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农场的概念及特征
1、家庭农场的概念
家庭农场的概念起源于欧美国家,美国农业部将家庭农场定义为“没有雇佣经理、不含非家庭成员的法人或合作组织的农场”。俄罗斯在《家庭农场法》中指出“家庭农场是享有法人权利的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我国不同的学者对家庭农场的概念界定不同。朱博文指出“家庭农场是我国农地经营体制创新而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1];黎东升对家庭农场的概念进行了扩展,他认为“家庭农场是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面向市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和科学管理的企业化经济实体”。国内学者对家庭农场的概念界定具有相似之处,都强调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生产经营载体。
2、家庭农场的特征
⑴家庭性。家庭农场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收入归家庭所有。
⑵适度规模性。相对于以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单个农户经营,家庭农场已初步扩大了生产规模。
⑶盈利性。家庭农场经营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上,能够获得相对分散经营更多的利益。
⑷企业化管理。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向着企业化方向发展,通过家庭成员集体决策,更具科学性。
二、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1、发展状况
80年代,伴随着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我国不少地区就开始了建立和发展家庭农场的探索。家庭承包经营普及之后,部分农户向集体承包较多土地,实行规模经营,是早期家庭农场的雏形。我国早期的家庭农场采用独立个体生产模式,将分散化的土地集中化,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90年代是家庭农场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以江浙一带为例,在农业规模经营中,家庭农场方式占绝大多数。这期间粮食产出大大增多,粮食商品率高达90%,人均收入提高了2至3倍。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
2013年3月,农业部首次对全国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开展了统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开始起步,表现出了较高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⑴家庭农场已初具规模。截至2012年底,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共有符合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劳动力6.01人,其中家庭成员4.33人,长期雇工1.68人。
⑵家庭农场以种养业为主。在全部家庭农场中,从事种植业的有40.95万个,占46.7%;从事养殖业的有39.93万个,占45.5%;从事种养结合的有5.26万个,占6%;从事其他行业的有1.56万个,占1.8%。
⑶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达到200.2亩,是全国承包农户平均经营耕地面积7.5亩的近27倍。2012年全国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为1620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为18.47万元。
⑷地方注重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在全部家庭农场中,已被有关部门认定或注册的共有3.32万个。2012年,全国各类扶持家庭农场发展资金总额达到6.35亿元[2]。
⑸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呈现出地区不平衡性,江浙一带、北京密云、吉林延边等地区发展速度较快,数量较多,其他地区发展较慢。
三、家庭农场效益分析:
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 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频出的食品安全事件以及雾霾天气,一再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安全健康的有机农产品是人们所亟需 的。当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后,在资本的催生下,农业的大规模产业化或将成为可能。办家庭农场的优点在于投资稳,成本低;市场庞大;农庄 特色明显;竞争小、易成功;国家支持、税收减免;目前从中央到各省市都有大量农业扶持资金,涉及到8-10个部门,项目多,资金多。
农场仅需先投入养殖项目就可带出其它创业项目,投入少,但效益极大,年利可达100万元。
1、餐饮:专营山珍野味及绿色、无污染的蔬菜、水果,收费又低廉,每天中午、晚上合计最少接待6桌,每桌按600元,则一年收入130-150万。
2、狩猎:这是最富刺激和吸引人的项目,能把人们征服自然的本能激发出来,一般人 需连续猎获5-10只猎物才过瘾,每人按3只算,一天最少接待10 人,每只猎物90元计(含服务费),年收入98.5万元。投资仅需在一块大荒地上用鱼网罩起来,放入野鸡、野兔、鹧鸪等动物即可。
3、每天零售野味、标本、水果、蔬菜按800元计,一年收入29.2万。
以上收入累计约260万元,由于产品大都自产,利润38%以上,约可获利 100万元。这还不包括:①黄金周、双休日、元旦、春节等游客高峰期的收入。②门票及各种参与性比赛项目的收入。只要小型农庄办出特色,最保守年利润50万元,而启动资金仅需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