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天津市北辰区“三秋”生产正在进行中,区农机部门组织各类农机装备260多台套,投入到“三秋”生产中,截至发稿,全区近13万亩玉米收获近9成,3万亩小麦已播种近2.7万亩,玉米机收率达到98%以上,水稻机收率达到100%,冬小麦机播率达到100%以上,秸秆基本实现全量化利用。
农机部门全程服务“三秋”生产
今年,区农机部门坚持“三秋”生产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做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精心服务,在“三秋”农机化生产过程中提供全程服务。加大对农机销售、维修、作业市场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参加秋收作业机具的监督检查,维护良好的农机作业秩序,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区农机部门组织工作人员提早摸底调查掌握秋季作物种植情况及“三秋”作业机具保有情况,并利用信息服务平台,向机手发送作业供需、安全生产、天气等信息,保障信息服务到位。
目前,全区20万亩农业大田中,已有近一半土地集中到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的手中,集约化、规模化成为大田农业发展趋势。区农机部门通过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等措施,鼓励合作社增加农机保有量、更新换代农机具,提升机械化作业效率。
水稻“新生产模式”成亮点
随着土地平整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不断实施,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由几百亩增至6000多亩,区农机部门积极探索高效、快速的农业生产模式,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在不增加种植户经济支出的前提下,提供水稻从育秧、插秧和田间管理的全程服务,又实现从收割到销售的无缝衔接,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和作业效率。
在水稻收获时期,预约机器、收割水稻、运输晾晒、联系买家等每个环节都让种植户们感到今年“三秋”有条不紊。在种植大户孙德虎的水稻田里,不见他像往年一样忙碌,而是一边看着水稻收割机作业,一边与人悠闲地聊天。我们还了解到,孙德虎的这份悠闲得益于区农机部门的帮助,他种植的4000多亩水稻进行全程外包,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而且使水稻的收获期缩短了近一个月,直接增加了经济效益。
筑牢“三秋”秸秆“防火墙”
在今年“三秋”生产中,北辰区通过秸秆粉碎还田、养殖场收购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在西堤头镇的玉米田里,几台大型玉米收获机正在马不停蹄轰鸣作业。按照农机部门的统一部署,今年“三秋”期间,全区玉米收获机全都加装了秸秆粉碎装置,玉米被收进谷仓的同时,秸秆也全被打得粉碎,平铺在田间,旋耕机把细碎秸秆全都翻进土壤做肥料。秸秆还田可以疏松土壤,增加肥力,促进作物增产。每逢收获期,区农机部门都会在田间地头召开现场会,大力推广的保护性耕作方式,让农民亲眼见到秸秆粉碎还田的增收效果。与此同时,逐年增加补贴力度。据了解,今年北辰的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比去年多了近一倍。北辰区农机发展服务中心农机管理科科长穆怀军告诉我们,秸秆综合利用补贴资金,往年每亩补20元,今年每亩补贴35元到40元,农户基本不用花钱,就对秸秆进行处理。
今年,区农机部门在玉米、水稻、棉花等大田作物抢收前,就已协调全区1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备足秸秆综合利用机具,并提前划分作业区域,按照“成熟一片、收获一片、综合利用一片”的机械化作业模式,全区农机化“战三秋”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