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重点工作推进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关部署,加快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全面完成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重点工作,根据《贵州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贵州省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方案的通知》(黔供改组发〔2017〕1号)、《中共毕节市委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毕党发〔2016〕8号)精神,按照专题改革谋划聚焦“1+N”模式的工作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突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总体要求,坚持以“践行三大主题,建设四个高地,打造改革发展升级版”为目标,以“大党建”为统领,围绕“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重点,坚持以“四个有利于”为遵循,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进发展方式、发展要素、产业分工和产品结构“四个转变”,更好满足广大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要,着力提供有效供给。
二、工作思路
以省的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为引领,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从三次产业全面发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继续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着力控制企业杠杆率,降低企业用电、物流、税费及制度性交易等成本,增强企业活力,培育壮大以工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因地因城施策去库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着力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取得实效。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完善“快旅慢游”服务功能,推动全域旅游创建;着力推进毕节国际内陆港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深入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重点任务
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实施“去产能调结构、去库存促发展、去杠杆防风险、降成本提效益、补短板强基础”行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培育壮大以工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提质增量,着力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切实提升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着力实施去产能调结构行动
全面落实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指导意见,依据行业准入条件,淘汰一批煤炭落后产能。对煤矿不良产能通过重组关闭或技改提升,加大对保留煤矿的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为目标,加快建成南方重要能源基地。
1.深入实施“双退出”行动计划。出台《毕节市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制定“双退出”年度实施计划。坚持智能化与机械化相融合,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重点加快推进兼并重组保留煤矿机械化改造、智能化建设升级,提高煤矿机械化开采水平,全市大中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小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超过45%。年内关闭煤矿42个(含威宁),化解过剩产能648万吨。推动16家45万吨/年矿井开工建设,建成30万吨/年以上矿井5家。(牵头单位:市工业能源委;责任单位:市安全监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探索建立煤电运行长效机制。建立煤炭、水电、火电利益紧密联结新机制,促进煤电关系正常化、煤炭供应均衡化、电煤价格合理化。开展水电、火电发电权交易,促进水电、火电均衡稳定供应。建立“基础存煤+季节存煤”电煤存储机制,增加汛期电煤储备,保证火电最低开机和最低日进煤量,保证煤炭最低日产量,稳定煤炭均衡供应。建立电煤供需长期协议机制,相对固化电煤供应价格,推进电煤长协合同落实,对履行长协合同较好的电厂进行奖励。建立火电存煤、水电来水及蓄能、煤炭生产及价格等重点指标三级预警机制,有效应对煤价及电价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稳定市场预期,确保全市煤电经济持续健康向好发展。(牵头单位:市工业能源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安全监管局)
(二)着力实施去库存促发展行动
3.继续贯彻落实好我市《关于促进房地产业稳增长去库存的实施意见》,围绕化解房地产库存,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打通保障性住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住房之间的政策性通道,大力推进棚改和其他征地拆迁项目的货币化安置,通过各项政策扶持,努力助推房地产去库存,严控房地产库存去化周期在合理范围内。(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单位)
(三)着力实施降成本提效益行动
4.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快完善地方金融体系,继续实施“引金入毕”工程,力争引进3家以上金融机构;积极推广特惠贷、贵工贷、黔微贷、税易贷等信贷模式,有序引导金融机构调整贷款结构,提高金融产品的差异性和针对性。加快农商银行改制步伐,积极探索转贷方式创新试点,加大贵阳银行等商业银行进一步向乡镇延伸,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建立政策性担保联盟,督促政策性担保机构降低担保费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主动“减费让利”。坚决取消金融机构一切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积极研究出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市财政局、人行毕节中心支行、毕节银监分局)
5.大力降低企业税费成本。继续贯彻落实“营改增”各项税收政策,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17%、11%和6%三档,取消13%这一档税率;农产品、天然气等税率从13%降至11%;扩大小微企业享受所得税政策优惠范围,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符合优惠条件的小微企业所得减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在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至75%;实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试点政策,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延长2016年底到期的部分税收优惠政策至2019年底。继续抓好资源税改革各项政策的落实,取消或停征41项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将商标注册收费标准降低50%;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进一步清理涉企行政事业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对依法保留的收费项目实行目录管理。(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
