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农业快讯

楚雄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

2017年11月02日 14:31来源:楚雄州人民政府点击量:0

楚雄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着力破解当前我州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综合效益不高、小生产与大市场不相适应、农民持续增收乏力、资源环境压力大、农业短腿与农村短板并存等问题,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活力,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楚雄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摄图网

一、总体思路

2017年全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按照“稳粮、强畜、促特、兴果、融合”的基本思路,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力争全州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为此,要以“一个稳定、八个推进”为主要抓手,以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主要任务

(一)稳定粮食生产

1.按照“主保安全、主推品种、主创品牌”的要求,巩固提升粮食产能。一是严格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州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0万亩以上,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总产量在125万吨以上。二是主推以“楚粳”为主的优质粮食品种,调优水稻、玉米、杂粮等的品种、品质结构。三是主创优质粮食品牌,走优质优价之路,提高粮食的比较效益。四是落实好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确保“米袋子”安全。

2.开展粮食功能示范区创建。以高产创建为依托,每县市创建3个—5个粮食功能示范区,以禄丰县、楚雄市、牟定县、姚安县、大姚县为主的中海拔区重点发展优质粳稻,以元谋县、双柏县、永仁县为主的低海拔区重点发展鲜食玉米;以禄丰县、楚雄市、大姚县为主创建省级粮食主产县,以南华县、大姚县、武定县、永仁县为主创建省级马铃薯产业重点县。

(二)推进结构优化

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扎实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品质结构调整优化,努力将我州农业传统的粮经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实现“好资源”向“好产品”转变,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1.优化产业布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规划为依托,进一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山区以核桃、畜牧、中药材产业为主,低热河谷地区以冬春蔬菜和热带优质水果为主,中海拔地区以烤烟、食用菌栽培及特色经作种植为主,创建一批主导优势产业突出、精深加工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产业龙头企业聚集的现代农业产业重点县和示范区。以元谋县、禄丰县、姚安县为主创建省级蔬菜产业重点县;以元谋县、永仁县、双柏县为主创建省级水果产业重点县;以楚雄市、双柏县为主创建省级现代畜牧业重点县,以禄丰县为主创建省级生猪产业重点县,以楚雄市、双柏县、大姚县为主创建省级牛羊产业重点县;以大姚县、楚雄市为主创建核桃产业示范区,以永仁县为主创建油橄榄产业示范区,以大姚县、南华县为主创建花椒产业示范区,以南华县、楚雄市、牟定县、永仁县为重点创建野生菌保育示范区。

2.优化种植业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提质增效”的要求优化种植业结构,完成以楚粳优质稻为主的水稻生产100万亩,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并扩大青贮玉米面积、扩大优质特色杂粮种植规模;调优特色经作规模、品种、品质结构,发展优质烤烟61.85万亩、绿色蔬菜130万亩、魔芋16万亩、人工食用菌500万平方米、花卉园艺4.5万亩、农作物繁制种13万亩、油菜38万亩;提升发展绿色经济林果,累计发展核桃575万亩、板栗53万亩、花椒57万亩、优质水果40万亩、油橄榄6万亩。

3.优化畜牧业结构。严格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主推撒坝猪、滇中牛、云岭羊、武定鸡4个品种,不断优化畜禽饲养结构,加快以撒土黑猪为特色的生猪产业发展,以云岭牛和云岭黑山羊为主的牛羊产业发展。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建设一批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生态牧业园区、标准化生态养殖规模场,着力培育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新创建国家和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4个。启动楚雄市、姚安县、大姚县3县市“粮改饲”试点,引导全州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料作物种植7万亩,加大秸秆饲料化开发利用力度,积极推进种养业有机融合,实现过腹增值。同时,抓好特色水产品生态健康养殖,提升效益。全州完成猪、牛、羊、禽分别出栏425万头、43万头、126万只、2200万羽,完成肉类产量48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15亿元,增长8%。

4.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农民持续增收、扩大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规模、打造绿色健康食品全产业链的目标,改造提升粮油、烟草、蚕桑等传统产业,着力打造绿色蔬菜、特色畜禽、核桃、优质水果、食用菌、优质粳稻、农作物种子、绿色食品制造“八大产业集群”,努力培植产值百亿元的农业优势主导产业。

