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
大年初一,记者回到家乡——山东菏泽曹县古营集镇秀才坑李庄。村子不大,人口不过300人,劳力不过200人,全村500来亩耕地几乎全种了小麦、玉米,是个纯农业村。
土地分散流转困难
村里年轻人对承包地大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能收多少就收多少。
村民李建兵说,“一亩地一年的收成不如在外打工10天,谁愿意种地?”
“不打算把地转包出去?”
“价格合适,当然愿意。但咱这地,没法包,太分散。我家有7亩来地,分散成6片,多的2亩,少的2分。”
全村每家每户的地都很分散,别说别人包,就是自家人种起来也感觉麻烦。
“不能调调吗?”
“太难了,肥瘦不均,咋调?”
这确实是个问题,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个好办法,但需要各级政府或村集体组织协调才行。
听村里人说,年前有人来村里谈承包地,因为太分散、意见不一而做罢。真是想包的没地,有地的包不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是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目前,像秀才坑李庄这样的情况,在山东还比较普遍。乡邻缺的就是土地流转市场和相关服务。
基础设施欠账待补
去年山东省土地流转面积1567.9万亩,占到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16.9%。农合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9.7万家和1.2万户。土地流转规模在扩大,流转速度在加快。
秀才坑李庄的农民对土地流转是欢迎的,但需要政府组织帮忙,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这需要村镇等做大量工作。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强制推动。规模经营也应适度,要与农业人口转移、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社会化水平相适应。
秀才坑李庄和周围几个村至今也没成立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里一些年轻人买了大型收割机、旋耕机,也有扩大生产规模的意愿,问题是谁来帮助他们实现愿望。
阻碍秀才坑李庄发展规模种植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农田基础设施欠账太多。记者到地里走了走,发现生产路没了,沟平了,渠没了,机井不够,配电房更谈不上。生产设施与20年前没两样。尽管村旁边就是团结河,可守着河水却浇不上田,因为从河里引水的渠早已淤积。村里的地都是老淤地,很适合建设“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但亟需补上基础设施这个弱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