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实施方案》日前印发。根据方案,我市将编制哈市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建立全市湿地监测网络;将哈东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等8处湿地公园整合管理,打造全国城区湿地保护利用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全市湿地面积不少于20万公顷。
建立完善三级管护联动机制
我市将根据生态区位、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将全市湿地划分为国家重要湿地、省重要湿地、市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执行国家、省重要湿地认定标准和保护管理办法。对国家和省级重要湿地,通过设立国家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方式加强保护。根据省政府发布的湿地名录,逐步建立完善区县(市)、乡、村三级管护联动机制。
禁止开(围)垦、填埋、排干湿地
我市将加强取水、污染物排放、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挖砂、取土、开矿、引进外来物种和涉外科学考察等活动管理。禁止擅自征收、占用国家和地方重要湿地,在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一般湿地,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已侵占的要限期予以恢复,禁止开(围)垦、填埋、排干湿地,禁止采挖泥炭,禁止永久性截断湿地水源,禁止向湿地超标排放污染物,禁止对湿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鱼类洄游通道造成破坏,禁止破坏湿地及生态功能的其他活动。
破坏湿地的要限期恢复原状
湿地保护管理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依法对湿地利用进行监督,对湿地破坏严重地区或有关部门进行约谈。各地区要严厉查处围垦占用湿地行为,对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破坏的,由湿地具体管理相关部门责令限期通过退耕还湿、退沙还湿等手段恢复原状,情节严重或逾期未恢复原状的依法给予相应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严肃处理。
未经批准转变用途的湿地须重建
对未经批准将湿地转为其他用途的,按照“谁破坏、谁修复”原则实施恢复和重建。能够确认责任主体的,由其自行开展湿地修复或委托具备修复能力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修复;对因历史原因或公共利益造成生态破坏的、因重大自然灾害受损的湿地,经科学论证确需恢复的,由市、区县(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组织修复,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推荐阅读:关于印发《银川 市兴庆 区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