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夏季天气炎热,雏鹅呼吸加快,食欲不振,加之蚊蝇骚扰,雏鹅机体功能发育不健全,抗病害能力弱,此时应加强日常管理,提高雏鹅成活率,保证养殖效益。那么夏季雏鹅怎么养殖?如何饲喂和预防疾病?
运输管理
雏鹅出壳后,待绒毛干时即从巢中取出。应选择举止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的健壮雏鹅。对腹大、歪头等弱雏要淘汰。
运输前应对运输工具包括车、包装盒等做好消毒工作,长途运输时中途要检查雏鹅状态,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运输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最好保持在25℃~30℃。陆路运输时应在早晚或夜间凉爽时进行,而且包装盒四周要多留通气孔,码放时包装盒之间应多留出点空隙以便保持空气流通,要有防雨设施防止淋雨。同时要降低雏鹅密度,如运雏盒平时装雏鹅约60只,在夏季应减少到50只左右。
育雏环境
夏季白天气温可能超过育雏要求温度,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育雏舍空气新鲜。而夜间气温可能低于育雏要求温度,此时要加温,决不能因为是夏季就采取自然温度育雏。应在育雏舍外活动场所搭盖遮阳棚,正面墙壁采用尼龙网或篱笆。
雏鹅运到后在育雏舍内稍停片刻让其休息,每批雏鹅都有大、中、小或强弱之分,因此必须合理分群,达到全群生长均匀,发育整齐的目的。小弱雏放在离热源较近处,让其在围栏内活动一会。
育雏应以小群为宜,可根据育雏条件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一般1~5日龄每平方米20~25只,6~10日龄15~20只,11~15日龄12~15只,16~21日龄8~12只。育雏舍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舍温1~5日龄为25℃~28℃,6~10日龄为23℃~26℃,11~20日龄为20℃~24℃,21日龄以后为17℃~20℃。要做到白天、黑夜逐群检查,用手把雏鹅抄动4~5次,防止有雏鹅堆叠而造成上面冻、中间热、下面压的现象。
饲喂方法
应根据雏鹅品种、发育阶段和生产目的不同,制定适宜的饲养标准。在保证其营养成分的前提下,立足当地资源尽量降低成本,既满足雏鹅的生理需要,又不造成营养浪费,使养殖户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原料质量要好,没有发霉变质和农药污染,应多种原料搭配保证营养均衡,并控制有些饲料原料的用量。如豆科干草粉富含蛋白,在日粮中用量可为15%~30%。羽毛粉、血粉等虽然蛋白含量高,但消化率低,添加量应在5%以下。
宜采用“定时定量少喂勤添八成饱”的饲喂方法,青年母鹅所生的蛋孵出的雏鹅约36小时给食,成年母鹅所生的蛋孵出的雏鹅24小时给食。当雏鹅全部能站立活动时进行第1次饮水,应供给0.02%高锰酸钾凉开水,长途运输时应供给5%葡萄糖水。运输时间过长,如需30多个小时,应将青绿多汁饲料切碎,饲草长度保持在0.1~0.2厘米让其自由采食,然后再给饮水。第1次饮水很重要,要保证每只鹅都能喝到水,发现个别不饮水雏鹅,用手从雏鹅头颈后握其头,拇指和食指轻轻固定雏鹅喙角两边适当用力,让其张口,向水中点水2~3次。第1次饮水后要保证常备清洁凉爽饮水并让雏鹅充分活动,当雏鹅表现有啄食行为时,开始喂食。一般在出壳后24~36小时喂食,如是湿粉料则要少添勤喂,第1周昼夜喂12次,第2周昼夜喂8次,第3周昼夜喂6次。每次喂饲要现拌料现喂,保持饲料新鲜,增加适口性,保证雏鹅采食量促其生长。雏鹅忌油腻物,可用洗净切细鲜嫩的青绿饲料拌上碎米喂10~15天,青料比例要多。白天喂3~4次,晚上喂1~2次,并供给清洁饮水。15天以后可全部喂青料,晚上补喂糠、麸和少量玉米粉等精料。
