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岳西县2018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
为深入推进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推广“四带一自”模式,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做大做强特色种养业,促进产业精准脱贫和贫困户增收,根据《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林业厅关于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 扎实做好2018-2020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的意见》(皖农办〔2018〕33号)要求,现将《岳西县2018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8年3月28日
岳西县2018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
实 施 方 案
根据《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安徽省林业厅关于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扎实做好2018-2020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岳西县“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切实做好我县特色种养业精准脱贫工作,实现“村村有基地、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增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贫困户稳定受益、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为核心,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加大资金投入、做强特色产业,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为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全县65个贫困村每村至少发展1项特色种养业,至少建立2个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每个贫困户都要发展2项以上“长短结合”的特色种养业;每个贫困村和7800户贫困户产业发展都要达到省里标准(标准见省农委、省林业厅皖农办〔2017〕51号文件),特色种养业到村、到户覆盖率达到100%。全县发展“一村一品”的贫困村数量不低于贫困村总数的20%,鼓励支持更多有条件的贫困村开展“一村一品”建设;每个有条件发展“一村一品”的贫困村主导产业产值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三、实施内容
(一)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
1、加强园区建设。一是加强示范区建设。重点加强菖蒲现代农业(茶叶)示范区、温泉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通过建立“茶产业+基地+贫困户”和“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贫困村脱贫增收。二是巩固建立贫困村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要科学选址,在贫困村内选择交通便利、群众基础良好的区域建设扶贫基地,方便贫困群众就近创业、就业、观摩。要围绕贫困村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休闲农业等产业发展,加大投入,兴建相应的生产经营设施设备。要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完善运营管理机制,确保扶贫基地长期发挥作用。要通过将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到村到户或租赁经营等方式,带动贫困村集体和贫困户获得分红或租金收益。要优先租用贫困村、贫困户的资源资产,优先吸收贫困村、贫困户入股,优先安排贫困户创业就业。种养业扶贫基地推行行政与技术双负责、经济与扶贫双目标、直接带动与辐射带动双考量的“三双”管理机制。今年每个贫困村要建成2个管理规范的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
2、加强主体带动。一是培育带动主体。加大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家庭农场)培育、引进力度,鼓励贫困村两委成员、农村“能人”、技术干部、返乡下乡人员等牵头领办合作社,同时加强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增强带动贫困户能力。支持贫困村农户发展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实行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二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对接。鼓励和动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以及贫困村的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合作,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合作社,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或引进1个农民合作社,全县省级以上的示范合作社至少吸纳5户以上的贫困户入社或带地带资入股,每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至少带动1个贫困村。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介利益联结模式,组合运用订单、股份、服务、劳务、租赁等联结方式及相应的分配方式,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加强合同监督管理,主动协调纠纷,积极防范风险,确保合作各方互惠共赢,并组织开展带动成效评价,把评价结果与今后对带动主体的支持挂钩。2018年,每个贫困村要实现主体带动全覆盖。
3、支持贫困户自种自养。一是扩大特色种养业扶贫覆盖面。通过政策完善、宣传引导,建立机制等措施,使更多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自种自养,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蚕桑、蔬菜、养殖等特色种养业,并根据产业发展标准,指导贫困户适度扩大规模。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统筹整合资金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到户项目,对自主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户进行奖补。三是加强指导与服务促进。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活动,每名农技人员联系服务5户科技示范户和2个贫困户,并引导科技示范户对贫困户开展技术帮扶。按照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干部走访等方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同时组建农业技术指导专家组,围绕岳西特色主导产业以及农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在各乡镇村开展科技帮扶培训,确保每个自种自养贫困户轮训1遍。积极搜集并向贫困户发布扶持政策、产品需求、市场预测、灾害预报、技术要点等信息,帮助贫困户规避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加强贫困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吸引贫困户加入服务组织,组建植保、农机、代耕代种等服务队,解决贫困户生产后顾之忧。今年每个乡镇要成立1个以上农业服务队,提倡有条件的乡镇组建多类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二)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
1、因地制宜选准优势主导产业。根据省农委、省林业厅贫困村专业村、“一村一品”发展标准,指导贫困村结合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围绕市场需求、资源禀赋、群众意愿、生态环保,确定1项特色种养业或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确保全县发展“一村一品”的贫困村数量不低于贫困村总数的20%。
2、着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是引导贫困村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带领,实行农产品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开展商标注册,发展优质、安全、生态、特色的农产品。二是支持贫困村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三是组织“一村一品”专业村参加合肥农交会、上海农交会等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以及各类新媒体,宣传推介“一村一品”产品,提高贫困村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县至少有2个贫困村的“一村一品”主导产品通过绿色食品或有机农产品认证并拥有注册商标。
3、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支持贫困村围绕主导产业,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运输、商品化处理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收潜力。二是探索“一村一品一店”模式,扎实推进电商扶贫。依托“互联网+”, 完善并发挥村级电商服务站的功能,开辟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推动电商企业与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建立直采直供关系,实行线上线下运作,实现户超有效对接,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二是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指导帮助贫困村挖掘农业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健康养生等功能,以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景点为依托,让更多的贫困村贫困户参与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农家乐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
四、时间安排
(一)3月份。及时下拨产业扶贫启动资金,全面启动2018年产业扶贫工作。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需求,及时印发技术资料,并向贫困户送去春耕备耕种子化肥等农资。确定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规模,制定培训计划,大力开展“雨露计划”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包村联户服务工作开展,积极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传授农业实用技术,增强“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学先进、长本领、早脱贫。
(二)4-6月份。按照2018年度计划,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提供各种指导服务,开展调度督查。建立农技人员对口联系服务制度,跟踪贫困户的种植、养殖情况,帮助解决贫困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主体带动督查,完善利益联结,规范带动合同协议,提高带动效果。
(三)7-9月份。开展达标村达标户认定工作,其中7月份完成50%、8月份完成30%、9月份完成20%。提供各种指导服务、开展调度督查。同时帮助贫困群众联系销路,做好农产品销售,做到全程服务,真正发挥效益。
(四)10-12月份。开展特色种养业精准脱贫的总结、验收、档案整理工作,巩固扶贫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统筹协调。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调度,积极协调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中的重大事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二)加大政策支持。要加大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积极争取增加特色种养业投入强度,各乡镇、县直各单位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村优先倾斜安排,支持贫困村特色种养业基地和“一村一品”建设。同时支持有贫困户的非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抓好非贫困村贫困户特色种养业扶贫政策的落实,支持非贫困户参与脱贫产业发展、享受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三)建立调度机制。依托全国建档立卡扶贫信息系统,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产业脱贫信息报送制度,实行每周一报送,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调度,快速准确地掌握产业扶贫实施情况和工作成效。
(四)强化绩效考核。县、乡两级分别将产业扶贫纳入对乡、村扶贫工作考评内容;把结对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干部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情况纳入精准扶贫的工作内容,推动产业扶贫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五)加强宣传推广。每个乡镇要培育2-3产业扶贫先进典型,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县产业组将核实编印产业扶贫先进典型材料,交流先进做法,切实发挥典型引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