保护绿色生态空间,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四)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结构优化。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区域产业分工,差别化地调控土地利用功能,引导产业和人口集中布局,协调城乡和区域用地矛盾,促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五)完善土地市场,增强调控能力。大力发展土地市场,健全市场配置土地资源机制,改进建设用地供应的价格调节机制和土地利用计划控制,增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
第三节 土地利用目标
第十五条 导向目标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将锦州市建设成为工业重市、港口大市、开放强市和旅游名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统筹安排各类、各业、各区域用地,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构建锦州市“三带(即中部山水生态屏障带、西部丘陵生态恢复带、南部滨海生态保育带)四田(即义县大凌河上游、凌海大凌河下游、北镇医巫闾山东部、黑山绕阳河流域4片基本农田集中区)六中心(即锦州市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4个县(市)城区)”的土地利用新格局,促进全市土地资源的协调、高效和持续利用。
第十六条 调控目标
(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落实辽宁省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中低产田质量明显提升。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391200公顷和391900公顷以上,规划期内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349700公顷以上,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
(二)建设用地保障和利用目标。新增建设用地得到合理控制,科学发展用地得到有效保障,建设用地空间不断拓展,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显著提高。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分别控制在3000公顷和13600公顷以内,其中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分别控制在1865公顷和4665公顷以内,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分别控制在1135公顷和8935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均不超过143平方米;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土地投资强度均不低于1500万元/公顷。
(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目标。农用地稳步增加,建设用地保持理性增长,其他土地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农用地分别为670749公顷和737033公顷;建设用地分别为95900公顷和105200公顷,城镇工矿用地在城乡建设用地中的比例由2005年的26.89%提高到2020年的30.30%;其他土地分别为222413公顷和146829公顷。
(四)城乡用地格局优化目标。着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突出市域中心城区(含松山新区)、滨海新区、龙栖湾新区和县域中心城区建设,优化城镇点轴格局,推动产业用地集聚,引导中心村合理分布,形成功能明确、优势互补、梯度有序、区域协调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分别控制在78700公顷和80200公顷以内。
(五)土地综合整治推进目标。农用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取得明显成效,耕地后备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面积分别不低于2194公顷和8894公顷。
(六)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治理和耕地污染防治得到加强,荒山、荒地、荒滩植草、建园、造林取得较大成就。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达到15.92%和21.57%,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和部分自然保留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80%以上。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第十七条 引导农用地高效调整
(一)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39.50%调整为39.62%。规划期间耕地净增加1194公顷,主要用于发展高效农业。
(二)园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5.51%调整为6.55%。规划期间园地净增加10279公顷,主要用于发展梨、苹果、葡萄等优质果品基地。
(三)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12.56%调整为21.57%。规划期间林地净增加89098公顷,主要用于发展商品林和公益林。
(四)牧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1.96%调整为2.69%。规划期间牧草地净增加7224公顷,主要用于特色畜牧小区发展。
(五)其他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4.14%调整为4.09%。规划期间其他农用地净减少462公顷。
第十八条 优化建设用地集约结构
(一)城乡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7.79%调整为8.11%。规划期间城乡建设用地净增加3112公顷,主要用于中心城区、锦州港区、开发园区、重点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交通水利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1.25%调整为2.13%。规划期间交通水利用地净增加8729公顷,主要用于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运输设施和输水工程、水库工程、河道治理等水利设施建设。
(三)其他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0.38%调整为0.40%。规划期间其他建设用地净增加206公顷,主要用于旅游基地建设。
第十九条 协调安排其他土地规模
(一)水域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6.45%调整为3.71%。规划期间水域净减少27087公顷。
(二)自然保留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20.46%调整为11.13%。规划期间自然保留地净减少92293公顷。
