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委印发《关于加快培育新动能建设新业态实现渔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黔农发〔2017〕84号)
各市(州)农委、畜牧兽医(水产)局,贵安新区农水局,仁怀市农牧局、威宁县畜牧产业局:
经研究,现将《关于加快培育新动能建设新业态实现渔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7年9月25日
关于加快培育新动能建设新业态实现渔业
绿色发展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孙志刚书记关于渔业发展的重要批示精神,解决我省渔业面临的发展方式粗放、设施装备落后、资源日益衰竭、局部水域污染、效益持续下滑、渔民增收难度大等诸多难题,着力优化渔业养殖结构,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培育渔业新动能,建设渔业新业态,实现渔业绿色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战略,坚持渔业发展的主基调,扩量增收、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富裕渔民;转变养殖方式,调优养殖结构,大力发展标准化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大力推进科技兴渔,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信息化装备水平,拓展渔业新功能,推进渔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做大做强贵州渔业;坚持依法治渔与安全监管并重,保护渔业资源环境,确保生产及水产品质量安全;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业态多样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提高质量效益;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坚持生态优先,发展与保护并重;坚持市场主导,突出依法治渔。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水产养殖面积80万亩以上,实现水产品产量40万吨以上,产值超过100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鲟鱼、鲑鳟鱼和大鲵等冷水鱼养殖居全国前列,累计新创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家以上;渔业二、三产业比重超过20%,休闲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取得进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修复能力明显增强,渔业信息化、装备化和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二、重点任务
(一)调减优化库区网箱养殖。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关于“网箱养殖失控,过量投饵加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整改工作,严格依照县级养殖水域规划,加强对违规网箱养殖治理和拆除工作,全面取缔无证网箱养殖,确保到2018年1月31日前,乌江干流、珠江、清水江等重点流域库区网箱养殖面积减至6718亩以内。探索开展不投饵养殖鲢、鳙等滤食性鱼类试点,积极发展库区大水面增殖渔业,建设库区生态示范渔场等。
(二)加快制(修)定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按照农业部修订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要求,加快制订或修订全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科学划定养殖区域,明确限养区和禁养区,将宜养水域、滩涂纳入渔业许可养殖区域,稳定基本养殖水面,严格控制限养区规模,依法禁止禁养区发展。到2018年2月底前,全面完成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编制、论证、报批和颁布施行工作。到2018年6月底前,完成市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编制、论证、报批和颁布施行工作。
(三)着力发展设施化低碳高效循环水生态养殖。对池塘、山塘实施标准化改造,提升养殖装配设施,主推设施化低碳高效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主养鲤鱼、草鱼、鲈鱼、斑点叉尾鮰等大宗水产品。到2020年,设施化低碳高效循环水生态养殖在全省50个以上县(市、区)推广,产量15万吨以上,大宗水产品市场供给稳定。
(四)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以播州、湄潭、凤冈等产业裂变县和大中城市郊区县为重点,构建“稻+N”模式,实施稻+鱼、稻+蟹、稻+虾、稻+鳅、稻+鳖等内容,加快打造城郊旅游区高标准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以从江、黎平、榕江、三穗等月亮山区县为重点,结合“加榜梯田”“侗族大歌”等民族风情元素,打造大面积“人放天养”生态稻鱼景观示范区;建成“南北互动、类型互补、集中成片、效益明显、示范带动”的稻渔综合种养大格局。到2020年,实现稻田综合种养殖在渔业脱贫攻坚、助农增收中成效明显。
(五)加快推进冷水鱼产业化发展。科学、合理、有序、高效利用全省的涌泉、山泉、水库底层水等冷水资源,主推冷水鱼健康养殖技术。在江口县、绥阳县、荔波县、惠水县、镇远县、镇宁县、关岭县、大方县等优势区域建成高标准冷流水养殖示范基地20万平方米。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把贵州冷水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商品鱼生产、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产品销售及休闲娱乐等产业发展链条有效衔接起来,实现融合发展,建成全国知名品牌,做到好山好水出好鱼。到2020年,大鲵、鲟鱼、鲑鳟鱼等冷水鱼产量1.2万吨,位居全国前列。
(六)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各地要积极发展垂钓、水族观赏、渔事体验、科普教育、旅游等休闲业态,引导带动钓具、水族器材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接二连三。充分挖掘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和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的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种养模式品牌潜力,借助梯田、养鱼、田园、民俗风情等原生态自然民俗元素,不断复制推广“稻鱼鸭”复合种养模式。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村寨升级打造,大力发展渔业、文化、旅游融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兴、环境美、渔民富、居民乐。到2020年底,全省创建各类休闲渔业场点200家。
