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农业政策

金华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

2017年02月07日 09:48来源:金华市农业局点击量:0

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为深入实施“十百千万”推进行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行动、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清洁田园推进行动、农业节水行动和产品优质化行动,加快发展我市生态循环农业,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2015-2017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逐步减少,畜禽粪便及死亡动物、秸秆、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及废弃农膜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到2017年,全市化肥使用量减少6%,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9%,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与废弃农膜基本回收处理。

二、实施方案

(一)“十百千万”推进行动

1、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县(区)。金东区、兰溪市、武义县和磐安县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及构筑县域大循环的目标任务,按照“一项目标任务、一个推进方案、一套支撑政策”的工作思路,明确发展路径、载体、措施,做好顶层设计,把握时间节点,分年度布好局,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减量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为试点省建设提供样板。

2、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区建设按照各县(市、区)突出本地特色,集中力量在1~2个生态循环发展领域进行技术攻关,通过三年时间形成一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集中展示区,实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区域中循环。

3、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和生态牧场。以服务于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发展,以县域大循环、区域中循环中起支柱作用的种养配套企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沼液配送服务组织和清洁化生产主体、畜牧业全产业链合作社(企业)等为主体,以标准化设施、清洁化生产、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创建内容,推进主体小循环体系构筑。到2017年,全市建成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101个。

(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行动

1、全面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按照“禁养区全面退出、限养区只减不增、宜养区生态养殖”的原则,采用“一控二分三配套”的养殖污染综合整治措施,全面完成年存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治理、设施修复改造、标准化提升和生态达标验收工作。对照省厅“联村联场、一场一策”工作部署,以省农业、环保及国土厅联合印发的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达标验收办法为标准,对已完成治理的养殖场,及时组织开展达标验收,有序组织做好散养农户污染治理。对达标的养殖场进行备案登记,建立养殖场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及沼液施用、排放情况台账,落实长效监管措施。全面完成死亡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建设,强化属地管理、联防联控责任,加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以县域统筹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到2015年底,全面完成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到2016年底,全面完成畜禽养殖场生态达标验收工作。

2、推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以县域为整体,统筹布局建设大型沼气工程、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沼液收集贮存配送中心等节点工程,建立沼液就地消纳和区域配送的有效运行机制,推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到2017年,全市新增沼液利用达到100万吨,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

3、推进农牧结合生态布局。加快推行农牧结合和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协调发展。调整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在不扩大生猪饲养量的情况下,引导养猪场(户)适当减少外三元猪养殖量,改养金华两头乌猪,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肉品品质和效益。加快发展以牛、羊、兔等草食动物为主的特色精品畜牧业。

(三)化肥农药减量行动

1、推进化肥减量。坚持“增产、经济、环保”的农业生产理念,以普及深化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品种替代和利用率提高为路径,大力减少化肥不合理用量,推进配方肥落地和减量施肥技术到位。加大商品有机肥、沼液、绿肥、秸秆等有机肥料的应用,以养分替代,减少化肥用量。加快以缓控释肥为主的新型肥料试验推广,扩大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等先进施肥技术的示范应用和化肥减量示范区建设,提升肥效。2015年起每年推广配方肥不少于305万亩,到2017年,完成化肥减量9683万吨,全市推广商品有机肥12万吨以上。

2、推进农药减量。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持续扩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比例,积极探索化学防治与物理、生物、农业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治技术,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用量。以农业“两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三品”生产基地为重点,积极开展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应用高效环保农药。到2017年,农药减量840.8吨,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77万亩。

(四)清洁田园推进行动

1、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和禁烧宣传工作。积极推广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技术,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加快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建设,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疏通秸秆出路,稳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进兰溪市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创建工作。到2017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其中兰溪市达到92%以上),并实现全面禁烧。

2、推进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处理。各县(市、区)依据省厅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试行办法,加快制定并贯彻落实地方政策,积极推进东阳市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建立农药废弃包装物“集中回收、环保处置”的回收处置体系。组织制定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意见,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农民回收废弃棚膜、地膜和食用菌棒膜,鼓励选用多功能棚膜和可降解地膜,建立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探索肥料包装物回收利用途径、方法和机制。到2017年,全市基本实现农药废弃包装物、废弃农膜和肥料包装物回收处置。

3、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污染治理。在兰溪市先行开展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试点,在蔬菜基地等地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土壤污染污染现状调查监测,确定基本农田土壤环境安全等级,实施一批重点区域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预警体系,定期通报相关农产品和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力争到2017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制,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重大土壤环境安全隐患基本消除。

