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农为邦本,食为政先。
新疆农业部门最新统计显示,2013年新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65.9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653.97万吨,实现了粮食产量“六连增”。
与此同时,中国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首次突破6亿吨,实现连续十年增产。
然而,延续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粮食安全,并将其作为重中之重。
今年年初,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事关新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并提出“新疆远离内地,解决吃饭问题必须主要依靠自己”。
在2月24日本报B08版报道了土地为什么要确权之后,本期,请将目光聚焦在新疆粮食安全战略上。新疆虽未被纳入粮食主产省区范围,但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后备基地,新疆粮食生产一直是自给自足、略有盈余。
粮食产量“六连增”将为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转变经济结构提供强劲支撑。在这片并不肥沃的土地上,这个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之后又该如何保障粮食安全?两周来,记者进行了调查。
生产模式特色赚钱
再过二十天左右,50岁的曹传友将进入“春耕节奏”。
曹传友是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羊毛工镇新建村种粮大户,流转土地达120亩。与其他种粮大户不同,他流转的地块中,三分之二采用稻田高效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稻田内养鸭、蟹、鱼。
米东区是新疆三大水稻产区之一,耕地面积26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0万亩,由于分散种植、品种杂、效益还低,农民不愿种。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是该区抓粮食生产的关键措施。
2008年,米东区实验引导农民种植水稻,发展立体养殖,稻田里养殖螃蟹、鱼、鸭子,不仅为农民增收,动物们还当起了有机大米“监督员”。
从事农技推广30多年、米东区农牧局高级农艺师艾树民表示,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改变了以往水稻单一平面种植模式,不仅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稻米品质。如今,米东区立体生态水稻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在市场认可情况下,还将增加到10000亩。
去年,曹传友家的40亩稻田就养了螃蟹。因为螃蟹,种植过程不能施化肥、喷农药,交给合作社,有机稻比常规稻多卖1.5元到2元/公斤,螃蟹还能增收1000多元,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双赢效益。
这只是新疆发展高效农业,着力打造农业特色航母的一个缩影。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2011年推广种植有机水稻,为了激发种植户的种植热情,对有机水稻实行包产高价收购。目前,该县有机水稻已形成统一化、规模化种植。
据2013年该县粮食局数据显示,有机水稻单产收入要比常规水稻单产收入高出1665.5元。如此算来,当年该县种植有机水稻净增收入可达430万元。
事实上,除了特色农业,新疆粮食产量“六连增”。
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宋建华说,新疆粮食生产实现连增,是在近年来新疆农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实现的。新疆农业目前形成了粮食、棉花、林果、畜牧、设施农业和区域特色农业六大产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基础,是新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支撑。
“保粮食增产,凭特色赚钱”,宋建华认为,新技术带来了粮食增产,特色农业成为增收“生力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疆不断创新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增收模式。
自治区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热甫克提·阿布来提介绍,近年新疆每年都将粮食种植面积控制在2900万亩至3000万亩之间,2013年,新疆实现了粮食增产“六连增”,这对于新疆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乃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来讲都非常重要。
经营模式 “土地银行”经济学
除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新疆“六连增”能否持续,关键在于科技。去年农业部门测产的79个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单产508.1公斤每亩,比大田平均单产增产88.1公斤每亩。
热甫克提·阿布来提表示,农业部门将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率不断提升。
即使小麦产量高,但在新疆,其生产成本也是制约粮食产量能否增加的因素。记者了解到,新疆小麦亩播种量平均在25公斤,部分地区达到30公斤,用种量是内地的两倍。米东区小麦种植户老刘坦言,小麦成本太高,降低成本只能用余粮代替购买的种子,这影响了小麦产量。
热甫克提·阿布来提表示,为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和粮食安全,自治区已将小麦良种补贴标准从10元/亩提高到15元/亩。他们还建议国家继续提高到30元/亩。即使这样,小麦收益低于经济作物是农民共知的事实。
我国农户生产经营的最大特点是超小规模,这个问题在新疆同样突出。自治区农经学会副秘书长姬新会分析,降低农业成本,进行土地流转,实行集约化、现代化种植显得尤为重要。
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就是通过土地流转,摸索出“土地银行”模式,提高粮食产量,带动农民增收。
“土地银行”是指,农民把土地“存”到合作社,收取固定“利息”。记者了解到,该村一万亩土地统一流转到合作社。其中,有5000亩支付农民承包费,3000亩作为土地入股,参与年底合作社分红,剩余2000亩由大户联营方式经营。
据自治区农经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新疆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达449.4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115.5万亩,增长34.6%。
姬新会解释说,新疆广大农村集中连片推进设施农业,推行新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都将成为推动“粮食产量”继续增长的动力。
人才模式跨越现代农业“门槛”
事实上,不管以任何形式促进粮食增产,都要有人来种地。
种粮农民“老龄化”,农业成为青壮年农民的“副业”,这一现象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挑战,也制约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去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就提出,未来谁来种地?
记者调查发现,新疆同样存在“种粮老龄化”“副业化”情况。
像曹传友这样的种地农民,基本都在四五十岁以上。曹传友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研究生毕业,找了份银行的工作。二女儿卫校毕业,在米东区开了家小店。
由于农业劳动效率较低,普通从事粮食种植的小户农民,其农业生产收入普遍低于城市打工收入,外出打工是首选方式。
“谁来种地”成了新难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给出了方案,就是以解决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厅了解到,今年自治区将积极培育适度经营主体,通过发展专业大户、专业村镇、家庭农场,提高土地的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
除了“老龄化、副业化”隐忧,作为现代农业标志之一,新疆农业保险发展走在前列。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一号文件强调确保粮食安全,不断提高三大粮食品种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这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自治区农业厅也已向上级部门建议提高新疆小麦保费金额。
此外,稳固粮食产能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矛盾也相当尖锐。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基层干部表示,看着土地被项目占掉,也感觉心痛,但粮食对财政贡献不大。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热甫克提·阿布来提介绍,新疆也提出在征用农业土地时,必须先补偿一块农业用地作为耕地,再进行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