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第二十条 设定国土生态屏障网络用地
(一)优先安排生态安全屏障用地。维护和强化锦州市以“两山三水”为主体的自然山水生态屏障用地,保障以医巫闾山、松岭为骨架的山体和以大凌河、小凌河、绕阳河为骨架的水体的生态过程连续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充分发挥锦州作为辽宁西部生态屏障的生态功能。
(二)推进骨干性生态网络建设。构建以绕阳河湿地、凌河口湿地、大亚湿地、医巫闾山、翠岩山、岩井寺、五峰、义县古生物化石、观音洞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为生态源地,以森林、农田为支撑,以河流、林带等生态廊道为联结带的生态网络安全体系,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三)稳定基础性生态用地格局。严格保护对维系锦州市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价值的森林、水域、耕地和基本农田,限制对水源涵养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水土流失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的土地利用活动和强度,保护锦州以“三山一海七寺一馆”为特色的自然与文化景观风貌,积极打造锦州大生态格局。
第二十一条 优先安排基本农田保护用地
按照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统筹基本农田保护与各类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合理设定4片基本农田集中区,对农业基础设施完善、耕地质量好、分布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进行重点保护,打造锦州市优质玉米、稻米生产基地。
第二十二条 协调安排基础设施用地
按照锦州市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用地,构建锦州市公路“四高六横五纵”,铁路“三横两纵”,港口、机场、管道运输功能强,水利“多条多面”,能源“清洁多样”的综合基础设施用地新格局。
第二十三条 优化城镇工矿和村庄用地
(一)集中安排城镇工矿用地。统筹城镇发展、开发园区建设与农业、生态用地,围绕“V”字型的城镇发展主轴线,集中配置锦州市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县(市)城区的城镇工矿用地,集聚配置六大产业基地和八大产业集群工矿用地,促进产业用地向锦州港、西海工业区、龙栖湾新区、大有经济区、建业经济区五大产业园集中集聚。
(二)合理安排中心村发展用地。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集中布局,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惠农长效机制,构建中心村发展“多点式”格局。
第二十四条拓展农业生产和城乡绿色空间
(一)合理布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协调土地综合整治与农用地保护,根据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承载力和未来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划定93片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区域,有效增加耕地、园地、林地和牧草地面积,打造具有锦州特色的果品、林产品、畜产品等生产基地,促进农业特色化。
(二)统筹配置高效生态农业用地。整合生态资源与农业资源,重点推进大凌河流域、小凌河流域、绕阳河流域三大生态农业区建设,打造锦州市无公害和绿色粮、果、畜、渔等生态农业基地。
(三)积极拓展城乡绿色空间。充分发挥耕地、园地等农用地的生产、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保留城镇组团之间的农用地、水面、山体等绿色空间,强化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生态网络与生态建设用地协调布局,促进全市绿色生态空间多样化。
第二十五条 构建土地利用景观风貌
(一)稳定区域自然景观用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科学预留具有地方优势的乡土植物群落生长和培育的用地空间,引导耕地、园地、林地等与建设用地穿插交错布局,在城镇用地布局中保留必要的农用地和其他土地作为城镇的绿心、绿带,推进锦州市自然景观修复与整治再造。
(二)整体保护人文景观用地。保留沿古交通要道、沿海通道等重要的人文历史文化廊道,强化原有乡土、民俗和休闲用地保护,逐步修复文化遗产长廊,丰富并完善区域人文景观系统。
第五章 土地利用区域统筹与调控
第一节 土地利用区域统筹
第二十六条 西北部低山丘陵区
(一)区域范围。地域范围位于锦州市西北部,包括义县大部分、凌海市西部和北部、北镇市西部和北部及黑山县的西北部各乡(镇),区域面积为375874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8.00%。本区是锦州市的林地主要分布区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也是全市的苹果、白梨、葡萄等水果生产基地,区域主体功能为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区和重要的生态建设区。
(二)土地利用方向及调控措施。稳定耕地面积,强化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全面发展林、果、牧业等多种经营,增加园地、林地、牧草地等农用地面积;保障城镇工矿用地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效率,合理安排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建设木材生产及速生丰产林培育基地,引导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的生态型利用。
第二十七条 中部平原区
(一)区域范围。地域范围位于锦州中部,西起小凌河口,东至绕阳河中段,包括锦州市城区和凌海市、北镇市、黑山县的中部各乡(镇),区域面积为42649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3.12%。具体分为城镇发展亚区和农业发展亚区。其中城镇发展亚区位于中西部,区域主体功能为锦州市中心城区、滨海新区与凌海市区的重点发展区域;农业发展亚区位于中东部,区域主体功能为锦州市一级城镇发展轴线的核心腹地和全市的产粮基地。
(二)土地利用方向及调控措施。城镇发展亚区要保障中心城区的合理用地,合理安排公路、铁路、机场等综合交通设施用地;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新型产业基地和工业集聚区;引导工业用地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投资强度。农业发展亚区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确保耕地面积稳定,发展商品粮基地;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畜禽饲养基地,促进饲养业发展。合理安排中心城镇建设用地,促进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严格限制建设重污染的工业项目,适度保障低污染或无污染的工业用地。
第二十八条 东南部低洼沿海区
