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大省河南来说,昆虫采集可不光具有理论价值,还有着更实用的意义。试想,如果愁眉不展的农民拿着受了虫灾的庄稼和害虫来请教,专家们却连害虫是啥都答不上来、连分类定义危害农作物的昆虫都做不到,又该如何对症下药呢?种类采集就像是昆虫的“人口普查”,只有先认识了解它们,才能保卫我们的口粮。
农家水稻长不高,植保专家开“药方”
2012年7月份的一天,开封杜良镇的几户村民辛辛苦苦插下的秧苗,成片出现不长、甚至越长越矮的现象。
“快来瞅瞅吧,俺的水稻咋了?”无奈的村民向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专家求助。
原来,这是一种水稻病毒病“水稻黑条矮缩病”,老百姓俗称“小矮子病”,由灰飞虱传毒引起,被称为水稻“癌症”,一旦得病无药可治。正常水稻长七八十厘米高,但得了这种病,只能长二三十厘米高,发育就像停止了一样,后期不能抽穗或仅抽个小穗,对产量影响极大。
灰飞虱作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病的传播媒介,主要在小麦田越冬,春季经过繁殖,在5-6月份虫量达到全年最高峰,此时正值水稻秧苗期,灰飞虱便陆续从小麦迁移到秧苗上取食,同时传播病毒病。
目前水稻黑条矮缩病还没有好的防治药剂,只能靠防治灰飞虱的办法解决,即“预防为主,治虫防病”。
“它虽然是一种病害,但不能喷药‘治病’,必须‘治虫’,因为它是在秧苗期通过灰飞虱传毒的,当发现有病毒病时,喷药也没用了。秧苗期就防治好灰飞虱,才能保证后期不得病毒病”。省农科院植保所水稻课题组主任任应党博士解释道。
虽然当年病毒病在开封杜良面积还不算大,但对于农民来说,收成是全年的指望。水稻黑条矮缩病一旦爆发流行,将造成重大损失。前些年,该病曾在浙江、江苏等省爆发流行,均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任应党连续两年对稻农开展义务培训,力争使损失降到最低。
“一要认识到位,这种病害要靠治虫来防;二是把握秧苗期传毒这一关键时期;三是措施要得当,最好是覆盖防虫网育秧;四是改种直播稻,错开秧苗与灰飞虱传毒高峰期”,任应党介绍了他的防治要点,“最重要的还是病虫害种类鉴定,只要原因弄清楚了,总能找到解决办法的。”
2014年,开封杜良示范区水稻亩产650~750kg,是多年来当地的最好收成。
从化学防治到绿色防控,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像任应党一样,深入基层义务给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的专家还有很多。省农科院植保所每年都会接到许多“爱科学”的农民们送来的各种作物病株样本,专家们都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上的问题。
“相比以前,河南的老百姓们越来越注重科学种田了,有问题也会想到求助专家。”不过在任应党看来,科技人员下乡的力度还需要加强。
随着科技进步,河南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一直都在提高。建国以来,河南省植物保护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河南农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在旧中国,植物保护事业被视为“雕虫小技”、不足挂齿,举国上下在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很少有直接对群众有利的成就可言。
从建国至上世纪60年代,我国也经历了一段一味追求高产增产、过分依赖农药等化学手段的时期。“就像人感冒了总吃抗生素,以后得病了就无药可医了。”任应党这样形容过分使用农药的后果,害虫不可能100%被杀死,留下的往往是抗药性极强的,一旦建立起种群,危害更大。再者,杀死害虫的同时益虫也不能幸免,天敌少了,虫害会在短时间内爆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也从综合防治向绿色防控转变。
“以前主要是解决‘吃得饱’的问题,现在是‘吃得好、吃得安全’”。省农科院植保所所长鲁传涛告诉记者,“农药、化肥在粮食增产、病虫害防治方面功不可没,但使用过度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农药残留问题,所以国家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药化肥零增长计划,这对植保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把不必要的农药减下来,另一方面,要加强农药替代技术研究,做到少用药、不用药。”
在河南治蝗像抗洪都是“硬仗”
除了后方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冲在“灭虫害”战役前线的河南省农业厅植保站的工作人员也一直在默默无闻与害虫“战斗”着。
东亚飞蝗是一种爆发性和迁飞性农业大害虫。新中国以前蝗灾曾频繁爆发,每次都因防治手段落后或防治不力等原因,常造成“飞蝗蔽天,禾草皆光,饿殍枕道”的惨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致力于蝗灾的治理,经过多年努力,蝗虫爆发频率明显下降,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在50年的蝗灾治理工作中,飞机治蝗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1951—2000年间,我国累计开展飞机治蝗面积达60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治蝗总面积的25%,仅飞机防治一项挽回粮食损失近100亿公斤。
在农业大省河南,防蝗灾就像抗洪一样,是大事,蝗区主要集中在黄河滩地,其杂草丛生、难以耕种成为蝗虫的适生环境。
省植保站的王建敏告诉记者,2004年以前,蝗区的勘测、定位、丈量,基本上是由经验丰富的治蝗情报员目测、步量等及其落后的手段进行,蝗区区域大小准确率极低。更别提上世纪90年代,通讯技术还不发达,飞机播撒杀虫药之前,几乎都是地面人员举着旗子指示蝗虫密集地区,在高温高湿的环境里艰难工作着,若遇上天气突变不适合飞机飞行,人工导航员们有时一等就是一天,更别提播撒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了。“上世纪50年代播撒六六六粉,地面人员、飞行员都出现过中毒现象。”
2002年9月,河南省GPS工作组在省植保站赵永谦站长的带领下,由北京农业大学张龙教授作技术指导,分东、西、南三个小组,行程3500公里,克服种种困难对我省蝗区进行卫星定位,走在全国前面。2004年我省GPS导航飞机治蝗进行精准施药基本开发成功,彻底改变了过去马拉人扛、目测步量的落后办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使测量精度达到米级,飞机治蝗更加科学、及时、有效、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