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退休人员又迎一大利好,曾经“每年一跑”的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将取消。今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在专题发布会上表示,将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今后,各地不得再要求参保人在规定时间段到指定地点或窗口进行集中认证。
从前,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人员(如离退休人员)都需在每年集中进行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证明自己还活着,有资格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由于认证人员多为年岁较大的老人,这一模式在各地饱受群众诟病。
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构建以信息比对为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与远程认证服务相结合的认证服务新模式,“寓认证于无形”,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值得注意的是,开展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目的是从制度上保障基金安全、维护全体参保人员合法权益,这是国际上通行做法。
但针对这类工作不够人性化等问题,人社部决定全面停止集中认证工作。游钧表示,目前各地都在抓紧组织实施,不再要求参保人在规定时段到指定地点进行集中认证。在进一步强化便民服务各项举措的同时,依法依规严查冒领社会保险待遇的行为,加强风险防控,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切实维护社保基金安全,维护参保人员合法权益。
互联网、大数据完成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
开展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是保障基金安全的重要措施。如果全面取消此类资格认证,那么基金安全如何保障呢?
针对这一问题,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贾怀斌表示:“全面取消集中认证,并不是不要认证了,而是要构建以信息比对为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与远程认证服务相结合的认证服务新模式。”
贾怀斌进一步解释了新模型运行方式,首先,全面开展信息比对认证服务。充分运用人社部门建立的全民参保登记库、持卡人员数据库、就医结算数据库、业务监测数据库等数据资源,按月开展数据比对,分析判断参保人的领取待遇资格。积极与公安、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业务协作,实现与人口管理、殡葬、就医等方面的数据比对,还要与乘坐飞机高铁等实名验证场景的信息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核实参保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这项措施可解决大多数人的认证问题。”他说。
对于信息比对不能确认待遇领取资格的人员,贾怀斌表示,原则上要结合全民参保计划和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等工作,由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通过组织健康体检、文体活动、走访慰问等方式开展认证,对行动不便者要提供上门服务,让认证对象切实感受到服务带来的便捷和尊严。
针对异地居住人员,贾怀斌强调,各地不得要求参保人返回参保地进行认证。可通过推广基于互联网的生物特征识别认证、手机APP远程认证等服务渠道,使服务对象就地就近即可完成认证。对于国外(境外)居住人员,人社部正加紧与有关部门进行磋商,尽快改为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认证。
建立诚信体系惩罚欺诈、冒领社保者
对于取消资格认证后,可能出现的欺诈、冒领问题,游钧表示,为维护基金安全和广大参保人的利益,人社部将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管手段,通过完善立法、强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堵住漏洞,让以身试法的人得不偿失。同时,通过加强诚信体系的建设,实施联合惩戒,让违法、失信者处处受限。
社保经办工作直接面对亿万参保群众,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贾怀斌表示,未来,人社部还将提升服务水平,转变各类经办服务方式,推行异地业务“不用跑”,无谓证明材料“不用交”,重复表格信息“不用填”。全面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各种表格、证明和材料,简化优化服务流程,切实拿出简除繁苛、方便群众的务实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