(七)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水产疫病防控工作,强化渔业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坚持产管结合,强化产地监管职责,落实生产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和风险隐患排查力度,扩大监测覆盖面。加快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试点建设,逐步构建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到2020年,累计新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个以上,“三品一标”认证企业每年达30家以上,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95%以上。
(八)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强化品牌建设,培植市场发展新动能。培育壮大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提高渔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市场认知度。特别是培育壮大一批冷水鱼龙头企业,扶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鼓励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冷水鱼产业集团,扶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培植市场发展新动能,力争打造“贵州冷水鱼”品牌企业上市公司一家,成为带动全省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的航母。
(九)加强水产苗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对水产原良种场建设力度,提高水产苗种自给率;加强对优良品种的提纯复壮,保证苗种品质;加强对裂腹鱼、斑鳠、中华倒刺鲃、铜鱼、墨头鱼、鲈鲤、金线鲃、唇鱼等特有土著鱼类驯养繁殖及名特优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原良种场。
(十)加强渔业基础设施设备、渔业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渔港码头、养殖场、水生动物防疫站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加快推进渔业养殖生产、市场销售、水产养殖病害、养殖水域环境等生产行为、生产管理、资源保护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融合度,实现渔业数据共享。到2020年,渔业产业发展基础得以夯实,主要渔业水域实时在线监控体系建设加强,鱼类生产、资源及水域环境状况得以及时掌握。
(十一)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河(贵州段)及国家级、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重点水域的保护力度,强化保护机构建设,逐步配齐人员和装备。加强涉渔工程监管,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损害谁修复”的原则落实渔业生态补偿措施。严格执行禁渔期制度。加强水域生态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规范渔业经营利用行为,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科学合理制定增殖放流种类、数量、规格等,促进鱼类栖息地的修复与谐调。
(十二)强化依法治渔。认真宣贯执行《渔业法》、《水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渔业生产,保护资源环境,维护渔业安全。突出整治重点,依法开展渔业行政执法清理整治专项活动,集中打击、整治“绝户网”、电、毒、炸鱼等违法捕捞行为,坚决取缔国家和地方公布的禁用渔具。改进执法专业手段和执法方式,强化渔政执法效能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顶层设计。把发展渔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点、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元素、作为城乡居民饮食文化传承,列入各级党政部门的工作内容,贯穿于“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强化绩效考核。
(二)加强科技引领,抓好示范带动。各地要结合实际,选择自然条件优越、实施基础好的地区,加大政策、科技、资金和人员支持,在品种选择、养殖模式、饲料运用、鱼产品加工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要依靠贵州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国家特色渔业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和贵州省特色水产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加强渔业新技术、新设施、新模式技术攻关,探索渔业绿色发展模式,大范围开展渔业养殖新技术、新设施、新模式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形成渔业发展的新业态和新动能,走绿色发展新路。
(三)加强宣传引导,创新运作模式。各地要积极开展渔业宣传工作,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渔业扶贫典型经验、增收致富方法、渔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体制机制创新、渔业接二连三事例等内容,营造社会氛围,形成全社会、各界人士都关注并支持渔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资金筹措,保证渔业投入。各地要做好项目准备,以项目形式争取财政、扶贫、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的支持,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保障渔业的发展。鼓励、帮助新型经营主体积极争取扶贫产业子基金,用于渔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推广“三变”经验在渔业上的应用,创新资金筹措使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