(一)区域范围。地域范围位于锦州东南,包括不相连的东、西两个部分,东部是黑山县、北镇市南部的河涧低平地,西部是凌海市南部的沿海低洼地,区域面积为18669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8.88%。本区西部为大凌河下游滨海平原,东部为绕阳河流域平原,区内有凌河口湿地、绕阳河湿地和大亚湿地,区域主体功能为全市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生态保育区。
(二)土地利用方向及调控措施。保护现有耕地,适度开发沿海滩涂形成新增耕地,并加强滩涂、沼泽等天然湿地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充分利用沿海滩涂和近海水域发展虾、蟹、贝、鱼等养殖业,加大对坑塘水面的投入力度,提高淡水养殖产出水平;保障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沿海经济带发展必要的用地需求,合理安排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合理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
第二节 土地利用功能管控
第二十九条 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区
根据生态敏感性、土地开发适宜性,结合城乡规划、生态建设规划、主体功能区划和土地主导用途,将全市土地划分为基本农田集中区、一般农业发展区、林业发展区、城镇村发展区、独立工矿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等七类土地利用功能区,以强化区域土地利用功能调控。
第三十条 强化区域土地功能管控
(一)基本农田集中区。本区由基本农田分布集中度较高、优质耕地所占比例较大的4片基本农田集中区组成,区域面积39685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12%。区内土地主导功能为粮食生产,是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区内土地利用以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为主,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鼓励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完善田间道路、水利设施、农田防护等农业基础设施,强化土壤培肥,全面提升耕地质量;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严禁安排城镇和大中型工矿的新增非农建设。
(二)一般农业发展区。本区由基本农田集中区、林业发展区、城镇村发展区、独立工矿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以外的基本农田、一般农田、园地、牧草地和农村居民点等组成,区域面积14153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4.31%。区内土地主导功能为多样化农产品生产,是全市一般农业发展和中低产田改造的重点区域。区内土地利用以发展经济作物、果品、畜牧业生产为主,支持高效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增加土地整治投入力度,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提升耕地等农用地质量;鼓励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整理,逐步整治空心村,增加耕地有效面积。
(三)林业发展区。本区由林地和用于造林的部分自然保留地和部分滩涂等组成,区域面积21032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1.27%。区内土地主导功能为林业生产,是全市林业发展、水源涵养和营林造林的重点区域。区内土地利用以林业发展为主,鼓励商品林和公益林建设;支持开展林业多种经营,发展林下经济;加大营林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
(四)城镇村发展区。本区由锦州市中心城区、县(市)城区、建制镇和集镇镇区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组成,区域面积8747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84%。区内土地主导功能为城镇和集镇发展,是全市非农产业和人口集聚的重点区域。区内土地利用以人口和二、三产业集聚及城镇村建设为主,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引导城镇和工业用地集中布局,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各项用地以内涵挖潜为主,通过调整城镇内部布局,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满足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城镇和集镇必须在规划确定的城镇和集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建设。
(五)独立工矿区。本区由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组成,区域面积12764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9%。区内土地主导功能为采矿业和高污染性、高危险性工业发展,是全市大中型矿山和独立于城镇村之外的化工、建材等独立建设项目发展的重点区域。区内土地利用以矿业、工业为主,适当安排其他不适合在城镇村内选址的用地;对于以采矿为主的区域应当符合矿产资源的相关规划,对于以工业为主的区域应当建立准入机制,提高单位用地产出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各项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因生产建设造成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破坏的土地必须及时复垦。
(六)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本区由大凌河、小凌河、绕阳河等主要河流水面及重要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等组成,区域面积6382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65%。区内土地主导功能为全市水源安全和禁止各类建设的重点控制区域。区内土地利用以维护土地生态环境安全为主,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防止对水体等生态敏感区的破坏和污染;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生态建设,营造和保护水源涵养林;强化地质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七)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本区由医巫闾山、凌河口湿地、绕阳河湿地、大亚湿地、义县古生物化石等自然保护区,翠岩山、五峰等森林公园等组成,区域面积1057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07%。区内土地主导功能为全市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区域。区内土地利用以保护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为主;重点保护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用土地必须符合自然及人文景观保护规划和有关要求;注重自然与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区域生态平衡。
