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土地市场

以人为核心 提升城镇化质量

2014年05月06日 10:15来源:点击量:0

来源:经济日报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城镇化推进的发展路径、主攻方向和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快速推进的阶段,实现了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优化配置,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全面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以往重速度轻质量、重“物”的投资轻“人”的投资的快速城镇化也蓄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粗放利用,城乡一体化水平不高,“城市病”突出,等等。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则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在新形势下,以人为核心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已显得刻不容缓。为此,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力:

  第一,以实现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截至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3.7%,而人口市民化率仅为36%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首先解决好人的城镇化。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落户机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城市规模、综合承载能力、发展潜力、发展特色,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于特大城市,要严格控制落户条件与规模;对于大城市,要合理放开落户条件与规模;对于中等城市,要有序放开落户条件与规模。在落户方式上,可根据城市自身发展条件与特征,实施多种形式的落户方式,例如,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居住证制度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等。二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级政府应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福利和保障,逐步降低附着户口的“附加值”,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三要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培训服务体系。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第二,以提升综合承载力为支撑,推进土地利用集约化。这些年来,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2012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56万平方公里,2002至2012年年均增加1959平方公里,年均增长5.8%,比同期城市人口年均增速快2.2个百分点。事实上,城镇化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仅包括城镇人口比例的提高和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张,还包括了生活方式、发展模式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因此,要着力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引领土地利用趋于高效化和集约化,形成生产、生态、生活空间的合理结构。比如,需要转变城市规划理念,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优化存量土地盘活模式,加快城中村、棚户区、旧厂房等改造,不断提升单位土地承载人口、经济和建设的能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重点从路网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改善住房条件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土地的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益的有效提升。

  第三,以促进产城融合为依托,推进城乡一体化。产业集聚不仅是促进人口和要素集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和关键,缺乏产业支撑的“新城”,往往容易形成“空城”。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迫切要求健全以工促农长效机制。因此,要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的产城深度融合道路,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注入新的活力。其一,统筹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根据城市的资源禀赋、发展特点、产业发展趋势,大力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充分发挥产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以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促进生产要素资源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其二,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大农村科技投入和专项经费投入,积极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从而进一步夯实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其三,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连接起来,促进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充分发挥城市空间关联效应,强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功能和服务功能,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

  第四,重视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生态环境优质化。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问题日益突出,各类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已经严重威胁到群众的健康生活。在以人为核心提升城镇化质量的过程中,重视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生态环境优质化是题中应有之义。比如,要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与投资,促进绿色经济快速发展;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此外,还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通过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积极开展绿色经济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绿色生活意识,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选择绿色消费模式,养成绿色消费习惯。返回光明网首页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