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努力打造粮油生产功能区。根据不同生态条件和农业生产环境,分区域、分作物打造一批粮油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一是平坝优质水稻、油菜功能区。包括峨眉山市、夹江县、市中区的冲积平原区域,土壤肥沃,能排能灌,具有发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的有利条件。二是丘陵水稻、玉米功能区。包括井研县全境及市中区、五通桥区、犍为县大部分区域,耕地面积大,基础设施薄弱,以发展水稻、玉米为主。三是山地玉米、马铃薯功能区。包括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的绝大部分区域和沙湾区、峨眉山市、沐川县、夹江县的部分区域。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较差,气候冷凉,立体垂直气候明显,重点发展马铃薯、玉米及荞麦等特色小杂粮。
在功能区内,通过提升生产能力,改善基础条件,创新生产组织制度,培育新型粮食生产主体,加快技术创新,建设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和高产攻关,将功能区建成稳定的现代粮油生产和供应基地。“十三五”期间完成166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5万亩油菜籽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
到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46万亩,其中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108万亩,二级优质稻45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9万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66万亩,产量稳定在7.7万吨,建设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万亩。
(二)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1.茶产业。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打造千亿川茶产业”和市委提出的“乐山市茶产业走在全省最前列”的发展目标,以批准设立“峨眉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打造“全国峨眉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国茶旅深度融合特色区”“全国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茶产业增收脱贫示范区”,推动乐山市向茶产业强市跨越。围绕乐山名优绿茶与茉莉茶两大特色,重点发展“三带二园”,推进夹江-峨眉山高效生态茶叶产业带、五通-犍为-沐川标准化茶叶产业带、马边-沐川规模化有机生态茶产业带和峨眉山全国现代茶产业园、犍为全国茉莉花茶产业核心区建设。加快沐川县省级茶树品种繁育推广中心和犍为县西南茉莉花繁育推广中心建设。加强茶叶品牌建设,重点打造“峨眉山茶”“犍为茉莉茶”“马边绿茶”区域品牌,定期举办“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等品牌推介活动。健全茶叶流通体系,推动茶叶“出川”“出口”,积极创建“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支持夹江县创建“全国出口绿茶第一县”。推进茶叶加工园区建设,鼓励茶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提高加工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和标准化水平。到2020年,全市建成标准化茶产业基地100万亩,在峨眉山市、犍为县、夹江县、沐川县、马边彝族自治县、五通桥区6个产茶重点县(市、区)建设12个茶产业园区,茶叶产量14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240亿元。
2.林竹产业。加快推进林竹产业经营集约化、建设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技术现代化、产品多元化、服务规范化,初步建成比较协调的城乡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一是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天然林、湿地、重点野生物种资源得到全面保护,生态综合治理有序推进,生态承载能力明显提升。森林蓄积达到6000万立方米,基本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二是加强造林绿化。完成营造林180万亩,其中新造林30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70万亩、森林抚育50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6.5%。三是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抓好林板、林浆工业的提质增效,重点打造木本油料、森林食品、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四大”林业主导产业基地。到2020年,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00万亩,建成现代林业示范园区5个,人造板生产能力达到65万立方米,木竹浆生产能力达到 60万吨,木本油料加工实现零的突破,全市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 280亿元。
3.畜牧产业。以打造全省现代生态畜牧经济强市为目标,大力发展外向型生态畜牧经济,坚持生产与生态兼顾,实施畜禽养殖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常态化、制度化运行。以土地消纳粪污量和有机肥生产能力确定养殖结构、规模和合理布局为原则,优化调整养殖区划定和规范养殖场建设,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一是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影响面大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部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人工授精站、扩繁场的扶持力度。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立足区域资源优势,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加快区域产业带建设,建立“粮-经-饲”三元高效种植结构模式,大力推广峨眉黑鸡、峨边花牛、沐川乌鸡等地方优质品种。三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每年新、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50个以上,创建省部级示范场5个。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培育和引进畜牧业大集团,构建畜牧业大集群,大力延伸畜牧业链条。到2020年,畜牧产值、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及增加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全市畜牧业产值实现130亿元。
4.蔬菜产业。以“稳定播种面积、促进菜农增收”为目标,努力实现蔬菜产业的技术升级、品牌升级、链条升级、结构升级、组织升级,打造现代化蔬菜产业,实现均衡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加工增值的三大目标。以峨眉山高山蔬菜为重点,重点建设峨眉山-金口河中高山蔬菜核心区、高山蔬菜辐射带、鲜销优质蔬菜种植区、特色蔬菜核心区和蔬菜加工销售基地。建设出口蔬菜基地,开展出口蔬菜基地备案,发展蔬菜产后处理和加工,推动乐山蔬菜出口港澳等市场。大力推广蔬菜集约化育苗,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蔬菜新品种,重点推广肥水一体、粮经复合、种养循环等生产模式。到2020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其中高山蔬菜达20万亩,优质蔬菜达100万亩,总产量稳定在310万吨,产值达到60亿元。
5.中药材产业。充分发挥乐山中药材种质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以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开展道地药材品种保护与繁育、发展初加工和商品化处理、培育中药材品牌与市场为工作重点。以山区川产道地中药材为发展重点,在金口河区、峨眉山市、沙湾区、沐川县、夹江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和马边彝族自治县等山地丘陵区域建设黄连、红豆杉、川牛膝、石斛、乌天麻、金银花、泽泻、干姜、姜黄、乌梅等10个优质道地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金口河区中药材科技示范区、峨眉山中药材产业集中区、夹江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区、沙湾药旅小镇、沐川-犍为黄白姜示范片等示范片区,打造道地优质中药材产业带。到2020年,植物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万亩,种植产值达12亿元,实现中药材产业“两优化三提高”。
6.水产养殖业。加快发展水产健康养殖,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发展多种模式的稻渔综合种养和池塘健康养殖、水库生态养殖模式,重点抓好市中区青平镇、白马镇、童家镇10万亩健康养殖基地建设,在市中区、井研县、犍为县、五通桥区、夹江县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在沐川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依托冷水资源优势建设冷水性、亚冷水性名优品种养殖基地;重点在马边彝族自治县打造西南最大的冷水鱼苗繁育基地,在马边河流域、大渡河流域打造库区生态(人放天养)养殖扶贫产业带。到2020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2.4万公顷(含稻田综合种养),总产量15万吨,产值30亿元。
7.晚熟柑橘产业。坚持以建设杂交柑橘大产业为统揽,牢固树立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调整杂交柑橘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果-畜(禽)、果-渔生态种植模式,发展柑橘果品商业化处理和精深加工,建立健全果品互联网销售平台。以井研县、市中区、五通桥区、犍为县、夹江县、乐山高新区为重点,实施种苗繁育与示范基地建设工程、柑橘加工基地建设工程、柑橘休闲观光旅游建设工程、基础设施与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新型经营主体与品牌培育工程,打造中国优质晚熟柑橘之乡。到2020年,建设杂交柑橘百里产业环线,建成万亩级标准化生产园8个,优质晚熟柑橘种植面积达12万亩。
