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陆市坚持产业扶贫打头阵,从规划、政策、市场主体三个方面入手,把规划搞明,把政策落实,把市场主体盘活,有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一、规划引导是前提。产业扶贫的关键是找准路子,找准路子的前提是科学编制规划。安陆市结合优势特色产业、统筹谋划,制定产业扶贫规划,进行了区域化布局,引导镇、村、户特色扶贫产业发展。
1、贫困村规划全覆盖。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围绕村集体资源开发、围绕特色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围绕产业政策制订产业扶贫规划。形成了吉阳大蒜、南乡萝卜、银杏、板栗、白花菜等一批地方特色扶贫产业。
2、贫困户规划全覆盖。根据贫困户致富意愿和劳动技能,对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制定1-2个就业门路,稳定收入来源。
3、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规划全覆盖。坚持建设与发展一起抓,通过园区化布局、企业化带动、合作化经营、技能化脱贫等路子,上项目、兴产业、促就业,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二、盘活主体是关键。坚持把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作为产业扶贫的主体,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精准扶贫,提高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抗风险能力,稳固脱贫成效。
1、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政策性资金引导龙头企业参与扶贫,利用其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增收。安源生态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村(户)”的合作模式,在巡店镇大坝村发展高产有机韭菜种植,农户、公司、村委会分别按照6:4:1比例分成,即农户60%,公司40%,其中公司负责从40%分成总额中提出10%作为村级积累。村集体年收入保底5万元以上,13个贫困户人均增收4200元。赵棚镇鑫民生态公司采用“土地入股+务工+固定资产收益”的模式,建设了一个集苗木、水果、休闲为一体的8000亩现代化农业生态基地,带动1个贫困村出列,86户贫困户脱贫。目前,全市46家重点龙头企业已带动350多户贫困户脱贫。
2、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以大户和能人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形成合力,带动贫困户增收。三里村众旺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采购、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的方式,企业出资金和技术,农户出土地和劳务,合作社建大棚和配套设施,抱团作战,收益按6:3:1比例分成,实现了16户脱贫、整个村出列、企业发展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蒋梅村碧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400余亩稻鳖、稻虾综合种养。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每年人均增收约1.1万元,16户已脱贫。目前安陆市已有50余家专业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
3、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坚持把致富带头人作为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重要途径,实施培训工程,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大力引导“先富帮后富”。王河村马超借助扶贫小额贷款支持,开发闲置林地、荒滩和水面,办起了生态综合养殖,一年的净利润近3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有2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黄棚村引进回归大户,流转500亩水田,发展小龙虾、黄鳝等特色养殖业,带动周边10多家贫困户脱贫。在每个村确定2-3个自主发展对象,由驻村工作队通过送种苗、信息、政策,进行重点帮扶。目前全市已扶持自主发展典型900多户。通过典型引路,带动了1100个农户确定了发展好门路、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在全市形成了脱贫光荣、致富光荣的良好氛围。同时,我们十分注重贫困对象的技能培训,分期组织300多人进行了月嫂、茶叶加工制作、保安员、叉车工、电子设备装接工等培训,有效地提高了贫困户自主就业创业能力。
三、政策激励是保障。发展产业扶贫资金投入是短板,安陆市政府出台了系列奖励扶持办法,通过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吸纳各类资金参与产业扶贫。
1、实施金融扶贫。创新“政银保”金融扶持办法,设立1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由政府、银行、保险公司三方按6:2:2的比例分担风险,向15家企业发放贷款2600万元,带动292户贫困户脱贫。设立小额信贷风险基金1000万元,大力发展小额扶贫信贷,今年仅6月份一个月就发放小额信贷资金970万元,受益农户105家,企业3家,预计年底将发放1个亿的资金。
2、建立项目基金。采取“市级支持一部分、乡镇配套一部分、村级自筹一部分”的办法,用于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发展。市政府对57个重点贫困村列支50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用于贫困村入股产业扶贫项目。通过“保底+分红收益”的方式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益。对底子薄、无资源的村实施光伏产业扶贫,目前,16座70KW的光伏电站已经启动建设,建成后将给每个贫困村带来6万元的收入。
3、实行“以奖代补”。市政府设立1000万元的奖补资金,对从事蔬菜、茶叶和畜禽、水产等种养殖的贫困户和参与产业扶贫的各类市场经营主体进行奖补,每户最高奖补可达5000元/年,每个市场主体最高可以奖补30万元/年,充分调动企业的带贫积极性,加快了贫困户脱贫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