此期营养配方为:0~4周,秸秆生物饲料70%、骨粉1%、豆饼5%、鱼粉2.2%、玉米粉18%、麸皮2.2%、食盐0.3%、贝壳粉1%;4~7周,秸秆生物饲料75%、骨粉1%、豆饼5%、鱼粉3.1%、玉米粉15%、麸皮3.5%、食盐0.4%、贝壳粉2%;7~10周,秸秆生物饲料85%、骨粉1%、豆饼3%、鱼粉2.5%、玉米粉5%、麸皮1%、食盐0.5%、贝壳粉2%。
初次放牧最好选在外界与育雏室温度接近时,注意躲避暴雨袭击,一般不再补喂糠、麸。放牧以上午5~9时和下午6~8时为宜,其余时间则可圈养,适当补饲精饲料。每只鹅每天补喂配合饲料100克,与切碎的青绿饲料拌匀喂给,青绿饲料投喂量以占配合饲料量的20%左右为宜。35~50日龄鹅要圈养,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6只为宜,每天按每只100~150克配合饲料与切碎的青饲料混匀饲喂,配合饲料与青饲料比例为3∶7,供足饮水,隔天让鹅下水30分钟左右。51~60日龄鹅,每只每天用800克左右配合饲料喂5~6次。
疾病防控
育雏阶段重点防治小鹅流感和小鹅瘟,二者均为雏鹅急性传染性疾病,症状相似,均有发热急、死亡快、死亡率高等特点。
小鹅瘟小鹅瘟病原是小鹅瘟病毒,7~10日龄最易发,30日龄以上不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症状表现为严重下痢,拉灰白色或淡黄绿色米汤状稀粪,并混有气泡。呼吸困难,常发鼻鼾声,鼻孔内常流出浆液状分泌物。剖检时可见病变在消化道,小肠成纤维素状坏死炎症,肠粘膜坏死脱落,小肠内形成坚硬栓子物阻塞肠道。
应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经常进行清圈消毒,新引进雏鹅要严格执行隔离、观察、检疫程序,严防疫病传入。定期注射疫苗,在母鹅产蛋前1个月,对每只母鹅注射1∶100倍小鹅瘟疫苗1毫升,注射2周后母鹅所产蛋孵化出的雏鹅对小鹅瘟均有免疫力;在小鹅瘟疫区,对出壳后雏鹅每只皮下注射抗小鹅瘟血清0.5毫升,可起到有效预防作用。并发感染时,可根据病情采取有效对症治疗措施。
鹅流感鹅流感病原是志贺氏杆菌,春秋两季多发,30日龄左右雏鹅发病率较高。剖检时主要病变在呼吸道,鼻腔、喉头、气管内有大量半透明状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心内外膜出血,成纤维素性心包炎。
应精心管理,注意环境卫生,防止气候变化雏鹅淋雨受寒。可采取内服或注射磺胺类药物治疗:每只雏鹅第1次灌服磺胺嘧啶片0.25克(半片),以后每隔4小时灌服1/4片;每只雏鹅第1次肌注20%磺胺嘧啶注射液1毫升,以后每4小时注射0.5毫升;每只雏鹅第1次肌注磺胺二甲基茎嘧啶注射液1毫升,以后每4小时注射0.5毫升。
用抗菌素类药物治疗:用青霉素2~5万国际单位,注射用水2~5毫升稀释溶解后,一次肌肉注射,每隔6小时注射1次,连续注射2~3天。或用青霉素5000国际单位,溶于适量水中,1~2小时内饮完;用链霉素1~2万国际单位,用2~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后,一次肌肉注射,每隔12小时注射一次,直至病状消失为止;用氯霉素12~15毫克,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一般4次即可治愈;用四环素或土霉素拌入饲料或饮水中内服,每天200毫克,连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