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洛阳网-县区频道
最近,嵩县库区乡万安村村民还在地里忙着。秋收已经结束,对于这个丘陵村来说,每年种了麦子就是种玉米,这时候还能从地里挖出啥“宝贝”?该村党支部书记董红敏为我们揭开了谜底——乡亲们正在干一件过去从未干过的事:种牡丹!
不仅仅是万安村,眼下,嵩县的九店、车村和田湖等乡镇的许多村庄,都掀起了一股种植牡丹的热潮。按规划,到今年年底嵩县将种植牡丹7000余亩。
一种新观念也正在老百姓中间流行:庄稼地可以换一种“弄法”,除了种玉米、小麦,还能种花、种果树;除了自己种,还可以承包给他人!
其实,这就是百姓对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和生态旅游“三篇文章打捆一起做”的具体认识。相应地,打造“中国芳香之谷”已成为嵩县的发展载体和发展目标。
“一点五线两区”,即县城和洛栾高速、武西高速、洛栾快速通道、陆车路、311国道等5条道路沿线,再加上环陆浑水库、旅游景区两个区域——嵩县计划打造的高标准牡丹观光园和大型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呈现“多点开花”之势。
扛起结构调整大旗需要大项目,大项目离不开龙头企业和规模化合作组织的支撑。如何把有信誉、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请进来?嵩县拿出了足够的诚意:每年500万元专项资金,专项补贴花卉苗木种植,扶持产业发展!
嵩县新农办副主任李竹梅说,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的是集中流转500亩以上、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每亩一次性给予补贴100元。
汝州市嵩湖花卉种植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宋红旭,就是这样被吸引过来的。他的公司计划在库区乡万安村、柏坡村和田湖镇程村等地种植牡丹3000多亩。
有了资金上的补贴扶持,企业实施大项目所需的大量连片土地又从哪里来?在库区、九店等乡镇,政府在土地流转方面作各种尝试:有的是政府负责从群众手中统一租来土地,然后通过拍卖的方式,承包给有实力的企业经营;有的是采取农民自发流转、合作社承包的形式,将土地资源有效整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如何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是关系“三篇文章”能否长久做下去的关键问题。《嵩县2011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实施方案》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找到了有效途径:县政府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印制全县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构建完整的流转信息网络,收集发布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台账,监督土地流转合同的履行;在乡镇一级,依托现有的农业服务中心,成立土地流转办公室,负责收集和上报土地流转信息,指导农户和业主签订流转合同并及时存档,调解土地承包纠纷;在村一级,由村委会副主任或村会计负责,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农民自觉调整产业结构,督促承包方及时履行合同。
这样一个囊括县、乡、村三级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通过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让所有与土地流转相关的活动都置于有关部门监控之下,从而保障和推进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车村镇“先行先试”,率先规定:花卉苗木企业,在租赁经营中租金随市场行情浮动,农民流转的土地,每亩每年的租金基数为700元,如果粮食市场价上涨10%,相应给农民的租金也上浮10%,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农民利益。
以市场运作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旅游带动为统领,嵩县正在一步一步地写着大有可为的“三篇文章”:规划到“十二五”末,该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将达3万亩,中药材和核桃各种植20万亩,农户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收入将占70%。
(记者: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