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条件。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按照“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目标,到2020年我国贫困地区的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十三五”交通扶贫有哪些亮点,如何确保规划落实?
突出“五个创新”
“十三五”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将突出“五个创新”:创新交通扶贫理念、创新交通扶贫政策、创新交通扶贫机制、创新交通服务标准、创新交通建设模式。
“今后,对于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等建设的支持,将不会强调必须是县道或乡道,关注点将放在是否具有支撑特色产业发展的功能上。”戴东昌说,要根据贫困地区贫困深度的不同,制定“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的差异化支持政策,更加体现公平。根据贫困地区自然环境、发展需求和建设难度,因地制宜地确定公路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省道、县道不刻意追求高等级。
同时,把地方政府落实建设资金和相关支持措施、推进项目建设情况与下一年度中央资金安排相挂钩,实行“奖补结合”、“奖优罚劣”,督促地方落实好主体责任。在实际操作中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做到分类指导、因势利导。
四方面保障资金
“在交通扶贫规划制定过程中,一直把资金政策作为规划研究的重点,使规划能够落到实处。”戴东昌介绍,考虑到贫困地区的实际困难,主要从四个方面强化资金保障:大幅提高车购税补助标准、争取中央专项建设基金、争取金融信贷支持农村公路建设、鼓励创新投融资模式。
戴东昌说,“十三五”时期,投入到贫困地区公路建设的车购税总投资资金超过8400亿,比“十二五”时期的5000多亿有了大幅度提高,占全国车购税预计征收总规模的54%,超过一半以上的钱放在了贫困地区。国家高速公路的中央投资补助标准由“十二五”时期平均占总投资的15%提高到30%,基本上能够撬动高速公路的建设。另外,普通国道的补助标准,由“十二五”时期占总投资的30%左右提高到了50%。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的补助标准提高到平均工程造价的70%以上。
此外,对一些贫困深度系数高的地方采取特惠政策。“比如通村硬化路,其他地方每公里补60万元,这样的地区就有可能达到70万元。”戴东昌说,这样能够更切实际地解决贫困地区资金的需求和需要。
农村公路养护任务繁重
“目前,农村公路已经接近400万公里了,占整个公路总里程的比例非常大,我们要花大力气保护好它。”戴东昌说,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的高峰期已经到来,加之部分早期建成的农村公路标准较低,抗灾能力较弱,安全设施不到位,未来一段时间,养护和管理的任务将十分繁重。
据测算,全国约100万公里农村公路需要大中修,占总里程的四分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97.3%,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0.6%。伴随着农村公路建设进程加快和里程不断增加,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常态化发展,切实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建立健全“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落实好县级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发挥好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广大群众的作用;推动各地把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逐步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加强技术指导,启动低交通量农村公路技术标准研究,建立健全适应当地特点的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