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玉米调减面积方案提出,到2020年调减玉米面积5000万亩以上,玉米高库存的问题如何解决?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3月9日在农业组驻地接受记者专访时对上述问题作了解答。
各部门正在研究玉米去库存的政策
我国玉米一直面临库存高企的问题。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鼓励多渠道消化玉米库存。
陈锡文对记者表示,去年玉米的总产量是2.2亿吨,现在库存还有2.3亿吨,必须创造新的需求才能消化掉。国务院各个部门目前正在抓紧研究玉米去库存的政策,主要是围绕增加新需求的政策。
“其实,增加新需求的办法是有的,现在就是看这些办法在经济效益上可不可行,相应支持政策如何制定。”他说。
陈锡文提出了三条消化玉米库存的可行路径:一是,玉米可以转化为燃料酒精,作为替代能源;二是,可以多增加木糖醇的生产;三是,生产可自动降解的玉米淀粉薄膜。
他说,现在主要考虑的就是这些路径性价比如何、需不需要补贴。比如,玉米燃料酒精生产出来后,要加到汽车燃料中去,必须要相关政策扶持和推广。
“现在东北、河南等地规定用10%的玉米酒精加入到汽车燃料中,但很多地方还没有这一规定。”他说。
他还举例说,玉米淀粉薄膜在农业生产中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用担心回收问题,它可以自动降解,对土壤没有损害。但是由于玉米淀粉薄膜比塑料薄膜成本高,要推广应用,必须有政策扶持。
农业部:今年力争累计调减玉米种植面积达4000万亩
3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答问。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我国调减玉米面积一年来,籽粒玉米已调减3000万亩左右,对政策性粮食库存的消化起到重要作用。2017年,我国要继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累计调减总量争取达到4000万亩。
韩长赋指出,在我国农业经过“十二连增”后,农产品总量不足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供求关系发生新变化、城镇化加快、人民消费结构和水平明显提高等问题。现在,我国不缺一般农产品,但优质、绿色农产品还有不足。此外,有部分品种供大于求,部分品种供给不足,从国际上看,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上述问题都是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未来,我国还要进一步补齐优质品种、短缺产品、生态环境的短板,振兴奶业、增加大豆生产,发展绿色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此外,现在农业生产的成本“地板”抬升,大宗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下降,农业的效益和增收的空间受到挤压,我国还要大力推进节本增效和适度规模经营,拉长农业的产业链,通过节本增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通成本等方式提高农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