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大众日报
如何让村民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利用起耕地,使之发挥出最大的土地效益呢?在镇政府的帮助和协调下,马广华与村“两委”成员带上10多名村代表多次外出考察,寻找农业改革和规模经营的方法。
2011年,二十八村与东营市一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把300亩土地流转给一邦公司,规模种植生态水稻、莲藕和养殖香鳅,产品通过订单农业的形式供应东营、滨州等周围城市的企业及农贸市场,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当年,人均分得了7000多元的土地租金。去年秋天,二十八村又流转给了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60亩土地用于大面积种植水稻,眼下该公司正紧张地对土地进行施肥、旋耕。同时,两家公司还承诺,用工时优先聘用二十八村没有出去打工和经营的村民。目前,二十八村已形成了超级水稻、莲藕、泥鳅三大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马广华扳着手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后,不但有效利用起了农村闲置的土地,还使村民从土地里走出来,外出打工或经商,得到相应收入。一个普通的家庭,每人每年能得到土地租金7000多元,再加上两口子打工,一年下来总共收入七八万元,比种100亩棉花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