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聚焦三农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017年02月06日 18:27来源:点击量:0

过去十三年,党和国家都将6亿农村人口的福祉,放进了一年一度的“一号文件”,今年也不例外。2月5日,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与大家见面,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农业部日前出台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也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

新型职业农民——摄图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办法,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深入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所谓新型职业农民就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将不再是身份,而是一种社会职业,应具备专业化、知识化、市场化和组织化等典型特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真正主体。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现代农业的现实和未来,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形成从根本上源于一国或地区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市场化力量的推动,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导致的农民的分化、演化和投资,但更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

(一)要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这二者看似矛盾,实则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为新型城镇化并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新型城镇化可以使大量“候鸟”式农民工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实现农民数量的大幅减少;而随着农民数量的大幅减少,农民拥有的土地数量就会有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民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机械化水平也会发生深刻的改变,加之国家不断加大的强农支农惠农力度,城乡社会发展的差距将会大大缩小,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一言概括之,就是要实现农民的“转得出”与“留得下”,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二)通过“内培外引”,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和资格认定。

不断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增强农民的技能和知识,从而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对改造传统农业和促使农村发展所开出的行之有效的“药方”。2014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其中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是当前最主要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在对其进行认定的基础上,对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培训、什么样的扶持进行调研,进而制定具体的教育培训规划,可通过中期教育与短期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在有关大专院校设置合作社专业,或在大专院校开设进修班、专修班,为合作社定向培养人才。鼓励和支持大学生领办、创办合作社。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力水平,分级别、分产业、分区域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资格标准,以能力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比较效益、劳动生产率、示范带动作用等为要素,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指标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摄图

在此要特别强调对新型职业农民金融意识的培训,因为良好的金融意识能优化资金周转,提升致富能力,更能增强对资源和财富的利用和管理能力。我们可以通过逐步构建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不断扩大农民的信用参与度,增加广大农民的金融实践机会,逐渐培养农民的金融意识,进而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

(三)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

要不断增加和整合国家各类涉农资金,并以市场化方式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渠道来减少资金损耗、提高资金效率,要把资金重点投向农业科技、农田水利和农村流通市场体系建设以及农村的交通、通讯等领域,加快促进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升级改造,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特别是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迂回生产程度和农民的专业化水平。要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并以此为平台和载体,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迂回生产程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同时提升农村就业率和农民专业化水平,从而将尽可能多地产生于农村的利润留在农村,最终建立一个有利可图的农村经济,增强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

(四)构建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由于土地对绝大多数农户而言承担着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功能,所以农户一直秉承“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基本传统,不敢轻易放弃土地。因此必须通过构建国家社会型社会保障或合作型社会保障来替代农户的非正规型社会保障,必须通过完善农村的医疗、养老、就业培训、子女教育等制度安排,提高农户抵御生活性风险的能力,增加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使正规社会保障延伸至农村,鼓励农民形成自发、合作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应积极推动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在公平自愿的前提下探索和创新“土地换保障”方式,增加农民工加入社会保障的机会和资金支持。
据了解,“十二五”以来,农业部、财政部等部门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各级农业部门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创新机制、建立制度、健全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格局与氛围已经形成,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逐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力量,成为新产业新业态的践行者,成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引路人。

在当前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有三方面考虑:一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迫切需要破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兼业化困境,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吸引年轻人务农创业;二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推进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首先要确保地有人种、田有人耕,必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抓紧填平补齐农民素质这块短板,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规模为1272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55%。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活跃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正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