扩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免征范围,设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标准上限。贯彻落实社会保险降费率和稳岗补贴相关政策。(牵头单位:市残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6.大力降低物流成本。加大与对口帮扶城市广州的交流合作,促进航空物流互联互通。全面落实省《关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若干措施》,继续对货运车辆实行通行费优惠政策;认真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减免通行费政策;落实取消营运车辆二级维护检测、综合性能技术等级评定(检测)涉企收费和变相涉企收费;进一步规范公路路政赔(补)偿费等涉及交通运输企业各项收费;对市内运煤车辆执行“一卡通”,规范煤炭运输治超治限行为,切实降低煤炭运输成本。全年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1亿元左右。(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7.大力降低用电成本。切实抓好《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贵州省监察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的通知》(黔经信运行〔2016〕48号)、《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黔经信运行〔2017〕22号)和《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动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毕府办发电〔2016〕9号)等文件的贯彻落实。扩大发电企业和用户直接交易规模,将火电企业获得的发电权收益,除用于季节性电煤储备外,其余收益部分通过开展电力直接交易用于降低大工业企业用电价格。搭建电力市场化交易平台,加快推进金沙经济开发区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鼓励和支持产业园区组建配售电公司,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责任单位:市工业能源委;责任单位:毕节供电局)
8.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从行政许可的事项管理、流程、服务、受理场所、监督检查等方面,全面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提高审批效率,改进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
规范和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管理。(牵头单位:市编委办;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
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建立完善双随机监管平台,实现部门间监管互联互通。建立完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制定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单位)
(四)着力实施补短板强基础行动
切实以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为出发点,增加有效供给,加大投资力度,着力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短板。
9.继续推进精准扶贫行动。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紧紧围绕扶贫开发“1+N”综合改革重点,全面协调推进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脱贫攻坚大融资平台、到村到户大帮扶平台、多方聚力大开放平台、科学考核大管理平台“五大平台”建设。瞄准2017年度七星关区和黔西县按照国定标准脱贫摘帽、32个贫困乡镇按省定标准减贫摘帽、554个贫困村按照国定标准出列、24.5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围绕“五通四有”“四有五覆盖”扎实开展工作。管好用好192亿元(首批89亿元)毕节市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扶贫产业子基金,全力以赴打好年度脱贫攻坚战。(牵头单位:市扶贫办;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单位)
10.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按照“县城集中安置为主,中心集镇安置为辅”的原则,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2017年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10万人。(牵头单位:市水库和生态移民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扶贫办)
11.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市水利水务投资基金50亿元,健全完善市、县两级水利投融资平台。加快建立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河长制体系。简化小型水库审批流程,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对80座小型水库财政资金补助和烟草援建项目资金补助。加快夹岩水库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新开工22个骨干水源工程,治理病险水库2座,中型水库建成投运的县达到8个,实施 4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发展耕地灌溉面积5.92万亩,完成水利水务投资60亿元。(牵头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市烟草局)
12.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毕节飞雄机场改扩建进度,加快开展跑道延长600米及新建次降端盲降系统项目前期工作,优化航线网络布局;新开工建设威宁草海机场和1个以上通用机场。创新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引入优强投资人,破解项目建设资金“瓶颈”,积极推进黔西至大方高速公路石板至东关段PPP项目证券化融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成网”工程,深入开展高速公路建设攻坚战、农村公路三年会战,新增高速公路90公里、开工建设普通国道“建养一体化”改造项目440公里;全面启动普通省道322公里建设;力争全面完成县乡道改造项目410公里和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404公里建设任务。完成交通投资272亿元,其中公路水路241亿元、铁路31亿元。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向下延伸,扎实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建设,打通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毕节飞雄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市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加快推进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完成小城镇中心村电网升级改造。深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推进“无线网格·满格毕节—移动网络全覆盖”,加快“广电云”户户用工程实施,全面加快通信、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天然气“县县通”暨“气化毕节”工程,七星关区、金海湖新区、大方县、金沙县、百里杜鹃管理区、黔西县年内具备通气条件,城镇燃气管道逐步接入管道天然气,城市天然气用量明显提升,城市气化率稳步提升。(牵头单位:毕节供电局、市工业能源委、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
