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确权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在宅基地确权过程中,农民朋友听到最多的政策大概就是“一户一宅”。为什么国家要实行“一户一宅”,有哪些法律规定,具体又怎么判定?如果搞不清楚这些问题,很可能白白损失利益。
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要经过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定。2013年1月31日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农村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已经建设房屋、建过房屋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已经建设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
一、国家为什么推行“一户一宅”?
①改善村容村貌
由于过去多年缺乏规范,一户多宅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超占、乱建等行为一多,严重影响村容村貌,一户一宅政策将对违法乱建的房屋、围栏、厕所等进行清除。
②让新生代也能分到地
太多人一户多宅,意味着大量农村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导致很多本该能分到地的新生代农民反而无地可批。整治一户多宅,严格实行一户一宅势在必行。
③进城农民可获得优惠政策
对于已经进城买房的农民,有偿退出宅基地能获得更多优惠政策,包括退出后的补偿以及低息贷款等,不用再担心宅基地荒废的问题。
二、中国农村为何要实行宅基地“一户一宅”?对农民有好处吗?
“一户一宅”的法律依据
“一户一宅”的说法最早源自《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对于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规定。而且,宅基地的面积标准也是有严格限制的,各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根据社会经济情况不同有各自的标准。
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农村宅基地乱象错综复杂,直到现在要全面进行确权,“一户一宅”才再度成为焦点。
三、“一户”到底怎么定义?多少人算一户?
对于“一户”的判定其实并不是按人数,而是以户口簿为准,只要公安机关发的户口簿上家庭成员都属于一户,就没有人数方便的限定,但有标准的区别,也就是大户和小户之分。
大户还是小户决定了能分到的宅基地大小,如果家庭成员只有1到3个人,自然是小户,6人及以上就是大户了,介于这之间的则是中户。
四、“一宅”的面积标准又怎么定呢?
和户的判定不同,宅的判定是以《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为准的。面积标准各地会有差异,就全国的平均标准而言,小户的面积标准大致为75平米,中户120平米,大户在120到150平米左右。
大家一定要注意,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一宅多户不仅得不到确权,以后一旦被征地也是得不到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