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聚焦三农

肇东市土壤环境保护方案: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

2018年04月26日 11:22来源:肇东市政府点击量:0

为切实加强土壤环境保护,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肇东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肇东市土壤环境保护方案的通知。其中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三个类别,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以耕地为重点,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肇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肇东市土壤环境保护方案的通知

肇政办发〔2017〕90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各区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肇东市土壤环境保护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肇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2月22日

肇东市土壤环境保护方案

根据国务院“土十条”和省《土壤环境保护实施方案》总体要求,肇东市作为产量大县,为切实加强土壤环境保护,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土壤环境保护目标需求和粮食生产土壤环境安全,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土壤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

2.《黑龙江省土壤环境保护实施方案》(黑政发〔2016〕46号);

3.《土壤环境保护法(草案)》2017年6月;

4.《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部令第46号)。

二、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系列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眼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环境保护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持久动力。

三、工作目标

2018年年底前,完成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园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土壤环境质量详细调查。

2019年年底前,完成全市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土壤环境质量详细调查。

2020年年底前,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203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四、主要指标

1.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2.202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不低于80%,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不低于90%。

3.203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不低于88%,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不低于95%。

五、主要措施

(一)开展土壤污染监测和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1.初步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2017年底前,根据全省土壤监测方案和年度监测计划,完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设置,建成我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网络。在肇东市石油开发集中的安民乡、明久乡、昌五镇、德昌乡等重点防控区补充设置监测点位,增加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2020年底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全覆盖。同时,根据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培训。(环保局牵头,发改局、工信局、国土局、农业局等参与)

2.加强土壤环境布点调查。在现有开展的土壤污染重点企业周边调查基础上,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2018年上半年,制定我市详查实施方案,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2018年底前,查明重点企业园区,水源地周边土壤污染的状况、分布。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农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开展1次。(环保局牵头,财政局、农业局、国土局、卫计局等参与)

3.建立信息化管理能力。利用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住建、农业、工信等部门相关数据,建设信息平台,建立市级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力争2020年底前建成并实现与省级联网共享。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拓宽数据获取渠道,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加快数据共享,编制资源共享目录,明确共享权限和方式,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在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作用。(环保局牵头,发改局、教体局、工信局、国土局、住建局、规划局、农业局、卫计局、林业局等参与)

(二)严格土壤环境执法监管,健全法制管理

1.完善法规体系。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即将出台的土壤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研究制定土壤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管理办法,重点增加土壤环境保护有关内容,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法制办牵头,环保局、工信局、国土局、住建局、农业局、林业局等参与)

2.确立重点监管因子。重点监测土壤中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重点监管石油开发、化工、机械加工等行业。公布我市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环保局牵头,工信局、国土局、住建局、农业局等参与)

3.增强执法力度。充分利用环境监管网格,加强土壤环境日常监管执法。严厉打击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违法违规存放危险化学品、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开展重点行业专项环境执法,对严重污染土壤环境、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进行挂牌督办。改善基层环境执法条件,配备必要的土壤污染快速检测等执法装备。对全市环境执法人员每3年开展1轮土壤环境保护专业技术培训。2018年年底前,完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增强突发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能力。(环保局牵头,工信局、公安局、国土局、住建局、农业局、安监局、林业局等参与)

(三)试点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

1.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三个类别,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以耕地为重点,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国家即将发布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以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为依据,开展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以我市水稻、优质杂粮一体化产业带和优质果蔬产业带等功能区为试点,有序推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逐步建立分类清单,试点区域2019年底前完成,其它区域2020年底前完成。根据土地利用变更和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定期对各类别耕地面积、分布等信息进行更新。逐步开展林地等其他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环保局、农业局牵头,国土局、林业局等参与)

2.严守生态红线,加大保护力度。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除法律规定的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让外,其他任何建设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以“两个优先”为原则,即优先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优先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在2019年底前完成划定。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向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的地区倾斜。推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少耕免耕、农膜减量与回收利用等措施。农村土地流转的受让方要履行土壤的责任,避免因过度施肥、滥用农药等掠夺式农业生产方式造成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对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减少或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地块,市政府将会进行预警提醒并依法采取环评限批等限制性措施。(国土局、农业局牵头,发改局、环保局、水务局等参与)

