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转基因农产品一向备受争议,甚至可以说是备受谴责。即便不断有农业领域的专家呼吁公众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也有科普人士力挺转基因,但普通消费者还是更愿意相信阴谋论。
顺应民意,国内对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发展一直严格限制。但也有企业想到了“曲线救国”的方案。
近日,大北农集团的转基因产品,在阿根廷申请商业化种植,已经获得初步批准。一旦正式实现在阿根廷规模种植,他们可以再申请中国的转基因产品进口证书,从而再将部分转基因产品卖往国内。
中国的技术,只能在国外推广,谁的尴尬?
中科院高级工程师姜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本土的生物技术已经足够可以参与国际竞争了,但受国内产业化政策的约束,却没办法在自己的土地上推广。
而按照阿根廷的法律,只要一项技术的安全性不存在问题,就能通过相关的批准程序进行商业化推广。
实际上,世界上第一批具有商业价值的转基因产品,就是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
曲线救国,意欲何为?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胡瑞法告诉媒体,目前中国已经有不少转基因作物在国外推广,比如华中农大研发的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环保署的安全评估,已经被批准销售给消费者。
但中国的转基因技术,只能在国外推行,都是无奈之举。研发这些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国内的政策不允许推广,但企业要盈利,产品必须尽快投入市场。
另一方面,其实中国又是国际上转基因大豆的第一进口大国,本身对转基因大豆的需求巨大。但有技术在手,却不能让本国的农民受益,反而要让阿根廷的农民运用中国的技术生产出转基因大豆,再卖给中国赚钱。
姜韬表示,希望国内的转基因产业化政策也能早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