14.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建设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推动农业人口市民化,提升16个示范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大46个重点棚户片区改造力度,全面完成89214户改造任务。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加快创建织金县产城融合综合示范工程,全力将石门坎等18个极贫乡镇打造成特色小城镇。2017年完成城建投资220亿元。(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城管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
15.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加快设立“毕节试验区教育事业发展基金”,启动金海湖新区职教城中、高等职业院校二期工程项目,推动毕节市工业学校创建为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狠抓教育精准扶贫,大力推进“新两基”攻坚,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优化乡村学校布局,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短板,补强中小学校舍设施,强化师资配备,全面改善提升农村办学条件。认真落实普通高中“两助三免(补)”、中职学校“两助三免(补)”、普通高校“两助一免(补)”等资助政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年内新增1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5个县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建设农村幼儿园250所、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100所,新建、改扩建4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5.5%、85%、87%、38%。(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扶贫办)
16.提升医疗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持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推进乡(镇、街道)卫生院改革,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夯实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关键和枢纽功能。实施“市、县级公立医院建设工程”“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工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加快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深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牵头单位:市卫生计生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
从结构调整、园区建设、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农村改革方面入手,重点围绕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强力推进我市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17.发展规模高效生态养殖业。科学划定畜牧业禁限养殖区域,优化养殖业发展布局。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和开展粮改饲工作,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积极发展林下、草地等生态养殖和禽蛋产业,重点支持适度规模生态养殖。确保进一步提高牛羊占畜牧业的比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牵头单位:市畜牧水产局;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林业局、市扶贫办、市环境保护局)
18.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农业园区化、产业链条化、产品商品化、农旅融合化、农村小康化”目标,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狠抓农产品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延长产业链条,加快建设一批蔬菜、马铃薯、生态畜牧业、特色经果林、高山生态茶和中药材基地,做大做强六大特色主导产业。(牵头单位:市农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畜牧水产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办、市供销社)
19.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按照“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要求,启动“乡乡建设农业园区”工作。推进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养心农业、养生农业,着力推进农业园区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突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在农业园区率先推广“五联”促“三变”改革经验,探索推广“塘约之路”、“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村社合一、合股经营、抱团发展”等模式,积极引导农户和返乡下乡人员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入园创业就业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农业园区的辐射带动效应。(牵头单位:市农委;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扶贫办、市旅游发展委、市畜牧水产局)
20.着力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实施毕节绿色优质农产品“泉涌”行动,加快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市建设。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和生态循环农业,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快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进度,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药、林草、林畜、林禽等),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可生物降解、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等行动;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严格控肥、控药、控添加剂,积极推广安全、高效、实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和绿色生产技术。(牵头单位:市农委;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环境保护局、市畜牧水产局)
21.加快农业产品品牌建设。加大“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管理和宣传培育力度,完善和规范品牌运营机制。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工程,加快提升“三品一标”、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产品比重。推进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新增“三品一标”产地认证面积100万亩。发布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目录,强化农产品质量追溯。(牵头单位:市农委、市工商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畜牧水产局)
