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地质公园面积164.3平方公里,南北长22.5公里,东西宽7.3公里。打开漫长地质历史演变之门,武功山的地质遗迹丰富多样:有出露完整的新元古代天然断面、罕见的变质核杂岩构造和断块山构成的地貌、花岗岩地貌、风化剥蚀地貌、流水地貌等叠加而成的复合地貌景观。
一、地质构造
武功山的地质构造在华南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考证华南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历史的典型场所。自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考察以来,先后吸引俄、日、法、奥、英等专家学者和我国众多大专院校到此考察,其科学价值极高,也是科考与科普的代表性场所。就是这样一座颇具科考科普和旅游经济开发价值的名山,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兴衰变革而几度兴盛几度衰落,如今,这座千古名山又将迎来灿烂的明天。
二、主要景观
1.千姿百态的奇岩
武功山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的另一特色是在这片得日月之精华、集天地之灵气的山林中,荟萃着50多座千姿百态的奇岩。万花岩、万松岩、千丈岩、白仙岩、观音岩、簸水岩、乌龙岩……每一处岩石都是鬼斧神工、谐趣天成,其中乌龙岩的绝壁高达100多米、绵延1000多米,堪称奇景甲天下;而发云界石林、羊狮幕石笋、棋盘石、品字石、风动石、飞来石、鳄鱼石、撑腰石、挂榜石、试剑石、卧虎石、吊马桩等几十处组合成一副妙趣横生的怪石百态图,每一块石头都能让人产生联想,每一块石头都有一个久远的掌故。羊狮幕花岗石林可与黄山媲美,有“小黄山”之称,其中穿云石笋从深谷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达190米,实为世间绝景。武功山的天然岩洞有十多处,如储云洞、珍珠仙洞、八仙洞、千福洞、风火洞等,若论奇特要数风火洞,它是由相距仅3米的上下两洞组成,下洞清风徐来,而上洞则热气熏人,这种“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神奇令人叹为观止,唐代诗人袁皓有诗云:“一洞二仙共炼真,功成九转各神通。巽离卦判占风火,冷气刺骨热逼人。”
2.高山草甸景观
武功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另一特色就是高山草甸景观。在海拔1600米以上,有九龙山、金顶、观音宕、千丈岩、黄狗冲等5处十万余亩如茵的高山草甸,让你足不出江南,就可以同样尽情领略到塞外草原的一望无际。这江南罕见的绿如玉、软如毡的高山草甸,是造物主对武功山的偏爱,是大自然创造的神奇。其“睡美人”景点宛如一位曲线玲珑的美人仰躺在九龙山山顶,卧看云卷云舒,令人叫绝不已。
3.水潭景观
在武功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分布有大小瀑布水潭景观近100处,著名的有龙王潭、白龙潭、乌龙潭、仙池、小漓江、潭口瀑布、云口瀑布、白水滩瀑、天心瀑以及母子瀑、黄龙瀑、黄龙喷雾、双瀑联珠、三叠泉等,而最负盛名的就是天心瀑,其所在主峰海拔1120米,峰顶荒秃、悬崖峭立,山腰林木茂盛,有水直泻,犹如从天而降,落差70多米,形似白练,烟雾缭绕,声如沉雷,气势磅礴。此外,林立的峻峰绝壁还形成了10多处峡谷,水借山势,山因水转,山水共映,每一处皆可入名家之纸墨丹青,尤其是深江峡谷中乌龙潭上空的天然藤桥――古藤飞渡,惊险奇绝,让人叹为观止。从地球科学的角度来看,武功山整体是断块山,西侧是断层陡崖,东侧是韧性剪切带形成的悬崖,平面上呈椭圆状的穹隆构成了较为特殊的构造地貌景观,正是武功山这种由断块山构成的构造地貌、花岗岩地貌、流水地貌互相叠加而成的复合地貌景观,使山与水、风与云、动与静形成了完美的结合,因此当云雾袭来时,她是如此的阴柔而秀丽,当阳光普照时,她又是那么雄伟而险峻。那么,武功山国家地质公园如此丰富而又独特的地质遗迹,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让我们翻开武功山地质历史的画卷来探寻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奥秘和神奇。
4.野生动物乐园
武功山国家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内容丰富、突出,也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她既是一个天然植物园,又是一个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现已发现的植物物种就有2500余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珍贵、稀有、濒危树种就有十多种,如云锦杜鹃、猴头杜鹃、粗榧、香果树、观光木、夜光树、银杏、水桠木、黄山木兰、独花兰、藤檀、槭树等,其“稀世珍宝”――台湾松,亦称黄山松,从明月山直到羊角尖长达十余华里,面积约1万余亩,其面积之大、生长之好、林相之齐可谓全国仅有。三天门的千年银杏胸围七人方可环抱,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红岩谷的古榕树“一木成林”,一株树齐树脚高一米处分*出18根分枝,每一枝胸径7~22厘米,枝高10~15米,该树树冠面积达300平方米,可说天下奇观。动物资源有奇禽异兽60余种,属于国家一类保护的有黄腹角雉、华南虎;属于国家二类保护的有短尾猴、绿毛猴、猕猴、穿山甲、云豹、水鹿、白颈长尾雉;属于国家三类保护的有白鹇、大灵猫、小灵猫、獐、娃娃鱼等。武功山名胜古迹遍布十大高峰,葛仙坛、观日亭、炼丹池、看经岩、虹桥、三天门、极圈塔、白鹤峰,加上一山藏二教,既有道教丛林遗存,也有佛教墓塔群古迹,历来为游客信徒向往之地。
武功山的地质构造在华南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考证华南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历史的典型场所。自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考察以来,先后吸引俄、日、法、奥、英等国专家学者和我国众多大专院校与院所到此考察,其科学价值极高,也是科考与科普的代表性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