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农机局(办),荆州开发区、荆州纪南文旅区社会事务局: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是推进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市农机化工作的主要思路和目标是: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推进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五大发展理念,优化管理、增添动能、补齐短板、壮大主体,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行动,扎实推进全面全程农业机械化。力争到2017年底全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14万亩,主要农机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农机化发展水平迈入高级阶段,农机事故率控制在省、市安委会下达的指标范围之内。
一、围绕绿色生态发展,大力推进农机化先进技术应用
1.大力开展农机报废更新。严格执行省农机局印发的全省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方案,出台适合当地的试点实施方案。调整充实农机报废回收点,调整更换条件简陋、油污处理不达标的回收点。进一步扩大报废范围,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方式,严格程序,严把关口,积极推进,加快淘汰变型拖拉机和能耗高、污染重的老旧机械,积极推广“国三”动力装备,促进农机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
2.认真开展农机深松整地。认真总结荆州区农机深松整地成功经验和推广模式。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农机深松整地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精心谋划,认真实施。积极争取中省财政资金支持,扩大试点范围。加强技术培训,强化宣传引导,提高农民深松整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市完成农机深松整14万亩,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产能。
3.全力推进绿色技术应用。围绕服务农业“一控两减三基本”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开展一系列活动。总结推出一批农作物秸秆高值高效综合利用、高效植保等技术模式,扩大试点示范。组织开展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现场演示等活动,加大精量播种、精准施肥施药、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离田、畜禽粪污处理等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增强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智能高效、集成配套农机化技术的有效供给。召开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现场推进会,举办重要农时季节农机化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培训活动,促进绿色技术应用。
4.规范执行购机补贴政策。因地制宜及时出台符合绿色生态环保、补贴范围科学的购机补贴实施方案,着力推行补贴范围内所有机具敞开补贴。稳步实施农机新产品试点,对深松整地、免耕播种、高效植保、节水灌溉、高效施肥机具和秸秆还田离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病死亩禽无害化处理等绿色发展机具,实行重点补贴。积极争取政策,扩大本地先进农机具补贴品种范围,支持当地农机企业发展。加强补贴实施过程监管,强化信息公开,严肃查处违规行为,推进政策规范高效廉洁实施。
5.认真执行免费监理政策。认真落实免费监理政策规定,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现象,切实把党的惠民政策原原本本交给农机户手中。加强督办检查,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决不姑息迁就。
6.狠抓农机项目推广监管。认真编制华中智能农机产业园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形成智能农机装备中心,引领全市农机化发展。认真组织实施好省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示范项目、农机合作社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农机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农田机耕道建设项目和农机安全监理能力建设项目。自选自建办好1—2个农机化示范区。争取政策支持,解决农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用地指标,助推做大做强。大力规范推进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加强技术指导,强化监管考评,提高项目执行效果。
三、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全面全程机械化
7.大力开展重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瞄准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和我市大田作物机械化生产的短板环节,打造一批全程机械化示范样板,破解难点,主攻重点,推出亮点。努力在机插、烘干、秸秆还田等薄弱环节发力,继续扩大早稻中稻集中育秧和机插秧,进一步扩大晚稻机插秧试点范围。力争全市早稻、中稻机插秧水平分别达到70%、50%以上。重点抓好江陵县、公安县和监利县3个省级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项目,大力推进油菜、棉花、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继续开展县(市、区)万亩连片、乡镇千亩连片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开展系列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推广活动,扩大影响力和推广效果。开展县域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评价,培育打造1个率先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
8.狠抓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重点围绕春耕、“三夏”、“双抢”和“三秋”等重要农时,全力组织好农机生产,服务“三农”发展。抓好跨区作业服务,做好供需对接、机具调度、组织管理、作业进度统计工作,确保农机作业活动有序进行。加强汛期抗灾农机具储备,提高农机防灾减灾能力。
9.狠抓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发挥农机科技人才优势,组建专家团队,构建农科教、管推用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总结推广一批农机农艺相互适应的机械化农艺体系和作业规范模式。组织引导农民统一作物品种、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统一种植模式,促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相配套、农机农艺相融合,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大力引进推广适宜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的先进农机具,促进粮经饲机械化协同发展。每个县(市、区)打造1个农机农艺整融合示范样板,引进推广一批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装备。