第三节 县级土地利用调控
第三十一条 合理确定规划调控方向与指标
以保护耕地和保障重点城镇与支柱产业用地为前提,综合考虑各县(市、区)的功能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资源环境条件,在全市土地利用调控指标的总体框架下,确定各县(市、区)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调控指标:
(一)古塔区。古塔区是锦州市的政治、科技、商贸中心,第三产业发达,商贸基础好,规划期末全区总人口将达到26.42万人,未来将建设成为辽西商贸中心区。到2010年和2020年,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138公顷和48公顷以上,不安排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1840公顷和195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45公顷和15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分别控制在40公顷和130公顷以内;规划期间不安排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任务。
(二)凌河区。凌河区是锦州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发达,通讯便利,是锦州市的门户和重要物资流通集散地,规划期末全区总人口将达到38.56万人,未来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将建设成锦州市的核心城区。到2010年和2020年,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203公顷和123公顷以上,不安排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2041公顷和2051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45公顷和15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分别控制在40公顷和120公顷以内;规划期间不安排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任务。
(三)太和区。太和区是锦州市的城郊区,产业基础雄厚,科技资源、人力资源优势突出,有一定的旅游资源,规划期末全区总人口将达到21.72万人,未来重点发展汤河子工业区,将建成冶金、新型建材、机械电子、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汽车配件五大产业基地,以加工业、养殖业和林牧业为主攻方向,加强都市农业、商务农业和项目农业开发。到2010年和2020年,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9723公顷和8643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176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5474公顷和5744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525公顷和2485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分别控制在300公顷和1380公顷以内;规划期间不安排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任务。
(四)凌海市。凌海市是辽宁省重点产粮基地,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水资源丰富,规划期末全市总人口将达到67.92万人,未来将建设成为锦州市的拓展空间和产业布局的承载区,重点建设凌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百里滨海工业带,成为辽西沿海城市群一体化重要节点的滨海新城区。到2010年和2020年,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101454公顷和102474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9888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21970公顷和23098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1717公顷和7765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分别控制在950公顷和4430公顷以内;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规模分别不低于1394公顷和5894公顷。
(五)北镇市。北镇市是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县和果菜无公害科技示范县,也是东北最大的蔬菜和鲜食葡萄生产基地,旅游资源丰富,规划期末全市总人口将达到54.51万人,未来将重点发展医药化工、包装、冶金机械、农副产品深加工、服装、建材等优势产业,建设沟帮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镇工业园区,打造“辽西走廊”黄金旅游带,塑造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名城新形象,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林果、畜禽等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到2010年和2020年,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68762公顷和69022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7017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14153公顷和1413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225公顷和105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分别控制在130公顷和570公顷以内;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规模分别不低于300公顷和1000公顷。
(六)黑山县。黑山县是全国重点产粮县,辽宁省商品粮基地之一,矿产资源丰富,规划期末全市总人口将达到63.75万人,未来将重点开发煤炭和膨润土矿产资源,积极发展矿区经济,做大木材加工、农副食品加工、化工三大支柱行业,提升金属制品和通用设备制造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民营经济,建设粮食、蔬菜、油料、林业、水果、养殖等六大农业生产基地。到2010年和2020年,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144188公顷和144448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27917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20693公顷和20684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227公顷和105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分别控制在130公顷和570公顷以内;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规模分别不低于300公顷和1000公顷。