(三)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和加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全力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持续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加大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惠民工程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着力建设一批以规模化、标准化基地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在优势产业集聚区,积极引进清洗、分级、包装、预冷等一体化的商品化生产线,建设一批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鼓励使用农产品加工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抓好茶叶、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及副产物的深度加工,打造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高端产品。
(四)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我市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旅游城市优势,实施全域旅游。以农旅融合为手段,农耕文化和生态文化为灵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景区化”步伐,依托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一批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休闲农业景区景点和专业村,重点围绕峨眉河流域休闲农业产业带、都市农业休闲体验产业带、民俗体验旅游休闲农业产业带、幸福美丽新村休闲农业产业带打造特色农业休闲体验产业带,实现“以农带旅、以旅促农”良性循环,提升产业综合效益。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打造一批林业生态旅游名胜区精品,开展“森林+旅游+康养+文化”为内涵的森林生态旅游新模式,促进林业生态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到2020年,打造3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业村,建成10个农业主题公园、10个省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力争全市休闲农业经营综合收入达到100亿元。
(五)打造农产品品牌。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五大工程”,强化农产品绿色原料生产基地认证与保护,以龙头企业为载体、标准化生产为支撑,提高基地建设、质量标准和农产品加工水平。完善“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登记保护、农产品防伪标识使用和证后监管,促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增加无公害、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供给。围绕茶叶、畜产品、蔬菜、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和大企业支撑大品牌策略,扶持“峨眉山茶”“犍为茉莉茶”“马边绿茶”等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发展,鼓励和支持规模大、实力强、后劲足的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抱团打造品牌,通过科技创新和标准化手段,全面提升品牌科技含金量,逐步形成农产品“乐山品牌”优势。
(六)强化市场营销。树立“大产业推进大品牌、大品牌开拓大市场”理念,用好市场拓展的旅博会、茶博会等各类展会平台,扩大“乐山造”农产品知名度。积极组织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展示展销活动,扩大产销对接和对外贸易。构建“互联网+”营销体系,发挥线上线下融合优势,有效对接生产和流通,推动市场开拓。加大品牌推介和产品宣传力度,增强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乐山品牌”市场占有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一是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互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实现种养融合、产加销一体发展。大力推进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在种植业集中生产区、有机肥需求量大的茶叶、蔬菜、水果等基地配套建设养殖场;发展规模养殖,养殖场的规模与种植业基地的规模相匹配,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规划种植业产业基地,同步规划养殖用地。推广“高效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沼气工程—有机肥料”“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和林下种养业等发展模式,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的产业发展体系,强化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打通畜禽废弃物安全还田及利用通道。二是通过产业链纵向和横向延伸,支持农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升级改造,结合物流、农村电商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三是拓展农业功能,将农业与自然生态、农耕文化、乡村旅游、健康养生等有机结合,促进农旅融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四是以农业信息化为手段,深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和农村信息进村入户示范,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和电子商务,促进农商融合。
(二)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业由单一生产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引导和支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服务业、农村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建设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发展创意农业、体验农业。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农村经营性养老服务和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三)构建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机制。以产业融合打开增收就业新空间,把扶持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作为重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经济,支持农户利用各项农村产权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利益共同体,采取“保底分红+利润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鼓励创新产业链各环节联接模式,实现合作共赢。创新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形成稳定购销关系。引导龙头企业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支持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农产品产销合作,建立技术开发、生产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共同设立营销基金,联合打造品牌,实现利益共享。
(四)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为重要载体,加快建设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探索产业融合多种形式、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产业投融资机制,重点以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峨眉山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犍为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培育企业集群和新型业态,发展新动能,积极推动土地集约化利用、项目集群式组合、产业链条化延伸和资源循环式利用,促进农业从单纯种养业向复合性产业转变,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抓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规范和标准,制(修)订一批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标准,加快农业标准的推广应用。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小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规定,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生物防治、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药(兽药)使用等的支持。