3.防控企业污染风险。以耕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其他需要保护的区域为主,确定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明确其范围和面积,建立优先区域地块名册和优先区域土壤管理数据库。加大优先区域保护力度。采取各种措施确保优先区域土壤环境得到优先保护。开展优先区域土壤环境加密调查,建立优先区域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制度,要对优先区域及其周边污染源进行排查,严格源头污染控制,强化风险管控;每2年对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进行动态更新;禁止在优先区域内新建冶炼、化工医药、焦化、电镀等行业企业,现有相关行业企业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提标升级改造步伐。(环保局、发改局牵头,工信局参与)

4.推进土地安全利用。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和农产品超标情况,结合本辖区主要作物品种和种植习惯,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农艺调控、种植业结构调整、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措施,确保耕地安全利用,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农业部门要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以及对农民、农民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到2020年,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的面积达到省控指标要求。(农业局牵头,国土局等参与)

5.落实严格全面管控。对严格管控类耕地要严格管制用途,依法将其划定为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禁止种植粮食等农作物和牧草,有序开展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制定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对威胁地下水和饮用水水源安全的、重金属重点防控、重点污染行业要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并落实有关措施。到2020年,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完成省上下达任务。(农业局牵头,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水务局、林业局参与)

6.加强林地草地园地土壤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林地、草地、园地的农药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完善生物农药、引诱剂管理制度,加大使用推广力度。将重度污染的草地纳入禁牧休牧实施范围。加强对林地重度污染区域产出食用农(林)产品的质量检测,发现超标的,要采取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农业局负责,林业局配合)

(四)防范人居环境风险,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1.建立调查评估制度。自2018年起,按照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规定,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石油加工、化工、医药、生化等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上述企业用地,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已经收回的,由所在地政府负责开展调查评估。自2019年起,重度污染农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的,由所在地政府负责组织开展调查评估。调查评估结果在所在地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备案。经评估认定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污染地块,要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治理达标前不得用于住宅开发、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环保局牵头,国土局、住建局、卫计局参与)

2.以土地用途确定管理措施。自2018年起,要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情况,根据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结果,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符合相应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地块,可进入用地程序。暂不开发利用或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由所在地县级政府组织划定管控区域,设立标识,发布公告,开展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环境监测;发现污染扩散的,有关责任主体要及时采取污染物隔离、阻断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国土局牵头,环保局、住建局、水务局等参与)

3.落实建设用地监管责任。各级国土部门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土地征收、收回、收购以及转让、改变用途等环节的监管。城乡规划部门要结合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城乡规划论证和审批管理。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和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活动的监管。建立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实行联动监管。(国土局、住建局、环保局负责)

4.严格用地准入。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土地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部门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污染地块的环境风险,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国土局、住建局牵头,环保局参与)

(五)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

1.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保护。制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定期监测,在肇东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陆域一级保护区内,布点开展土壤理化指标、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监测。调查水源地周边的自然及污染源情况,开展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每隔5年开展一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质量详细调查。(环保局牵头,水务局、住建局、农业局等参与)

2.加强未利用地环境管理。按照科学有序原则开发利用未利用地,防止造成土壤污染。拟开发为农用地的,所在地政府组织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估;不符合相应标准的,不得种植食用农产品。要加强纳入耕地后备资源的未利用地保护,定期开展巡查,依法严查非法排污、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对矿山等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影响区域内未利用地的环境监管,发现土壤污染问题的,要及时督促有关企业采取防治措施。(环保局、国土局牵头,发改局、公安局、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等参与)

3.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并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需要建设的土壤环境保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境保护部门负责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环保局负责)