22.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更加注重抢占市场,推动农产品流通环节实现重大突破,新建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扶持一批农产品骨干流通企业,建设一批城市鲜活产品直销点,搭建一批农产品电商服务平台和毕节农产馆,着力推进“农货出山”。积极抢抓广州对口帮扶我市机遇,围绕广州、深圳两个大市“绿色餐桌”需求,切实加强产销对接,打造一批订单农业生产基地,大幅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农委;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市畜牧水产局)
23.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引入项目管理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鼓励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平台。推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及产业基地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科教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鼓励科技人员带职带薪、留职留薪领办创办农业项目,以技术、成果入股等形式服务企业,激活人力资源细胞。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牵头单位:市农委、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畜牧水产局、市林业局)
24.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深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能源委、市商务局、市扶贫办)
25.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年内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积极做好金沙县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工作,适时在全市推开。创新建立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产权制度和运管机制。(牵头单位:市农委、市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林业局、市水务局)
26.全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抢抓国家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机遇,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制定实施《毕节市2017年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方案》,在所有县(自治县、区)推进“三变”改革,每个县(自治县、区)开展10个(百里杜鹃管理区、金海湖新区各3个)村试点,建立股权合作机制、产权交易机制、合同规范机制、权益保障机制、风险防控机制,明确贫困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确保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牵头单位:市农委;责任单位:市委改革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扶贫办、市畜牧水产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政府金融办、市供销社)
27.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统筹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0个以上,家庭农场200个以上,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以上。(牵头单位:市农委;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科技局、市供销社)
(六)推进以工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提质增量
依托毕节资源禀赋、国家各部委差别化政策支持、建设西南重要能源基地等综合优势,制定鼓励实体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强力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实体经济企业降本增效,增强实体经济竞争力,提升毕节产业竞争力、创新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动力。
28.大力实施“千企改造”工程。按照一步到位的原则,制定全市“千企改造”方案,凡是享受降成本优惠政策的企业必须限期制定技术改造方案。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政府为引导,实施创新引领提升工程;推进企业生产营销模式创新,努力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努力提高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促进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牵头单位:市工业能源委;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29.大力实施“千企引进”工程。以省政府大力实施“千企引进”工程为契机,积极对接省投资促进部门,主动出击、紧盯不放,重点引进500强和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到我市落户。稳妥建立“市—县”协同招大引强的联动机制,不断创新和丰富招商引资方式,制定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方案,突出优势重点产业。(牵头单位:市投资促进局;责任单位:市工业能源委、市商务局)
30.深入实施“双培育”计划。围绕龙头完善配套,大力引导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做特做新,激发创新活力,打造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种子企业、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成长梯队;大力引进中小型企业参与分工协作,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培育完成80户企业上规入统,100户以上企业改造升级。(牵头单位:市工业能源委、市工商局;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
31.着力发展特色食品工业。强化食品工业园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推进马铃薯、核桃、天麻、竹荪、薏仁米、辣椒、荞麦、豆制品等为主的农特产品深加工业;推动茶叶向精制加工方向发展;大力引进和培育牡丹植物精油提取产业,大力发展调味品、肉制品、粮油制品、果蔬食品、软饮料、乳制品等食品工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食品加工业集群发展,建设一批特色食品加工基地;建立特色研发中心,加强特色产品研发,扩大优质产品产能,做精做优特色食品产业,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培育支持企业扩大产能,提升产业化辐射能力。(牵头单位:市工业能源委;责任单位:市农委)
32.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优化融资结构,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精准投资,提高企业在相关产业和项目的投资效率;创新撬动社会和民间投资,支持银行、实施机构和企业通过自主协商开展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加强疏通股本融资渠道,强化企业自身财务杠杆约束,引导企业业务结构重组,多措并举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市工业能源委、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