(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三大体系,实行网格化监管,落实各级监管职责,规范监管服务行为。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数据传输系统和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加大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高于97%。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监测、消毒、应急处置和疫病净化等关键措施,抓好畜产品质量监测、检测工作。
(三)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实施对象,扩大追溯系统应用覆盖面,力争5年内规模经营主体、主要获证农产品和农资产品基本实现可追溯。全面推广“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模式,保障公众消费安全。完善行业自律、问题约谈、信用体系等制度体系,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共治机制。
专栏3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一)茶产业:围绕“峨眉山茶”区域品牌,建设名优绿茶加工产业园区、茉莉茶加工产业园区,开发茶文化养生、体验、休闲观光等项目,举办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到2020年,全市建成标准化茶产业基地100万亩,茶叶产量达到14万吨,茶业综合产值达到240亿元。
(二)林竹产业:加强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到2020年,建成现代林业示范园区5个,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00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280亿元。
(三)畜牧产业: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到2020年,猪、牛、羊、家禽和兔出栏稳定在350万头、10万头、40万只、4000万只和1800万只,产值达到130亿元。
(四)蔬菜产业:稳定蔬菜种植面积,重点发展三江流域平坝设施蔬菜,大力发展高山蔬菜。到2020年,全市蔬菜基地总面积稳定在110万亩,其中高山蔬菜面积发展到20万亩,优质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00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310万吨,产值达到60亿元。
(五)中药材产业:以山区道地中药村为核心,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建设优质道地药材生产基地,提升产业化水平。到2020年,植物类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种植产值12亿元。
(六)水产保增工程:重点抓好市中区青平镇、白马镇、童家镇10万亩健康养殖基地建设,在“三县一区“(沐川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依托冷水资源优势建设冷水性、亚冷水性名优品种养殖基地;重点在马边彝族自治县打造西南最大的冷水鱼苗繁育基地以及在马边河流域、大渡河流域打造库区生态(人放天养)养殖扶贫产业带。到2020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2.4万公顷(含稻田综合种养),总产量15万吨,产值30亿元。
(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完成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成不少于8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实现6个以上的县级检测站获得实验室资格认定,开展正常运行。
(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升:建设一批休闲农业景区,打造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业村、林业生态旅游示范村、示范休闲农庄、示范农业主题公园、森林康养基地,完善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到2020年,打造3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业村,建成10个农业主题公园、10个省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
第五章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建立创新带动的联结机制,积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一、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健全完善补贴、金融、保险、设施用地等政策,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一)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支持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扩量,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鼓励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户发展成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加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培训,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交流。完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扶持政策,支持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参与当地主导产业,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到2020年,全市重点培育2000个家庭农场。
(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民合作社提质,开展实体化运作,创建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鼓励农民合作社联合,发展产加销服一体经济。规范合作社运营,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合作社服务质量,规范财务管理,实现财务公开透明。加大对合作社政策扶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不断完善财税、金融、用地、用电和人才培养等扶持政策,财政项目优先向评级较高的合作社倾斜。到2020年,全市培育发展3200个农民合作社。
(三)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发展“553”工程,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和监管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在建设高标准产业基地、培育品牌、开拓市场、开展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围绕茶叶、林竹、畜牧、特色果蔬、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现有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以商招商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强化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到2020年,全市建成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0个。
(四)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育以生产经营型为主、兼顾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注重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突出需求导向,以贴近生产、方便农民、鼓励创业为目标,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强化分类指导。按照国家规定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制度,对符合认定条件的,统一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探索构建配套扶持政策。探索“专家+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辐射带动户”的技术快速传递链,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率先在新型职业农民身上实现转化和应用。
二、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一)推动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强化交易平台信息化建设,完善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服务,开展信息咨询、价格评估、指导合同签订等服务。积极利用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合理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建立土地流转分级备案制度,制定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准入和监管办法,建立健全工商企业租赁承包地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查、风险保障金制度,严禁擅自改变农业用地用途。
(二)创新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利用国家产业政策,针对性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渠系配套建设,解决农业发展水、渠、路、电等瓶颈问题,补上基础设施的短板,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基础支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扩规模,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规模经营,通过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将小农户带入大生产,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推广合同订单、收益分成、股份合作、托养寄养等模式,引导农户与带动主体结成紧密的生产经营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三、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强化公益性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植保植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疫病防控、森林防火等能力建设。探索农业公益性服务供给机制和实现形式,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参与农技服务。