4.加强空间布局管控。鼓励工业企业“退城入园”,集聚发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减少土壤污染。严格执行相关行业企业布局选址要求,禁止在居民区、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周边新建冶炼、化工、医药等行业企业;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土壤环境保护需要,科学布局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等设施和场所,合理确定畜禽养殖布局和规模。(发改局牵头,工信局、商务局、国土局、环保局、住建局、农业局、水务局、林业局等参与)

(六)加强污染源监管,预防土壤污染

1.严格环境准入。严格执行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有关政策,对规划环评和有色金属、皮革制品、石油煤炭、化工医药、铅蓄电池、印刷、危险废物、加油站等可能对土壤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要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评的重要内容,并监测特征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质量本底值,防止新建项目对土壤造成新的污染。(环保局、发改局、国土局、工信局负责)

2.强化污染企业环境监管。根据全市企业分布和污染排放情况,确定以排放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企业为重点的监管企业名单,实行动态管理;开展自行监测,确保达标排放,并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 定期对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开展土壤环境监测,结果作为环境执法和风险预警的重要依据。禁止工矿企业在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置过程中将污染物向土壤环境转移。企业拆除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设施,要事先制定残留污染物清理和安全处置方案,并报所在地环境保护、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备案;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安全处理处置,防范拆除活动污染土壤。(环保局、工信局负责)

3.加强工业废物处理处置规范化。全面整治粉煤灰、脱硫、脱硝、除尘产生固体废物的堆存场所,完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设施,制定整治方案并有序实施。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对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等再生利用活动进行清理整顿,引导有关企业采用先进适用加工工艺、集聚发展,集中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安监局、环保局、商务局牵头,发改局、工信局、国土局参与)

4.控制农药化肥污染。科学施用化肥,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禁止使用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肥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管理规定,建立农药包装容器等废弃物回收制度。禁止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含重金属、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污水以及未经检验和安全处理的污水处理厂污泥、清淤底泥等。严禁将城镇生活垃圾、污泥、工业废物直接用作肥料。到2020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农业局牵头,发改局、环保局、安监局、市联社等参与)

5.加强农地膜回收利用。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和销售不合格农膜的行为。建立健全废弃农膜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鼓励废弃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农业局牵头,发改局、工信局、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市联社等参与)

6.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排放。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过量使用,促进源头减量。加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在生猪养殖大县开展种养业有机结合、循环发展试点。鼓励支持畜禽粪便处理利用设施建设,到2020年,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75%以上。(农业局牵头,发改局、环保局、畜牧局参与)

7.加强灌溉水水质管理。开展灌溉水水质监测,灌溉用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对因长期使用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水务局牵头,农业局参与)

8.减少生活垃圾污染。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和居民协调机制,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机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实行生活垃圾通过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村屯保洁制度,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整治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深入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扩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范围,2020年前,实现全市所有乡镇全覆盖。开展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建材产品等资源化利用示范。强化废氧化汞电池、镍镉电池、铅酸蓄电池和含汞荧光灯管、温度计等含重金属废物的安全处置。减少过度包装,鼓励使用环境标志产品。(住建局牵头,发改局、工信局、财政局、环保局参与)

(七)以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目标,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

1.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责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要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责任主体发生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或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环保局、国土局、住建局负责)

2.制定治理与修复规划。2018年,以肇兰新河北岸的生活垃圾堆放场地及周边,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按照先规划后实施、边调查边治理的原则,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确定治理与修复目标、优先区域、主要任务和进度安排,建立项目库。报省环境保护厅备案争取资金,2018年底前完成。(环保局牵头,国土局、住建局、农业局、财政局等参与)

3.有序开展治理与修复。根据土壤污染程度、土壤污染类型、环境风险及其影响范围,确定治理与修复的重点区域,选择被污染地块集中分布的典型区域,按照“风险可接受、技术可操作、经济可承受”的原则,探索适合本地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2020年底前,按照省里的统一安排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国土局、农业局牵头,环保局、住建局、财政局参与)

