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10月13日文章,原题:曾经是实力象征的农业,如今正拖累中国经济
约4000年来,陕西杨凌地区的农业一直是中国文明的试金石。据说,神话中的英雄后稷曾在此教中国人种粮食。
如今,杨凌的农田正陷入混乱。受挫于收入的微不足道,最能干的农民已经进城,使这片位于中国腹地的农业区日益空洞化。
中国政府已宣布解决农村问题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并在去年公布以农业政策为核心的经济改革蓝图。但他们面临的挑战就如同一个“死结”。
首先,中国的农田地块因太小而无法产出较高利润。其次,由于中国农民并无土地所有权,很难将这些农田整合为更大且种植效率更高的地块。
中国目前正在杨凌和其他地区尝试解开这个“死结”。相关政策被称为土地“流转”,给予农民土地使用权使其可以将土地“流转”给他人并收取租金。其目的是刺激土地市场,并允许农田“转手”以整合为大型工业化农企。
但该政策也存在几个明显问题。由于农民并不拥有土地,他们无法将其出售并获得一大笔另谋生路的启动资金。他们也不能通过抵押土地换取重新对农田或其他业务投资的贷款。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确定土地流转租金。杨凌成立土地银行,规定1英亩土地的年租金至少为750美元。但这样的租金水平会扭曲市场。例如,由于种粮收益低于租地成本,这将阻碍粮食生产。当地租户李海文(音)说:“种粮越多就越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