33.强力推进大数据战略。制定实施《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做大做强大数据产业。编制实施大数据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业,促进大数据与工业融合发展的生产流通新生态,引导各行各业基于“云上贵州”系统开展应用,加快打造新引擎,发展壮大新动能。力争年内建立完善大数据行业管理机构,建设市级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完成市级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和APP应用上云运行。继续引进一批大数据知名企业,加快金沙县、金海湖新区大数据信息产业建设,推进实施慧与(中国)毕节大数据云服务外包产业项目,促进大数据信息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坚持应用与发展双促进的理念,高度重视培养、引进和使用大数据人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毕服务”。力争2017年大数据信息产业实现年规模总量180亿元。(牵头单位:市工业能源委;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34.建立投资企业投诉应诉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投资服务,打造高效便捷的投诉通道,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以市监察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侵权投诉中心”和市投资促进局“投诉中心”为基础,建立市级外来投资企业投诉应诉服务平台;设立统一的投诉热线、投诉微信、投诉邮箱,明确接诉、投诉、应诉流程和时限,并对办理实行全程监督管理,办理流程和办理结果及时公开,实现投诉事件“统一接听、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时时公开”,及时解决投资企业合法合理诉求。切实把促进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做到成本更低、服务更优、配套更完善;及时完善外来企业投诉协调解决机制,深入开展投资环境突出问题专项督查,完善各项软硬件配套服务,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定期发布促进投资政策,进一步增强民间投资信心,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毕节建设。(牵头单位:市监察局、市投资促进局;责任单位:市工业能源委、市发展改革委)
(七)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按照“全域规划、龙头引领、重点实施、梯次推进”的要求,加快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聚焦市场唱响“洞天福地·花海毕节”品牌。
35.制定旅游业发展政策措施。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推动旅游要素建设,不断优化旅游业发展结构,加快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创新旅游服务体系,充分整合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旅游要素,开发涵盖观光、休闲、避暑、养生的复合旅游产品,聚焦市场唱响“洞天福地·花海毕节”品牌,推动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山地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市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次均增长30 %,为打赢“113攻坚战”提供强劲的产业支撑。(牵头单位:市旅游发展委;责任单位:市旅游产业发展振兴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36.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发展。科学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着力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精心培育一批富有特色、具有竞争力的乡村旅游景区(点)和旅游村(镇)。加快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建设,发展一批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商品。2017年,建设40个重点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培育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点)400户,新增2个乡村旅游3A级景区示范村。到2018年,建成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000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点),旅游业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劳动力就业15万人以上,带动全市贫困人口中的35%以上实现脱贫。(牵头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扶贫办;责任单位: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民宗委)
37.做优红色文化旅游产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生态旅游胜地。整合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集红色文化追忆、爱国主义教育、城市休闲体验、避暑消夏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黔西北红军文化主题街区。高标准规划建设“鸡鸣三省”会议旧址,推出“红色文化+生态旅游”产品。依托钱壮飞纪念馆等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休闲度假”产品。以同心展览馆、同心苑为载体,培育同心文化产业,丰富和拓展当代红色旅游产品。(牵头单位: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
38.促进“旅游+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2—3个世界级旅游精品,逐步形成龙头带动、精品引领、全域联动的山地康养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一批森林浴场、森林氧吧、森林疗养、森林度假及湿地科考、湿地观光等生态旅游精品,建设一批避暑、避霾、避燥康养度假示范社区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培育一批中医药康复理疗、养生保健、民族医药、温泉疗养、特色饮食文化体验等康养旅游示范产品,建设一批国际山地体育赛事基地,大力发展户外徒步、溯溪、攀岩等互动体验旅游。加快推进2个生态体育公园、1个汽车露营基地建设。(牵头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市林业局、市卫生计生委;责任单位: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能源委)
39.构建旅游区域协作和开放合作发展新格局。加强与周边省、市联动,积极打造黔西北精品红色文化旅游带和避暑休闲度假旅游圈,开发贵州西部喀斯特生态、红色文化体验等旅游精品线路;打造贵州西部“瀑+洞+花”体验旅游和休闲避暑康养度假目的地,开发贵州高原休闲避暑养生和黔西北民族文化体验旅游精品线路;沿藏羌彝文化走廊拓展川滇腹地无障碍旅游圈,开发藏羌彝文化走廊旅游精品线路;结合旅行社和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形成一批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旅游品牌。高水平举办好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亚太地区世界地质公园大会等系列旅游节会活动。积极扩大一线城市免费游模式,促进“十万老广游毕节”。(牵头单位:市旅游发展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毕节飞雄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40.推进旅游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组建毕节市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搭建市级旅游投资融资平台,整合全市主要旅游资源,加大对重大旅游项目、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等债务融资工具,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积极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引进和培育发展一批民营、外资和混合经济结构的投融资主体。(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旅游发展委;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
