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导报
在尼山,像刘宪菊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把自己原有的土地全部流转出去,但仍在自己劳作多年的田地里以另一种身份忙碌着
金秋十月,曲阜尼山镇南辛村,映入笔者眼帘的是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深深浅浅的绿色醉人眼,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天中。走近才发现,这是成百上千亩的芹菜、菠菜、大葱等绿色蔬菜种植区。“如今菜地就像工厂车间,俺们像工人一样正常上下班儿,到点来,到点走。”45岁的南辛村村民刘宪菊一边推着装满芹菜的车子,一边对笔者说。
在尼山,像刘宪菊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把自己原有的土地全部流转出去,但仍在自己劳作多年的田地里以另一种身份忙活着。他们像工人一样给承包大户打工,种地还能拿工资。当被问及一年收入多少时,刘宪菊乐呵呵地说:“不止六七千,还得多点呢。”“在没有实行土地流转之前,除去各项费用和人力成本,村民每亩地的纯收入大约是900元到1100元。实行土地流转以后,村民一年什么都不用干,就可获得830元的流转费和每亩100元的奖励,每月打工还可获得七八百元的工资。”尼山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郑学位介绍说。土地流转不仅使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使他们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既可外出打工,也可为前来的承包大户打工,实现了土地和劳动力的双收益,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多年以来,尼山一直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较低。早在2009年,尼山就已经开始探索农业产业化道路。最初是从西曼村流转出1000多亩土地建立乐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发展高标准蔬菜大棚。后又从南辛村流转出1000多亩,建设有机蔬菜基地。今年,曲阜市为壮大镇域经济,大力实施乡镇主体功能区建设,把尼山确定为“观光农业主导型”乡镇,甩掉了招商引资等工业指标考核的包袱,尼山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更加清晰。该镇将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探索出了转让、出租、置换、转包等多种模式转“活”土地,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大户带动型、农业项目带动型等多种流转模式也应运而生,土地流转从以前的“小打小闹”逐步朝着规模化、多形化发展。以南辛村、中辛村、北辛村、西余村、大湖村5个村为流转核心区,截至目前,已成功流转土地1.35万亩,大约占该镇耕地面积的1/5。流转后的土地主要用来种植有机蔬菜和高价值经济作物,着力发展有机蔬菜产业。
在圣地农耕科技生态观光园里,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搭建各种大棚,发达的灌溉系统正在喷灌,高科技的太阳能照明灯立在路旁。尼山镇依托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蔬菜基地项目区内把两米的道路加宽到6米或8米,新修了8.2公里的高标准水泥路面,开挖新的排水沟,新增变压器27台,确保50亩一口井,保障水通、路通、电通,为承包大户规模化发展有机蔬菜创造良好生产环境。
来自时庄的承包大户尹洪路,今年初和朋友一起承包了530亩地种植有机果蔬,“虽然承包期才有七八个月,但是收益已经有七八十万元了。土地流转好啊,给我们这些承包户创造了投资机遇,也给打工的农户增加了收入。”他喜滋滋地说道。
据统计,截至目前,尼山的万余亩土地都已承包承租出给38个大户,他们部分来自曲阜本地,其他主要来自北京、济南、临沂、枣庄、菏泽等地;镇政府也已把土地流转的预付款全部发放到百姓手中。
(作者:张明哲 梅花 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