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近日,记者来到沈丘县北杨集乡林寨村采访,站在村委会向东望去,看到的是一马平川的千亩大田,而传统分散种植时期的田埂和田间小道早已难觅踪迹。
“搞农业产业化,要实现一‘破’一‘立’,就是打破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实行土地规模种植,土地全部流转是一道必须迈的‘坎儿’。”林寨村党支部书记林峰这样说。
村民林廷东是土地流转赞成者,他说:“还是流转好,我年纪也大了,体力比较差,每年一亩地拿到800块钱,也够买粮买菜了。”和他有一样看法的人不在少数。如今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留守的都是老年人,干体力活身体吃不消。外出打工的如果回来收种庄稼,耽误时间不说,仅仅来回的路费算下来也与收割庄稼、旋耕土地的开销差不多。土地流转后,群众再也不操心耕种的问题了,年轻人也能专心挣钱干事业了。
2011年秋季,林寨村整体流转土地耕种面积达1000亩。面对资金、技术、农资、信息、风险等因素的制约,林家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林峰带领村“两委”干部做足了“加减法”。
土地增加:该村原有耕地1316亩,通过改造窝子林、边角地、贫瘠地,经实际测量土地数量达1526亩,平整后新增耕地210亩。
成本下降:合作社购置了收割机、旋耕机、打捆机等机器设备,统一播种、管理、收割,统一对外购料、销售,目前生产成本下降10%;通过合作社对外联络,与多家生产资料公司、粮食收购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
村干部描述这几年麦收后打捆机作业时的情形:打捆机在前面工作,村民在后面拉整捆的秸秆,麦茬地收拾干干净净,既方便又快捷,又不再乱堆乱放、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