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是农村农民的根基,生活的依靠和保障。但近些年来,对农村土地的管理愈加严格,“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等的原则越来越不可撼动;另一方面,土地确权的最后期限也即将临近。可是在农村存在不少拥有农村户口但是却没有被分配土地的情况:例如农村新增人口——新生儿、外嫁女等;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情况呢?又该如何解决新增人口无地的情况?
一、新增人口无地的原因
土地政策的影响
1、土地调整
我国农村土地第一次分田到户是在1980年,第二次土地调整是在1990年;在1990年以后出生的或是从外地迁入村户口的,都没有获得分配土地的权利,没有土地份额;而第三次土地调整是定在了2040年。
2、30年土地承包关系不动摇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30年不动摇,因此一旦错过了最初的土地分配承包时期,就很难再重新获得土地;之所以有这样的政策规定,旨在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避免土地的短期使用行为,鼓励农民在土地上进行投入,实现土地级差收入。
户口迁移的影响
这里的户口迁移指的是,户口的迁入和迁出对土地关系造成的影响;例如因求学、嫁娶、进城务工等原因将户口迁入或迁出都会造成没有土地和宅基地。
二、新增人口如何获得土地?
在前面也提到了,农村土地承包的基本政策: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因此,不会因为农村家庭中新增成员而增加承包地;但是,也不是不能够通过其他方式使得新增人口获得土地。
第一种:土地流转
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鼓励村民之间转让土地使用权,无地农民只要愿意种地,缴纳一定的租金即可获得土地使用权。
第二种:农村预留地
一般来说,农村都会有预留的机动地,这部分土地指的是为了今后可能发生的土地承包关系的调整而预留出来的土地;对于村里的无地农民可以通过申请而获得对预留地的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