(二)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加快发展经营性服务,引导会农业技术、有生产要素、懂市场经营的农民领办经营性服务机构。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销合作社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代销代购、农机作业、储藏保鲜、粮食产后服务等社会化服务。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各类服务组织在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销售环节,以及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三)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扩大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和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支持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实施农业和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拓展供销合作社在土地托管、农村合作金融、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经营服务领域,开展保姆式、菜单式、超市式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将其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一)健全完善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坚持“为农、务农、姓农”宗旨,推动供销社与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实施“基层社示范建设工程”,支持经济实力较强的基层社扩大服务领域。探索建立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集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于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推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壮大。
(二)构建综合性规模化的现代为农服务体系。完善新型农资供应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庄稼医院和农资物联网建设。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大力发展土地托管服务,大力开展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综合性生产服务,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产品流通水平,加快流通设施网络改造升级,建设一批现代化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产地集配中心、冷链物流中心,提高产销对接能力,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供销社”行动计划,支持县域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乡村电子商务物流快递配送体系和农村经营服务网点建设。
专栏4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培育2000个稳定发展、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培育3200个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促进农民合作社开展实体化运作;培育220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快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培育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到2020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0000人(次)。
第六章 实施农业产业扶贫,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充分发挥农业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农民就业创业支持体系,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确保完成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目标。
一、大力实施精准扶贫
(一)提高贫困地区产业化水平。充分挖掘贫困地区资源、地理、生态等比较优势,引导贫困地区围绕茶叶、林竹、畜牧、蔬菜、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优化调整布局,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推动特色产业由传统优势区向适宜的贫困村延伸。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鼓励各地联合建设产业基地,提升规模效益,形成分工协作推进产业发展。以“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创建为基础,注重品牌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竞争力。完善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形成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衔接的贫困地区市场体系。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大力推广“企业+专合社+基地+贫困户”模式,促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股份合作、保底分红、二次返利等多元利益联结机制,示范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户一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二)深化科技扶贫行动。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初加工关键技术和管理培训,统筹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在贫困地区布局建设一批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设施,促进贫困地区茶叶、蔬菜、中药材、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有效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构建面向产业、服务经济、覆盖全面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有效满足贫困地区贫困户和各类经营主体技术和信息需求。继续抓好469个省定、市列贫困村派驻农技员工作,发挥好农业技术专家服务团和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的作用,在贫困地区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帮扶,培育科技示范户,为贫困户提供菜单式的农技服务,确保有条件的贫困农户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
(三)加大扶贫投入力度。统筹整合各级项目资金,强化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在项目资金的立项安排上对贫困地区进行倾斜支持。推动各类资源集中投放、打捆使用,优先将特色产业规划布局向贫困村倾斜,用好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支持贫困村以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集中项目资源在贫困村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加大贫困地区农业产业项目贷款财政贴息力度,优先借款给贫困户发展种养业。科学调配干部资源,集聚技术服务,抓住对口帮扶机遇,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抓好对口帮扶和产业合作。
二、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一)拓展农民就业空间。一是稳步扩大农民外出务工规模,防范农民工失业风险,促进失业农民工再就业。二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积极发展中小微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依托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扩展就业岗位,引导农民、农村低保家庭成员、残疾人等到公益岗位就业。三是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农民立足农村,就地就近就业。
(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进一步加大农民就业创业支持力度,将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制定完善财政支持、创业投资引导和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创业实训基地、创业孵化中心等扶持政策。积极开展扶贫小额信贷,为贫困户实施增收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加强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接,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积极引导农民工、大学生等返乡创业,大力发展归雁经济。