41.促进旅游商品产业发展。建立一批旅游商品专业化研发、生产基地,重点扶持一批旅游商品龙头企业,加快开发农特产品、休闲食品、特色保健品、民族手工艺制品、文物艺术复制品等旅游商品,创建一批旅游商品驰(著)名商标。开展“百年老店”“最受欢迎旅游商品”等品牌创建活动,逐步形成“毕节系列”旅游商品品牌体系。(牵头单位:市工业能源委;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市工商局、市商务局、市农委)
42.推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校企、校政合作,推动市内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符合我市旅游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加快旅游项目开发运营、导游讲解、健康保健、餐饮住宿服务等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探索建立专家导游机制,建立利益激励机制和弹性用人机制,面向全国引进一批懂旅游、善经营、会管理的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规划、旅游营销等高层次紧缺人才。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定期举办全域旅游、山地旅游、康养旅游等专题培训班,提升领导干部抓旅游的专业化水平。(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人才办;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市教育局、市内各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
(八)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
构建我市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体制,培育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推进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
43.深入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制定出台《加快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实施意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首要任务,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为毕节在国家内陆地区经济新常态下开放发展、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创新、政府服务等政策体系,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扶贫办)
44.优化投资项目管理流程。推进各级政务中心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行以联审联办为核心的投资项目并联审批、联合审批制度,实现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一窗受理、并联办理、依责监管、全程监察”。(牵头单位: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直相关部门)
45.加快出境通道建设。加快建设毕节国际内陆港“一中心三港五园区”,推进出口基地、保税物流园、服务外包基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开放载体建设,打造1至2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依托毕节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快推进铁路物流港、公路物流港建设,加快申报建设毕节国际内陆港双山陆路口岸建设。依托成贵高铁、高速路网,借道成都、重庆打通中欧国际货运通道,构建便捷高效的跨境综合物流运输体系。力争开放综合体年内实质性开工建设,启动毕节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大方公用保税仓库后期申请验收工作,争取在2017年封关使用。(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金海湖新区管委会)
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物流配送体系和电商服务平台。(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各县<自治县、区>政府<管委会>)
46.建设国际服务外包基地。积极引进服务业外商投资,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发展出口导向型服务业。争取在2018年前建成一个省级服务外包基地,建设10000席的呼叫中心。(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工业能源委、市投资促进局)
47.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广州对口帮扶毕节试验区有利时机,推进与广州协作,巩固深圳对口帮扶成果,力争与沿海发达省市的经济强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毕节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基地,打造一批“同心产业园”。开展“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合理布局产业,力争建成“毕节·广州产业园”,夯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平台。(牵头单位:市工业能源委;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
48.扩大交流合作。围绕园区共建、产业合作、农超农企对接、人才智力支持、社会力量帮扶等方面,借助川滇黔十二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等交流合作载体,加强区域交通、能源、旅游、商贸合作。以大招商、大投资促进大发展,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增长20%。(牵头单位:市投资促进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扶贫办)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和精心安排实施,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对改革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加强工作领导,扎实有效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二)压实工作责任。各有关单位要将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到科室,明确任务目标,压实责任到人,确保改革工作任务件件有人抓、项项能落实。
(三)强化监督落实。各有关单位要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督查范围,把履职推动工作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制定改革措施,定出时间节点,落实改革路径,并强化对改革工作的督促调度,确保年度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四)强化调度考核。市发展改革委要会同市督办督查局加强工作督促调度,指导各单位推进工作落实。各涉及部门要每月将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时报送市委改革办及市发展改革委。市实绩考核办要根据各部门工作任务,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实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目标管理内容。
>>如有农村产权问题,请咨询毕节市农村产权交易、大方县农村产权交易、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农村产权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