(五)农业节水行动

科学完善农业生产节水措施。在种植业和畜牧业中推广雨水回用、节水灌溉和自动饮水、污水处理回用等节水措施。在种植业上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作物种植结构,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山地灌溉、深松整地、覆盖保墒、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合理安排耕作和栽培制度,推进旱粮作物发展,提高土壤吸纳和保持水分的能力。在畜牧业上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干湿分离“两分”技术和节水养殖技术,改变传统的猪栏冲洗方式,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畜禽养殖污水总量;大力推广自动喂水喂料、湿帘降温等节水节能设施技术,将畜禽节水养殖等内容纳入星级养殖场评定范围。

(六)农产品优质化行动

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完善“五个一”的农业标准化推广机制,加大标准化培训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强对农民应用标准化技术的指导,扩大标准化技术应用面,促进农产品“按标生产、按标上市、按标流通”。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森林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鼓励创建农产品品牌。

三、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5年1月至4月)

市农业局成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创建办公室,不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研究和协调全市现代生态循环发展政策及规划问题。各县(市、区)进一步细化“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任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农业发展水平,出台具体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和时间表;整建制推进县(市、区)要求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整建制推进方案。局属各相关单位依据职能做好年度任务分解工作,指导业务线开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推广。

(二)初步试点阶段(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

根据具体实施计划及整建制推进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领域试点工作,逐步形成一批相对成熟的经验。到2015年12月,四个整建制推进县(市、区)至少有2项重点任务形成常态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供全省推广模式,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示范主体建设,建成示范生产主体33家;全面完成存栏50以上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完成85%的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验收工作;东阳市农药废弃包装物试点县建设基本完成;兰溪市先行开展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试点,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土壤污染污染现状调查监测。

(三)全面推进阶段(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

以省、市试点创建经验为依托,各地基本完成省厅三年行动计划创建任务,树立一批可看、可学、有效益的亮点工程,全面完成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创建工作。到2016年底全面完成农业治水工作,全市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形成防治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到2017年底,金东区、兰溪市、武义县和磐安县的整建制推进成果在全省形成亮点,13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01家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示范主体及生态牧场全面建成;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废弃农膜和肥料包装物回收处置体系;建立覆盖全市的土壤污染防治长效工作机制,“两区”及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重大土壤环境安全隐患基本消除。

(四)巩固提升阶段(2017年7月至12月)

在完成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创建任务的基础上,各(县、市)认真总结归纳,在多领域多方面均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经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试点省创建成果,使我市呈现山绿水清的田园风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围绕“五水共治”、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现代生态循环试点省创建工作。市农业局成立生态循环农业办公室,建立定期督查、进度通报、年度考核等制度。市农业局属各有关单位要加强配合,明确责任人员,督导相关业务工作,推进任务落实。各县(市、区)农业局成立由分管领导为负责人的工作机构,明确联系人,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加强上下沟通,定期向省、市农业部门汇报进展及成果。四个整建制推进县(市、区),要成立由地方政府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统筹协调,确保任务落实到位。

(二)突出重点亮点。各县(市、区)根据省厅制定的“十百千万”推进行动为重点,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行动、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和清洁田园推进行动为突破点,结合本地实际及农业发展规划,以县域大循环带动区域中循环,促进示范点小循环的发展格局为基础,着重选择1至2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攻坚克难,建立一整套高效能、易学习、可推广的完整生态循环体系。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全市在生态循环农业各个领域都有一批样板工程和完善举措,全面提升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三)配套资金技术。要求各县(市、区)农业资金分配向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倾斜,保障创建任务按时完成。抓住“五水共治”及大气污染防治等契机,积极争取资金安排。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中来;综合利用价格、税收、金融、补贴等政策杠杆和手段,引导金融资金、工商资本等投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各(县、市)要以政策、管理及技术创新为依托,加强经省厅认可的农业水环境治理模式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积极开展与第三方机构的技术合作交流。

(四)加强宣传引导。加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创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基本目标,大力宣传试点省建设的先进典型和发展成果。以环保的硬约束为底线,明确和落实生产主体的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责任。要加强政策引导、工作考核、执法监管及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治理和监督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借助五送服务、科技下乡等农业服务平台,宣传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政策举措,教育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增强农业生态意识,转变落后农业生产方式,形成良好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氛围。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