(三)完善农民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将农民工纳入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完善订单、定向、定岗等培训方式。强化农民就业创业服务,为农民就业创业提供咨询指导、项目推介、职业介绍等服务。规范农民工劳动用工管理,建立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完善农民工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障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三、增加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
(一)多途径提升农民财产性收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支持、鼓励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和林权获得租金收入;引导农民利用农村产权入股参与产业发展获得分红收入。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将集体资产股份量化到农户,探索将财政支农资金形成经营性资产股份量化到农户,让农民长期分享资产收益。
(二)落实好各项惠农富农政策。加大惠农富农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生态补偿、农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继续落实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民培训补贴等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和规模,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专栏5 农民脱贫增收重点工程
(一)农业产业扶贫:大力实施农业产业扶贫,重点支持“四县一区”(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沐川县、井研县、金口河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到2020年,预计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13万亩,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68万亩,年出栏肉牛、肉羊及特色小家禽463万头(只),农民合作社达1500个、家庭农场达910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65%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推广率达90%以上。形成2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15个旅游扶贫示范村、200个乡村民宿达标户。
(二)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建设:围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村电商、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文化创意“五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园:依托现有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各类园区以及闲置土地、厂房、校舍、批发市场、楼宇、商业街等,整合发展一批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
第七章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促进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开发利用向节约高效利用转变,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推进乐山绿色转型示范市建设。
一、加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
(一)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继续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开展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和交通沿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确保基本农田永久保护责任明确到人、任务落实到地块,依法严厉打击破坏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行为。
(二)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重点实施青衣江流域乐山灌区和都江堰井研灌区等大、中、小型灌区渠系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建设农田水利综合示范区;建设农村小渠道、小塘坝、蓄水池、提灌站、石河堰等“五小水利”工程;开展灌溉用水监测、计量设施建设,加强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为优化灌溉用水配置、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精准灌溉水平。
(三)抓好森林、湿地等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建立天然林、湿地资源的总量管理制度。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巩固上一轮退耕还林成果,稳步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强化湿地保护与恢复,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
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一)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力度,集成推广一批水肥一体化、氮肥深施、肥料定制等高效施肥技术。大力研发和推广缓释肥料、生物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继续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进一步推广秸秆还田、沼渣沼液还田、绿肥种植等技术,扶持有机肥产业发展,减少化肥施用量。
(二)实施农药减量控害行动。积极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生物防治和生物农药应用试点。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现代高效施药器械,提高防治科学化水平和农药有效利用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三)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进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生态化治理模式,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和新村集中供气工程,建立规模化养殖粪便第三方治理综合利用机制。实施控制秸秆焚烧工程,鼓励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因地制宜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应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推进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引进包装废弃物回收设备,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田残膜回收处理。
(四)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逐步扩大污染耕地治理与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开展受污染区域土地修复、轮作和休耕试点,切实做好井研、犍为耕地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扩大试点范围;探索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防治技术。
三、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一)加快农村河道、水环境整治。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结合水土保持工程,加大农村水域治理力度,保护和修复水塘、沟渠等乡村设施,疏浚堰塘河道。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完善饮水安全监测网络,采取新建和改造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提高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质量。因地制宜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推广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技术。
(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合理布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模式,鼓励农户使用清洁能源,切实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加强文明卫生知识宣传,引导村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环境卫生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俗。
专栏6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
(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建立40个大型规模养殖场种养循环示范场,配套建设沼液运输管道和分流灌溉设施;建设“生态养殖+沼气+有机肥+高效种植”模式种养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10个。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到2020年全市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