(三)推进绿色标准化生产

1.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治理。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推广缓释肥、水溶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模式;建立健全化肥农药行业生产监管及产品追溯系统,严格行业准入管理。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加强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和地方标准体系,构建农业清洁生产认证制度。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工程,加大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按照省级统一部署,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

2.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责任、生产经营主体责任、部门管理服务责任。坚持质量兴农,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引导企业争取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新增“三品一标”国家农产品质量认证32个。加强农业生产全过程管控,强化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推行农业良好生产规范,推广生产记录台账制度,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有关规定。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治理,严厉打击违禁超限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严格生产经营环节监管,探索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加大“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广使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估、风险预警防控和应急处置。推进县级粮食质量检测点建设并力争实现全覆盖。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屠宰监管工作,推进“互联网+动物卫生监督”、“互联网+兽药”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力争全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合格率达96%以上。

3.开展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紧扣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加工、收储运输等环节,开展全产业链标准制修订工作,完善既与国际标准接轨又适合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标准体系。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按照突出重点、科学规划、连片发展、标准化建设、产品可追溯的要求,实施绿色农业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工程,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场。以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生产基地为主体,广泛开展产地环境检测,推动新型经营主体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生产。大力推广节地、节肥、节水、节能技术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打造一批示范点。

(四)推进三产融合

1.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制造业。重点推进楚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楚雄工业园区赵家湾生物产品加工区、楚雄高原粳稻良种产业化示范区、富民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大姚生物产业工业示范园区、元谋现代种业科技园区、姚安中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禄丰彩云恐龙山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双柏绿汁江特色农业园区、永仁哲林芒果产业园区、牟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强化园区招商开发,引进加工龙头企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延伸优质“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果箱子、食瓶子”5个楚系绿色食品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加工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快速发展。力争全州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达239亿元以上,增长8%以上。

2.加快农产品流通和电子商务发展。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和农产品走出去,改造升级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骨干市场、节点市场,完善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在农产品重点产销区,新建和改造农产品集散地3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每县市1个—2个。实施农产品加工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建设,改造升级一批冷冻、冷藏和保鲜仓库等设施。支持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科学烘干储粮,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集收储、烘干、加工、配送、销售为一体的粮食服务中心,推进楚雄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发展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重点建设生鲜食品配送中心3个,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推进“互联网+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电子商务营销全覆盖。合理布局、规范发展一批电商产业园,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对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和乡村全覆盖,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快递服务网络。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完善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物联网、农村信息化示范、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

3.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特色手工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按照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统筹”的思路,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价值链、高端链,催生传统农业迭代升级。要依托农村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生态园区为形,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利用“旅游+”、“生态+”、“文化+”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着力创建精品农庄、彝家客栈、养生养老基地、森林旅游公园、乡村旅游示范带、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美丽田园,同时,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加强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监管。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大力开发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发展特色手工艺产业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创建一批示范点、示范园。积极探索绿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服务业融合发展重点领域、模式和新业态,形成一产为基础、接二(产)连三(产)融合互动发展格局,发挥一、二、三产业的乘数效应,促进彝州绿色经济快速发展。

(五)推进主体培育

1.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主体强则产业强。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庄园、种养殖大户等多元化经营主体,重点培育一批产销超过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梯次农业“小巨人”,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户以上、州级30户以上,新发展农民合作社200个以上、家庭农场200个以上、农业庄园10个以上、种养专业大户2000户以上。

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办法,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00人以上。加强农村乡土人才、民族技能人才培养,扶持培育一批彝乡工匠。

3.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各县市要指导支持创建一批以技术服务、标准化育苗(育秧)、农资一体化供应、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全程作业等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六)推进品牌建设

1.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以品牌化提升农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全方位传播元谋“中国冬早蔬菜之乡”、大姚“中国核桃之乡”、南华“野生菌王国”、“牟定腐乳”等品牌名片,借力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农交会等平台,在国内外开展全方位的展示推介和产销对接,加快推进我州特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去”,让国内外、省内外消费者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楚雄名特优新农产品,强化品牌认同和影响,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农产品出口4.3亿美元以上。