(七)义县。义县山间多为林丛草地,有“绿色宝库”之称,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规划期末全县总人口将达到44.12万人,未来将建设精细化工生产基地、锦州临港工业加工腹地,成为锦州市的重要一翼,成为环渤海生态建设和绿色食品加工的重要区域,重点建设花生、蔬菜、大扁桃、畜牧、林果等五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以文化旅游、绿色旅游、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为主,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成为“京辽通廊”旅游的重要支点。到2010年和2020年,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66732公顷和67142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0702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12529公顷和12643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216公顷和95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分别控制在110公顷和500公顷以内;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规模分别不低于200公顷和1000公顷。
第三十二条 分类落实各项规划调控指标
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约束性指标必须严格落实,不得突破。规划安排的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耕地、补充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和城镇工矿用地结构调整的时序、规模等必须在约束性指标的控制下进行;土地利用预期性指标应通过行政、经济、技术和社会手段积极引导,力争本规划确定的各项规划目标得到实现。
第三十三条 强化对县级规划的控制
各县(市、区)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必须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严格执行。各县(市、区)要在上级规划的土地利用战略、主要调控目标和控制指标的约束和指导下,积极落实全市区域发展战略和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政策,深化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统筹安排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全面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任务。
第六章 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第一节 严格保护耕地数量与质量
第三十四条 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
按照辽宁省下达的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落实耕地保护政策,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和速度。加强对建设项目用地选址的引导,各项建设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低等别耕地,且必须先补后占,以实现数量质量双重平衡。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分别控制在1700公顷和7700公顷以内。
第三十五条 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引导
科学引导农用地高效利用,严格控制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将农业结构调整限制在种植业内部,避免破坏耕作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的方向进行,确保不因农业结构调整降低耕地保有量。
第三十六条 禁止擅自实施生态退耕
规划期内不安排新的生态退耕计划,凡自行退耕的要限期恢复耕作条件或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切实落实国家生态退耕政策,对已实施生态退耕的土地进行严格管理,巩固现有生态退耕成果。各类防护林、绿化带等生态建设应尽量避免占用耕地,确需占用的必须按规定报批并按照数量质量相当的原则履行补充耕地义务。
第三十七条 有效防治和复耕灾毁耕地
加强耕地抗灾能力建设,强化耕地灾情监测,增强耕地抗洪能力,防止海水倒灌破坏耕地,减少耕地灾毁数量。严格界定灾毁耕地标准,对灾毁耕地力争全部及时复耕,确保规划期间不因灾毁而减少耕地数量和降低耕地质量。
第三十八条 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一)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理。稳步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规划期间,全市共安排农用地整理重点区域39片,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区域18片。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通过农用地整理补充均达到耕地94公顷以上,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分别达到184公顷和716公顷以上。
(二)积极推行工矿废弃地复垦。加大对废弃尾矿库、砖瓦窑等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力度,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用地适宜、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要求,立足优先农业利用、鼓励多用途使用和改善生态环境。规划期间,全市共安排土地复垦重点区域9片。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通过工矿废弃地复垦补充耕地分别达到56公顷和756公顷以上。
(三)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据土地的适宜性,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期间,全市共安排土地开发重点区域21片。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通过其他土地开发补充耕地分别达到1860公顷和7328公顷以上。