(二)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防治: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筛选集成试验示范,积极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耕地轮作休耕试点。
(三)农村沼气建设:鼓励利用畜禽粪便、秸秆等多种原料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沼气工程、新村集中供气工程和生物天然气工程,到2020年,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以及新村集中聚居区修建沼气工程15处。
第八章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要求,深入实施“五大行动”,补齐农业和农村发展短板,着力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俗特点、乡村情趣的幸福美丽新村。
一、扎实推进新村建设
(一)优化建设模式。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握村庄建设演进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分类制定村庄规划。坚持新建、改造、保护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科学布局新农村综合体和聚居点,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鼓励和支持旧村落改造和保护,科学把握建改保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行“小组微生”(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提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水平。
(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开展农村院落整治,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工程,与精准脱贫相结合,加快彝家新寨、乌蒙新村建设。全面实施旧村改造行动,优化完善农房内部功能,推进建庭院、建入户路、建沼气池和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三建四改”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农房居住安全。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路、水、电、气、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完善农村道路交通系统,实施县乡道改善工程,大力发展农村客运,推进机耕道便民畅通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善饮水安全监测网络建设,提高自来水普及率,改善供排水条件。进一步扩大农村电网供电覆盖面和改造面,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使用比重,到2020年,全市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达70%以上。加快智慧城乡建设,积极实施“雪亮工程”,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加强农村防洪工程体系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构建“1+6”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教育、文化、卫生等配套设施服务功能,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20年,建成标准化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500个。
二、协同推进产村相融
(一)坚持产村相融。坚持“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标准建设、成片推进”的建设理念,推进产业和新村互动融合。依托现代农业、畜牧、林业、水产等特色产业基地,连片发展现代农业和适度规模养殖,打造一批使新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推进一三产业接续发展,依托特色产业基地、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农民新村,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步转变,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二)发展“一村一品”。以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为载体,围绕乡村旅游和茶叶、林竹、畜牧、蔬菜、中药材、晚熟柑橘等主导产业,以及特色园艺、高效渔业和农产品初深加工等产业,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打造一批粮经复合、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产业基地。
(三)统筹整合发展项目。以县为主体,围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对投向相近、目标相似、来源不同的各项涉农资金进行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综合打造、成片推进。推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确保土地整理和“增减挂钩”中的新增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合理提高土地整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集体留存比例,为农村产业发展预留空间,统筹新村建设用地与产业发展布局。
三、加强和创新新村社会治理
(一)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依法开展村民自治实践,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到2020年试点面达10%以上,完善多元共治的农村社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
(二)加强新村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万村”活动。加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设平安乡村。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综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县(市、区)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广泛开展新乡贤评选等农民道德实践活动。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持续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社会新风尚。
(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建设试点,推进“视听乡村”工程建设。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专栏7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重点工程
到2020年,全面完成现有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各种形式的新村建设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631个,占全市行政村的80%以上。
第九章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增强发展动力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为核心,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动力和活力。
一、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多权同确”,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小型水利工程和农村房屋所有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颁发土地经营权、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农村养殖水面经营权证书。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扩规模,建立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加快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全面推进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林权抵押贷款,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
(二)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扩大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引导农民积极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鼓励多形式多渠道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三)进一步完善林权和水利工程产权改革。以集体林权制度、国有林场林区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林权体制机制。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基础设施村民自选、自建、自管、自用机制,探索农田水利设施建管一体化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落实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
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一)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能,对性质相同、目标和用途相近的各项农业建设投入和补贴进行适当归并,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