(八)提升土壤环境保护科技水平,推动土壤修复技术发展

1.推进土壤环境保护研究。加强对土壤环境保护研究的资金扶持,制定优惠政策,探索开展不同污染类型土壤修复技术、生态恢复与综合开发、污染物迁移分布规律、土壤污染与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等方面基础研究。(工信局(科技)牵头,发改局、教体局、工信局、国土局、环保局、住建局、农业局、卫计局、林业局等参与)

2.加强土壤环境保护人才培养。加快推进人才发展战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与突出土壤环境问题、污染治理先进技术研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土壤环境保护领域专家和技术人员,强化土壤环境保护管理和技术培训。(人社局牵头,工信局(科技)、教体局、环保局等参与)

3.推动土壤治理与修复产业发展。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机构参与土壤环境监测评估等活动。规范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从业单位和人员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发改局牵头,工信局(科技)、工信局、国土局、环保局、住建局、农业局、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质监)等参与)

(九)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合力构建土壤环境管理体系

1.完善管理体制。按照“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原则,建立完善我市土壤环境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土壤环境保护属地责任,强化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发动群众监督。(环保局牵头,发改局、工信局、财政局、国土局、住建局、农业局等参与)

2.加大资金投入。市级财政加大对土壤环境保护项目的支持力度。统筹相关财政资金,优先用于土壤环境保护重点地区、重点项目、涉重金属企业技术改造以及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的地区。要重点支持饮用水源保护、畜禽养殖环境保护、土壤生态修复等项目和工作。对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及运行费用分级予以必要保障。(财政局牵头,发改局、环保局、水务局、农业局等参与)

3.提高土壤监测能力。加强土壤监测能力建设,充实监测人员力量、加快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构建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体系、购置土壤采样与分析仪器设备、土壤环境执法检测设备等。(财政局、人社局牵头,发改局、国土局、环保局、水务局、农业局等参与)

4.带动社会资本投入。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环境保护。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污染土壤治理。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动受污染耕地和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促进多元融资,发挥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引导作用,为重大土壤环境保护项目提供支持。(发改局、环保局牵头,财政局、社会金融机构等参与)

5.加强社会监督,引导公众参与。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调查结果,适时发布全市土壤环境状况。重点行业企业要依据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其产生的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排放总量,以及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实行有奖举报,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信函、电子邮件、政府网站、微信平台等途径,曝光超标排放废水、废气,乱倒废渣、污泥等污染土壤的环境违法行为。发挥“环保世纪行”、“环保时空”等公益活动和媒体专栏作用,为公众、社会组织提供土壤环境保护法规培训和咨询,邀请公众、社会组织等全程参与重要环保执法行动和重大土壤污染事件调查。(环保局牵头,国土局、住建局、农业局等参与)

6.开展全民宣传教育。制定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壤日、世界粮食日、全国土地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环保培训,对政府部门、企业和相关单位、学校、社区、农民等,进行土壤环境保护宣传和培训,普及土壤环境保护知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为公众树立保护土壤人人有责的意识,营造土壤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环保局牵头,宣传部及教体局、国土局、住建局、农业局、文广新局、市委网信办、商务局(粮食)、科协等参与)

(十)建立目标考核机制,落实各方责任

1.强化各级政府土壤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市政府是本工作方案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土壤环境保护行动计划,逐年确定分区域、分行业的重点任务和年度目标,明确责任主体。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监管,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环保局牵头,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住建局、农业局等参与)

2.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本行业环境保护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同时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牵头部门做好相关任务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定期向市政府报告。参与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牵头部门,协同做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环保局牵头,发改局、工信局、财政局、国土局、住建局、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等参与)

3.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各排污企业要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开展自行监测,确保重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落实治污减排、环境风险防范等责任,造成土壤污染的,必须承担损害监测与评估、治理与修复、赔偿等法律责任。逐步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行业自律机制。(环保局牵头,工信局等参与)

4.严格目标任务考核。将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分年度对各部门、各单位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2020年,对本工作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以及土壤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市委组织部、发改局、审计局、财政局牵头,环保局等参与)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地方履行属地责任、部门强化行业管理”的要求,狠抓落实,切实加强土壤环境保护,确保土壤环境保护目标如期实现。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