2.完善鼓励政策措施。认真落实省、州扶持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参加“三品一标”认证和著名商标、云南名牌产品、云南名牌农产品等评选活动,加大财政以奖代补力度,着力打造一批产品品质优、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构建优质农产品品牌群,大幅增加品牌农业经济总量。

3.挖掘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大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挖掘、培育、登记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地理标志品牌与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市场对地理标志品牌的认知与认可,引导消费者形成地理标志品牌市场联想。

(七)推进科技创新

1.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县、乡、村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造就一支集农业科技创新研发、集成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和农机农艺结合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型人才队伍;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引入项目管理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合作服务,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综合应用和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机、良制“六良”配套推广应用,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中低产田改良、标准化种养、农机农艺融合、循环综合利用、绿色防控、仓储物流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物联网、智慧农业、智慧气象技术模式。

2.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好楚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元谋南繁种业园区、州农科所水稻繁育基地,积极开展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等合作,建立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创建一批涉农院士专家工作站,继续加大水稻、玉米、蚕桑、生猪4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扶持一批现代种业龙头企业,争取“楚粳37号”获农业部超级稻品种认定。

3.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等制度规定。通过“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深入推进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农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构。支持鼓励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领办创办农业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新型农民产业园区,努力将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7%以上。

(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1.持续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保护优化粮食产能。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措施,加大坝区农田和优质耕地保护力度。持续推进农村土地开发与整治,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及高标准农田建设20万亩以上,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以上。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机制,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继续抓好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成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任务。以推进滇中引水工程建设为契机,建设一批与全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布局相配套的重点节水灌溉工程。

2.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让人民群众在宜居的环境中获得幸福感。加强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自来水供水设施和公厕建设,促进农村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深入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每年推进500个以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100个美丽宜居乡村典型示范村),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村镇和特色小镇。加快完善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推进4G网络向自然村延伸。提升农村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保障机制,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实施2.1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和1.5万户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开展送地方戏下乡活动。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每年新增农机装备动力3万千瓦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1.5个百分点。

3.推进产业精准扶贫。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脱贫攻坚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农业产业扶持发展到村到户精准脱贫政策措施和工作责任落实,统筹安排产业扶贫项目及资金,结合实际开发优势资源,壮大特色产业,抓好典型示范,加强与上海市杨浦区嘉定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强化“挂包帮”定点扶贫和驻村扶贫工作,培育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引导扶持贫困地区群众实现就地脱贫、长效增收。

(九)推进农业改革

1.加快土地确权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开展“三权分置”改革,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适时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2.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突出问题,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启动大姚县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在探索取得改革成功经验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做到“三个盘活”(盘活资产、盘活土地、盘活服务),探索“三变改革”(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开展“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探索建立村集体对进城落户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宅基地的补偿机制。

3.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政策引导,依法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序发展。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适度规模经营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带动贫困农民稳定脱贫。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探索市民化农户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机制。健全县乡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加强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规模化、组织化和集约化水平,全州规模流转承包土地面积占承包地总面积比重达14%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州各级及有关部门要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重农强农调子不能变、力度不能减,切实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组织领导,在州委、州政府及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制造业产业推进组领导下,统筹实施全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压实工作责任。各县市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责任主体,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州直各责任单位要围绕部门职能认真落实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制造业产业推进组分解的工作责任清单,密切跟踪国家政策,积极争取支持,加强协作配合,合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三)强化要素保障。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加。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各司其职、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村容村貌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农村交通、农村能源、农村文体、民族团结示范村、安居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中低产田地改造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涉农项目和资金,形成合力集中投入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将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采取“以商招商、展会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等多种举措,引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强一批农业“小巨人”,以招商开发撬动农业投资规模,推动产业化经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依托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建立从州到县市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开展农业产业发展政策性贷款担保业务和投融资服务。同时,鼓励金融部门创新金融产品,主动服务和积极支持农业发展。

(四)强化督查落实。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列入落实省、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各县市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考核评价。

(五)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开展情况,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经验做法,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预期。充分调动各方面支持、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凝聚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正能量。

>>如有农村产权问题,请咨询大姚县农村产权交易永仁县农村产权交易禄丰县农村产权交易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