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猝倒病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它以危害各种苗木花卉幼苗为主,可导致苗木死亡。那么如何防治苗木幼苗期猝倒病?
,
一、苗木猝倒病的症状与发病原因
1、症状
种子或幼芽未出土时遭受浸染而腐烂,在幼苗期发病,地表或地表下的茎基部呈现水渍状病斑,病部黄褐色,缢缩,可向植株上下部扩展,呈线状。病势发展迅速,组织崩解,幼茎即萎蔫倒伏,但短期内叶边呈绿色,如果环境潮湿时,在病部及其附近土面还会长出白色绵毛状霉。
2、病因
病原为腐霉属中一些真菌。常见的是瓜果腐霉和德巴利腐霉。两种腐霉菌生长最低温度为5至6℃,最适温度为26至28℃,最高温度为36至37℃。高湿度极易发病,并且腐生性较强,能在土壤中的寄生残体上腐生4年。腐霉菌是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长期腐生,并形成卵孢子度过不良环境,为土传性病害,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其他有机物上腐生,混入堆肥中越冬,病菌主要由水和人的园艺操作传播。
3、发病条件
高湿度是幼苗发病的主要条件。在我国长江流域,5、6月份有梅雨,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发育和传播,但不利于幼苗的生长,导致幼苗抗病力下降,病加重。
另外,阳光不足,连作,苗圃地选择不当(如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曾发生过猝倒病又未进行彻底消毒),整地质量差,施用未经高温腐熟的混有病原体的堆肥,播收不当等均会导致发病。
二、苗木猝倒病的防治方法
1、选好圃地
最好选山地和新垦地育苗,避免连作,土中病菌少,苗木发病轻。如用熟地育苗,前作以豆类作物或栎类苗木为好。间作茄、瓜、棉、薯等感病植物的土地不宜作苗圃,或消毒后播种育苗。地下水位过高或排水不良的地方也不要选作苗圃。若在排水较差的圃地育苗,应开好排水沟,作较高苗床,床面平整,避免积水。
2、土壤消毒
在酸性土壤上,结合整地,每667㎡撒20~25kg生石灰,抑制土壤中病菌繁殖,促进植物残体腐烂。在柴草较方便的地区,还可烧炼表土,消灭表土中病菌。不能烧表土地区,可用药剂处理土壤。
3、腐熟肥料
有机肥料尤其是垃圾肥和堆肥,常带有病菌,应堆积发酵充分腐熟后使用。
4、细致整地
圃地要深耕细整。播种前,在条播沟里垫1cm厚的心土或火烧土,播种后,再用心土或火烧土覆盖种子。因为心土和火烧土不带细菌,可使种子与病菌隔离,防止种芽腐烂,保护幼苗根茎不受病菌侵害,避免幼苗发生猝倒病。苗木逐渐长大后,苗茎已形成角质层和木栓层,抗病性能增强,虽仍可能发生根腐病,但不致蔓延成灾。心土在雨后易板结,旱季易龟裂,不宜太厚,以不超过1.5cm为宜。覆心土厚度以种子似隐似现为宜。
5、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种子发芽较早,扎根较深,生长健壮,抗病性强。但播种太早,土温低,种子不能萌动,种子在土壤内时间太长,易发生种芽腐烂。播种太迟,幼苗出土后如遇雨水,易发生猝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