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近年来,平原西部的土地荒漠化越发严重,主要表现在土地沙漠化和土地盐碱化两个方面。土地荒漠化是怎么形成的呢?它的治理措施是什么?
一: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指以风力作用为主,形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在这种风力作用下,土地表面出现的风蚀和流沙堆积的沙质荒漠化景观。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加上长期缺乏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造成了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出现了草场超载放牧、陡坡开荒、广种薄收、乱砍滥伐等问题。这些现象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很大威胁,造成了土地生产能力的消退,从而加剧了土地荒漠化进程。
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措施是要解决好生态环境恢复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改善之间的矛盾,注重扶持发展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把荒漠化区或潜在荒漠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和商品优势,搞好产品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民对土地的过分依赖,为沙漠化土地恢复和治理创造条件。在沙漠化土地整治过程中,应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为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当地经济服好务,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关系。
二:土地盐碱化
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个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也形成盐碱地。
土地盐碱化有四个方面的改良措施,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和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