(四)综合推进土地整治利用。结合国家“万村整治工程”、辽宁省“千村整治工程”和围填海造地计划,通过统筹规划和资金整合,对农用地、近海海域和农村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整理复垦利用,在新增加耕地的同时,将整治富余的建设用地指标调剂给锦州西海工业区等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使用。规划期间,全市共安排土地整治利用重点区域6片,涉及区域面积达43708公顷。
第三十九条 切实强化耕地质量建设
(一)积极改造中低产田。立足提高耕地质量,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按照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的要求,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节地、培肥地力技术,实行丘陵山区梯田改造,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二)确保补充耕地的质量。强化土地整治工程质量建设,努力提高补充耕地质量。对补充耕地确实难以达到被占用耕地质量的,按照质量折算增加补充耕地面积。依法剥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的前提下,用于新开垦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通过土壤培肥等措施,提高补充耕地地力。
第二节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第四十条 稳定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
按照基本农田划定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优先保护面积大、集中连片、灌排条件良好、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完善的粮、油、蔬菜生产基地内的基本农田,逐步提高基本农田中水田、水浇地的比例。规划期内,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349700公顷以上。
第四十一条 优化基本农田空间布局
结合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域的划定,调整基本农田布局,并落实到地块和承包农户。将等别低、质量差、田面坡度大及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的基本农田调整为一般农田,将高等别耕地和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治项目新增优质耕地优先划为基本农田。新划定的基本农田必须是耕地,调整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高于原有质量等别,集中连片程度有所提高,全市基本农田调整平均比例控制在5%以内。
第四十二条 严格控制占用基本农田
各类城乡建设不得擅自占用基本农田。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因选址特殊确实无法避让基本农田的,必须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严格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等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禁止擅自改变基本农田的用途和空间布局;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绿化隔离带和防护林建设。
第四十三条 推进基本农田集中保护
结合锦州市的区域土地功能定位,综合考虑建设用地布局、生态建设等因素,将基本农田分布集中、优质基本农田所占比例较大的区域划为基本农田集中区。规划期间,全市共划定4片基本农田集中区,其中凌海市、北镇市、黑山县和义县各1片基本农田集中区,基本农田集中区内的基本农田约占全市基本农田的2/3,对区内的基本农田实行重点保护和建设。
第四十四条 创新基本农田储备机制
按照基本农田标准,全市择优增划3000公顷基本农田,其中凌海市安排1900公顷,北镇市安排150公顷,黑山县安排400公顷,义县安排550公顷。规划期内已安排预留建设占用耕地规模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和高污染性、高危险性其他独立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但占用面积不突破多划定的基本农田规模的,不再补划基本农田并简化用地报批手续。
第四十五条 加强基本农田质量管护
加大对大凌河、小凌河和绕阳河流域的基本农田质量建设,强化治理低山丘陵地区的耕地水土流失和沿海地区的耕地盐碱化,积极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基本农田集中区建设,合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综合整治资金等进行重点投入,扩大投资规模效益,提高基本农田整体质量。
第三节 高效利用其他各类农用地
第四十六条 提高园地规模和效益
加强北镇、黑山、义县等地的苹果、白梨、葡萄等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建设,适当增加园地面积,引导新建园地向立地条件适宜的丘陵、荒坡地发展,促进园地向西北部低山丘陵区的锦阜公路两侧和医巫闾山地带集中布局。推进新增园地和中低产园地改造,改善园地生产条件,提高园地单产和效益。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园地面积分别达到58600公顷和64800公顷。
第四十七条 加强林地保护和建设
严格保护公益林,强化对义县西北松岭山地、义县和北镇交界处的医巫闾山、凌海西部的翠岩山以及大凌河等河流两岸林地的保护和建设。创新营林造林机制,严格控制林地占用,充分利用荒山、荒滩等宜林地植树造林,增加有林地面积,适度发展核桃、山杏等经济林基地和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控制林地转为非林地,工矿废弃地中原属于林地的优先用于林业生产经营和植树造林。着力管护现有林地,加强疏林、灌木林等低效林地改造,加大临时占用和灾毁林地的修复力度,提高森林蓄积量。强化生态廊道保护,切实保护大凌河、小凌河、绕阳河等河流沿岸的森林植被。到2010和2020年,全市林地面积分别达到157500公顷和213300公顷。
第四十八条 推进牧草地综合整治
适度改造宜牧荒草地、西北部沙化土地和滩涂、沼泽地,稳定牧草地数量和质量。加强天然草场改良,逐步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场。支持退化草场治理和草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着力恢复和扩大义县的草场植被,提高牧草地的生产力。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牧草地面积分别达到22900公顷和26600公顷。
第四十九条 合理安排其他农用地
结合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扩大设施农用地规模,积极推广温室栽培技术,合理安排畜禽养殖用地,鼓励利用坑塘水面进行渔业生产,推进水产养殖工厂化、规模化。优化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布局,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其他农用地面积分别达到40549公顷和40433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