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各级农牧部门以“提高标准、严格准入,逐步放开、有序竞争,强化监管、确保安全”为总体思路,主动作为,大力推进屠宰行业转型升级,促进屠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审核清理、压点提质、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
压点提质显成效。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多地市政府高位谋划,及时调整辖区屠宰行业规划,大力推进屠宰企业关停并转,屠宰企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明显提升。广州市政府制定了《广州市牲畜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及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方案》,将原有55家牲畜屠宰场整合压减至24家(其中生猪18家),政府规划外及规划内因政策性原因在规定时限平稳关闭的屠宰场,实行先关后补,统一按其2010至2012年年均屠宰检疫量每头40元的标准予以补偿。深圳市政府制定了《深圳市生猪定点屠宰与肉品流通体制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将原来16家牲畜屠宰场全部关闭,重新规划建设了4家大型现代化牲畜屠宰场,标准全部达到国家4A级;对关闭的屠宰场和新建的屠场,市财政都予以资金补贴。
探索产加销融合和标准化创建,屠宰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深圳、东莞、中山、清远等地积极探索产加销融合发展及标准化创建新模式,以“统筹全链条,融合产加销”为导向,部分大型屠宰企业及养殖企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拓展延伸产业链,发展冷链营销,开展品牌经营。清远清城、佛山三水、梅州五华及大埔、惠州博罗等地高度重视生猪定点屠宰和肉品安全工作,大力推进屠宰场标准化建设。五华、大埔、博罗在当地财政紧张情况下,由县财政投资兴建标准化肉联厂,把保障肉品供应和肉品安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
扎实推进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家禽生鲜上市工作推进规划,统筹协调,密切配合,面对市民消费习惯、家禽业转型升级及人员转岗转业、执法难等严峻挑战,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生鲜上市工作有力有序稳步推进。一是逐步扩大活禽经营限制区范围。广州、韶关、清远等地市逐步扩大了限制区范围,深圳已全市划为活禽经营限制区。省政府拟2017年10月份前将各地“人口密集区”纳入活禽经营限制区范畴。二是大力推动家禽屠宰转型升级。深圳、广州、清远、汕尾、汕头等地新建或升级改造家禽屠宰场或批发市场代宰点。三是创新家禽产品追溯管理。经各地充分研究并试验,深圳、珠海、肇庆等地推行了家禽产品检疫标识管理。四是严格家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H7N9疫情防控”和“检疫检验”为主抓手,把“保市场供应、保质量安全”作为目标,严格落实法定监管职责,强化检疫和动物卫生管理,全面做好家禽屠宰场(代宰点)的检疫检验、产品标识、H7N9防控、疫情监测、人员防护、消毒灭原、病死禽无害化处理等各项工作,有效保障了生鲜家禽市场平稳供应和生鲜家禽产品质量安全。
健全完善屠宰管理长效机制。为规范畜禽屠宰管理,在制定出台《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及三个配套规范、《广东省生猪屠宰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探索,加紧制订出台《关于推进屠宰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屠宰管理体制机制的意见》《广东省牛羊屠宰管理办法》等,为屠宰管理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