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及其变种的接近成熟的果实为常用中药。其性热味苦寒,有散热止痛、降逆止呕之功。那么你知道吴茱萸能治失眠、口腔溃疡、咳嗽、高血压、烧烫伤吗?特效方法有哪些呢?
一、吴茱萸治疗失眠
1、吴茱萸药枕治失眠
把吴茱萸用布包起来,放在枕头边或枕着睡(薄薄的一层放到枕头上)。闻着味道就睡着了,治失眠效果特好。
来历:用药碾子加工吴茱萸(碾碎)时,发现加工者闻到吴茱萸的味道时极易打瞌睡,方知吴茱萸有催眠的作用。
2、吴茱萸煮水泡脚治失眠
吴茱萸40g,米醋(白醋)适量。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用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晚睡前一次。
二、吴茱萸治疗口腔溃疡
帖涌泉穴治疗口腔溃疡(此方也适用于治疗咳嗽)
口腔溃疡又称“口疮”,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表浅性溃疡,认为,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患者多数由于正气虚弱、阴阳失衡,导致虚火上炎所致。有一个小妙招——取贴在脚底的涌泉穴,可预防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不妨一试。
取吴茱萸,研碎,用食醋调成糊状,晚上睡觉前用一大约3厘米见方的胶布敷贴于涌泉穴上,第二天起床时去掉,连续1周即可。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足少阴井穴,中医认为有从阴引阳、引火归元的作用。吴茱萸虽性大热,但能引热下行,入肝肾经。取吴茱萸敷贴涌泉穴,能更好地使药物渗透到经络,到达阴阳失调的病所,调动身体的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的作用。
三、吴茱萸治疗高血压
1、脐压散外治法
用药:取吴茱萸(用猪胆汁制)450g,龙胆草10g,白矾100g,朱砂50g,硫黄50g和环戊甲噻嗪175mg。制法:将上述药物混合,研成细末,备用。使用方法:先将脐窝尽量外翻,用温水洗净,擦干,再取上述药粉约200mg放入脐窝内,用棉球盖住,胶布固定(洗澡时不可弄湿),每星期换药1次。1星期为1个疗程,一般3个疗程显效。本法对Ⅰ、Ⅱ期高血压病疗效较佳。
2、吴茱萸外治法
用药:取吴茱萸200mg。制法:将吴茱萸研成细末,再用白醋调成糊状,备用。使用方法:晚上睡觉前洗净双足,取吴茱萸醋糊适量,敷于两足中心处,敷药面积以1分硬币头大为宜,再用足够大的胶布固定,第2天早晨起床后除去。每天用药1次,连用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开始起效,3个疗程显效。本法一般可降低血压10mmHg左右,对各期高血压病均有效。
3、药枕外治法
用药:取杭菊1200g,川芎500g,白芷250g,丹皮250g。制法:将上药晒干,装入棉布料做的枕袋内,缝好袋口。随证加减:肥胖伴潮热盗汗、舌红、少津和脉细数者,丹皮加大剂量至350g;眩晕、头痛遇风寒加重或发作者,加细辛250g;对不能适应白芷气味者,可酌情减量。使用方法:睡时枕用,每个药枕可用6~12个月。一般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起效,3个疗程显效。
4、牡梧外治法
牡梧即牡丹和梧桐。用药:取牡丹花和梧桐叶等量(各约200mg)。制法:将上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备用。使用方法:将上药敷于双上肢曲池穴(取穴法:上肢屈肘,肘横纹外端凹陷处)、双下肢足三里穴(取穴法:膝髌骨下缘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和双血海穴(取穴法:膝髌骨内上方2寸处),敷药面积以相当于1分硬币大小为宜,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四、吴茱萸治疗烧烫伤
吴茱萸药包热敷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可温脾暖暖肾,具有温中、散寒、下气、开郁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寒滞肝脉诸痛、胃寒呕吐、虚寒泄泻等证。
《神农本草经疏》曰:“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
吴茱萸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等,能穿透皮肤腠理,通过皮肤吸收后,可以明显刺激穴位和经络,直达病所。
方法:取吴茱萸250g装入布袋中,然后放人微波炉专用碗,中高火加热3分钟,至吴茱萸颜色转为咖啡色,外壳稍张开,并散发出芳香气味,药物适当冷却至合适温度即可热敷,起初药袋隔衣外敷,待患者自觉不烫且能耐受时紧贴皮肤热敷,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
注意:外敷时注意温度控制避免烫伤,并注意观察皮肤有无不适。吴茱萸药包用的越久,药力挥发越多,效果就越差,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