(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优势互补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积极推进涉农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大力推进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向贫困地区延伸服务网络。探索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推进以农业担保公司为龙头的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设施农业保险,探索开展收入保险、农机保险等。
(三)完善和落实农业用地政策。新型经营主体用于经营性畜禽养殖、工厂化作物栽培、水产养殖以及规模化粮食生产的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的用地,可按设施农用地管理。预留一定比例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专门用于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将集中连片整理后新增加的部分耕地,按规定用于完善规模经营配套设施。
三、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一)完善统筹城乡的规划体制。探索县(市、区)域“多规合一”试点,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构建县(市、区)域空间保护和利用的有序格局。构建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制度和衔接协调机制。
(二)创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开展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试点,扩大开放领域,创新供给模式。完善县(市、区)域城乡义务教育、卫生计生、社会保障等资源均衡配置的机制。完善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机制,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的有效方式。
(三)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推行居住证制度,制定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适应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养老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实现公共服务同城居民同等待遇。
第十章 加强组织协调,强化保障措施
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政府主体责任,强化政策保障,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认识“三农”工作在奔小康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强化政府“三农”工作职责,始终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业农村工作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业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加强规划衔接和协调,将规划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分解到年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持久推进的工作机制。农口部门要结合部门工作职能,制定专项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协同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全面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二、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政府支农投入,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稳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多元投入、良性互动”模式,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深化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以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为指导,以优势产业、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为平台,推进各项涉农资金统筹安排,重点投放。组建乐山农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引导集聚信贷、社会资金、工商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农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等领域的发展。加快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发展村镇银行,重点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保障农户及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积极开辟筹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业农村经济领域,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
按照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标准和要求,实施人才定向培养、人才在职培训、人才招引、人才援助、人才稳定等工程,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为规划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各县(市、区)要选好建强涉农干部和乡村干部,提高农业农村工作统筹推进实效。创新人才培育与引进机制,完善高层次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来乐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引导各层次人才投身“三农”。建立和完善农业专家服务团,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服务。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继续鼓励农民工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推动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和农业农村补助项目等向农民创业倾斜。
四、强化法治保障
扎实推进法律进乡村、进社区,促进乡村依法治理。加强涉农法规修订完善工作,规范行政管理体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监管。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搞好法律服务,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农村依法治理,形成自觉守法、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健全执法队伍,优化执法方式,促进依法护农、依法兴农。依法打击涉农违法犯罪和邪教势力,消除封建迷信在农村的影响,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名词解释
1.“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即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两减”即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三基本”指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
2.“四好村”: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3.“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
4.“五小水利”工程:是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工程总称。
5.“互联网+”:即“互联网+传统行业”,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产业发展生态。
6.智慧农业: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
7.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
8.“一区六带”:“一区”:即把乐山建设成为现代农旅融合发展特色区。“六带”:即以“峨眉山茶”为重点,打造100万亩高标准茶产业带;以生态涵养区为重点,打造100万亩现代林竹产业带;以峨眉山高山蔬菜为重点,打造100万亩优质蔬菜产业带;以山区道地中药材为重点,打造35万亩中药材产业带;以“三县一区”现代种养循环扶贫产业为重点,打造标准化规模养殖产业带;以峨眉河流域为重点,打造特色农业休闲体验产业带。
9.“三带二园”:“三带”:夹江-峨眉山高效生态茶叶产业带、五通-犍为-沐川标准化茶叶产业带、马边-沐川规模化有机生态茶产业带;“二园”:“峨眉山茶”全国现代茶产业园、犍为全国茉莉花茶产业核心区。
10.“两优化三提高”:“两优化”:即品种结构优化和产业布局优化;“三提高”:即种子种苗质量和良种普及率提高,种植规范化程度提高,药材产地初加工比例提高。
11.农产品品牌建设“五大工程”:即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实施品牌孵化工程、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实施品牌创新工程、实施品牌整合工程和实施品牌信息工程。
12.“553”工程:即到2020年,全市培育销售收入10亿元农业龙头企业5个、5亿元以上企业5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
13.“1+6”村级
>>如有农村产权问题,请咨询乐山 市农村产 权交易、沙湾 区农村产 权交易、沐川县农村产 权交易、峨边彝族自治县农村产 权交易、马边彝族自治县农村产 权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