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日报
2月27日,天气才刚刚转晴,安义县新民乡乌溪村的村民就开始在葡萄园里清沟排水、施肥洒药,干劲十足。除了是葡萄园的员工以外,这些村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股东。
据了解,该村村民在引资发展水果种植园时,并不只满足于出租土地收取租金,而是通过以土地、资金入股的方式投资,成为股东。据了解,这是南昌首个采用土地入股方式的农业合作社。
15户村民以土地入股
乌溪村村委会陈主任介绍,2012年,乌溪村看中经济效益较好的葡萄,通过吸引来自浙江一老板的资金,建起了总投资500万元、占地500亩的葡萄种植园,并组建专业合作社。与南昌市其他水果种植园不同的是,乌溪村有15户村民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投资葡萄园,入股的土地达到了110亩。
陈坚已经在乌溪村种了10多年的水稻,20亩土地大概一年能为他带来8000余元的纯收入。在得知自己的20亩土地全部处于葡萄园规划区时,陈坚高兴坏了:“当时村干部跟我说除了可以出租土地外,我还能将自己的20亩土地折算成现金入股葡萄园,成为股东,自己当老板。”
几乎没有犹豫,陈坚将自己20亩土地的12年经营权,以总价12万元的流转价格入股葡萄园,获得了1.2股的分红权。除此之外,陈坚还信心满满地拿出家里的积蓄,投资30余万元现金入股。在问到有没有考虑过市场风险时,陈坚说,葡萄园就在他家门口,没什么担心的。
除了以土地、资金入股以外,为人活络的陈坚还在葡萄园周围承包了30多亩土地栽上了无花果,希望能够再赚上一笔。
村干部告诉记者,为了最大限度照顾村民利益,合作社在计算村民的土地流转资金时,没有采取单价一次签死的办法,而是将土地流转价格与当地流转行情及粮食价格挂钩联动,每年进行调整。
村民成股东可一举多得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村民都和陈坚一样乐观,也有在是出租土地还是以土地入股面前纠结了很久。
“把土地交出去了,入股的村民能不能及时了解葡萄园的生产经营、资金使用、劳动人员变动、葡萄园盈利情况?”60多岁的老余在决定入股之前心里就有这样的疑惑。部分村民也有着同老余一样的心态。
村干部告诉记者,在和投资者以及村民协商的过程中,就明确规定了要将葡萄园的经营收益信息通过纸质文件及时发放给每一位入股的村民,并且保证每个月至少公布一次。在得到肯定答复后,老余心中的疙瘩也随之解开了,立马将自己的10亩土地入股。
村干部说,除此之外,对于土地全部入股的村民,葡萄园还优先提供了劳动岗位,解决他们失去土地后的工作岗位。入股土地最多的陈坚如今在葡萄园做一些管理工作,每年能拿到四五万元的工资。
采访结束时,陈坚还在掐着手指盘算“20亩田1年的租金就1万块钱,预计每年分红至少4万元。”村干部说,明年启动基地二期建设时,合作社会继续采取“土地入股”模式。
省社科院专家表示,土地折价入股,换来的是合作社和入社农民的双赢。农民变身为股东,不仅可获得土地流转费、红利,还可到合作社打工,获得薪金收入。农民在土地上的收益增加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干其他事;离土不离地,不种地了但仍有来自土地的基本保障。可以说,土地入股不但让农民有了“财产权”,更是对农民的“再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