四、围绕服务能力提升,不断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10.大力实施农机科技人才培育行动。大力开展农机人才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农机管理人员素质、业务能力和廉政意识。围绕重要农时、重点作物,推进“政企社联动”模式,深入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抓好农机化科技人才推荐、遴选和引进交流工作,造就一批农机化科技领军人才,增强新理念高素质实用人才供给水平。全市培训农机科技人才1000人次。
11.大力开展农机创新创业行动。继续实施十万农机闹春耕、十万机手大培训、十万机具大检修“三个十万”活动。大力培育农机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主体联盟,创建一批“五有”型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实施“万亩农机专业合作社,千亩农机家庭农场”计划,大力开展订单作业、托管作业、承包作业等服务模式,推动主体高质高效发展。探索发展农机租赁、融资租赁服务主体。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大力探索大中型农机具、农村房屋所有权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解决资金瓶颈问题。鼓励农机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创新创业,全面激发农机人才队伍发展活力。
12.大力抓好农村机耕道建设。用好省级机耕道建设项目,积极争取本级财政支持,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一事一议”方式,加强机耕道建设,切实解决机车到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017年全市新扩建机耕道2000公里。
13.大力提升农机信息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农机直通车”、“农机宝”农机化生产信息服务平台作用,推动农机作业服务信息进村入户。探索“互联网+农机服务”,研究农机阳光政务网上直补实施方案,加强在用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和补贴辅助管理系统数据分析,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互联网+”在农机深松作业、大田耕整上的技术应用,不断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做到服务机手方便快捷。
五、围绕农机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
14.规范农机牌证发放。加强业务管理,所有业务流程必须通过省农机监理规范化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处理。凡补贴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必须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确保补贴的机具上牌率达到100%。对已补贴但未办理牌证的或未录入牌证管理信息系统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要主动联系机主,通知其迅速办理牌证手续并完成信息补录工作。强化牌证考核评价,做到应办尽办,应管尽管。
15.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强化农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深入基层,严格执法,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督办检查、隐患排查、打非治违和安全生产月活动,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夯实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和装备建设,全面提升执法能力和执法手段。狠抓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农机手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全市农机安全宣传教育3万人次。
16.开展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按照部、省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给非法生产的机动车办理拖拉机牌证的行为,彻底杜绝变拖牌证增量。启用“变型拖拉机信息查询系统”,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整治假牌套牌、拼装改装、无证驾驶、超速超载等非法违法乱象。严格年检制度,利用农机报废更新政策,加快变型拖拉机报废淘汰。
17.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创建。深入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创建,将创建工作纳入农机化工作考核内容,充分发挥县乡两级政府在创建活动中的作用,积极推进“平安农机”创建,争取专项经费,加大推进力度,示范引领推进农机安全生产。力争每个县(市、区)培育3—5家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
六、围绕廉洁务实高效,不断提升履职尽责水平
18.加强调查研究。大兴调研之风,紧紧围绕当前农机化发展新热点、新理念、新思路,列出专题,深入基层,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推动我市农业全面全程机械化和高质高效发展。每个县(市、区)至少撰写1篇以上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
19.抓好自身建设。加强学习教育,切实提高农机管理系统队伍素质,不断增强适应新常态下工作能力水平。争取地方领导重视和财政支持,规范实施省级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不断改善管理工作条件和手段,提高办事质量和工作效率。强化绩效考核,完善激励和追责机制。做好农机化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农机工作影响力。
20.加强作风建设。巩固履职尽责督促检查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泛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创建活动,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严格按照年度工作目标,将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化、项目化、工程化。积极推进农机化产业扶贫。严格遵守中、省、市各项纪律规定,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持依法从政、廉洁从政,以铁的纪律、铁的担当,创新开展工作,全面完成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