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历经十余年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两周年。经过两年的运行,这个地球上最壮观的水利坐标系之一,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
清水北上两年间,水源地因此而受到哪些影响?长途而来的“南水”划不划算?如何保障一渠清水永续利用?
8700万北方人喝上了一江清水
“现在水口感好,没有水碱了。”北京丰台区星河苑小区居民李文兰家,自从水龙头流出汉江水后,小区里打水机就再也没用过了。随着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的完工通水,像李文兰家这样的变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两年来,这项工程覆盖北京、天津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省的33个地级市,已经有8700万北方人喝上了清冽的“南水”。
其中,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入干渠62.5亿立方米,累计分水量59.8亿立方米,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省市4700万人。
东线一期工程自通水以来,也已累计调入山东水量约11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4000万人,大大缓解了山东水资源短缺矛盾。
而对于李文兰等居民来说,水质的改善更令人兴奋。南水北调水补充至北京中心城区河湖,与现有的再生水联合调度,增强了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城市河湖水质明显改善,自来水硬度下降了约6成。
其它受水区情况也类似。河北省供水逐步切换为南水北调水源,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市黑龙港地区即将彻底告别祖祖辈辈饮用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
天津通用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宝强介绍说,这两年对引江水和引滦河水进行比较后发现,引江水的各项指标优于引滦河水。
巨资调水算的是一笔“大账”
南水北上,是否增加了居民负担?经测算,居民水费支出不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工业用水也不超过用水成本与工业产值比率的1.5%,均属可承受范围。
主体工程向北京、天津供水实行的是成本水价,向河北、河南、江苏和山东供水的水价要低于成本,实行的是运行还贷水价。因此,现行东、中线工程供水价格水平,基本上体现了工程运行维护成本的高低。
“南水北调不仅是供水工程,更是保障水安全的战略选择。”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鄂竟平说,“南水北调保障了包括特大城市在内的居民生活用水,保证农业生产用水,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由于沿线省市增加了水资源的供给,直接给城市及人口供水,并兼顾重点区域的工农业供水。经测算,每年将增加工农业产值近千亿元。
南水北调工程之水,既是促进发展之水,又是促进转型之水。为使每一滴水高效节约利用,倒逼南水北调全线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线渠首所在的河南淅川县九重镇,就由此展开了一次“农业革命”——大力发展施用农药化肥少、效益好的金银花产业。村民陈志香家里十多亩地流转给一家医药公司,每年每亩租金600多元,为公司打工每年还能收入两三万元。金银花成为当地涵养水源、快速致富的黄金产业。
水源区、受水区和沿线生态效益实现“多赢”
有人曾担心,如此巨大体量的水被调走,对水源地的生态影响将是巨大的。实践证明,不仅当地的绿水青山没有被“调走”,这项工程还实现了沿线和受水区生态效益的“多赢”。
鄂竟平说,东、中线一期工程调水量占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约9600亿立方米)比例约为2%,采取合理的调度措施后,对长江的生态基本没有影响。
在南水北调水质稳定达标的刚性约束下,倒逼水源区不断严格治污标准。目前全面消除了劣五类污染水体,水生态安全和保护以及绿色化、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而在受水区,生态效益更为显著。北京等6省市压减地下水开采量2.78亿立方米。目前,北京、天津、河南许昌城区以及山东平原地区等超采区的地下水位已开始回升。
东线工程最大的调蓄水库南四湖,曾被称为“流域治污第一难”。为了保证调水水质,山东实行了比全国都严格的标准,十年治污颇见成效。目前,东线沿线水质由工程建设初期的V类、劣V类全部提高到III类。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在II类,水源区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水源生态涵养能力进一步加强。
工程带动了沿线生态带建设,为我国北方地区新增了两条绿色生态景观带。“树多了,风沙小了,好些原来见不到的水鸟都来了。”河南南阳市卧龙区邢庄村民盛纪学告诉记者。
另据鄂竟平介绍,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正在加快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目前东线二期工程相比中线二期和西线工程更为充分些,建成后可缓解海河流域下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短缺的现状。
最新消息:南水北调东线通水三周年 山东累计调水11亿立方米
自2013年11月15日正式运行以来,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已成功实施三个年度调水任务,干线水质稳定达标。
从山东省环保厅了解到,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累计调入山东境内约11亿立方米水量,年均增幅近100%,受益人口超过4000万人,大大缓解了山东水资源短缺矛盾。为了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山东坚决关停治污不达标企业,加快清洁生产,经过整治,沿线700多家造纸企业最后只剩下10家,八年间产业规模扩大3.5倍的同时,COD排放量比减少六成。
与此同时,山东还积极利用调来的长江水进行河流湖泊的生态修复。通过东线工程向东平湖、南四湖上级湖累计生态调水2亿立方米,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并为济南小清河补水2.4亿立方米,向济南市保泉补源0.58亿立方米,让泉城济南重现百泉齐涌的美丽景观。近三年来,山东省地下水开采得到有效遏制,平原区地下水位较2015年同期上升0.1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