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闽政办〔2016〕87 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5月17日
福建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6年4月
前 言
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加快推进我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根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特编制本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我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加大创新驱动力度,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围绕“十三五”时期我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必须突破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本规划突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突出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重点,科学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构筑特色现代农业三条产业带、三个发展功能区,打造七条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推动我省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第一章 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基础条件
“十二五”期间,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三农”决策部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成效显著,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十三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特色优势更加突显。2015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3717.87亿元,年均增长4.3%;农民人均纯收入13793元,年均增长12.7%。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总产量661.1万吨。园艺、畜禽、林竹、水产等四大主导产业保持较快发展,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烟叶等重点特色产品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链。
二、科技水平明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福建农民创业园及示范基地、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发展。实施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建成一批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7.3%。完善农业“五新”推广机制,推行“首席专家+领军企业+示范基地”三结合的集成创新推广模式,开展科技下乡“双百”行动。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农机总动力达139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3%,其中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55%,水产、畜禽养殖和农产品产后处理的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示范工作、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雨露计划”深入推进。
三、基础条件有效改善。实施连片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油高产创建,在30个粮食主产县开展粮食产能区建设,推进抛荒山垅田复耕,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耕地质量。设施农业面积达178万亩,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完成1639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2个大型和13个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75.75万亩,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33。加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四绿”工程建设,加强主要江河源头、重要水源涵养区保护和“六江两溪”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海域海岛海岸带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0万亩,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健全,预警预报、快速反应和紧急救援能力显著增强。
四、质量安全持续向好。在全国率先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30个县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4个县(市)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试点单位。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农产品生产主体备案,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餐桌污染”治理,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两检合一”,例行监测与执法监管“检打联动”工作机制。创新农药监管信息平台与可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强化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推广农业标准化,全省累计创建省级以上园艺作物标准园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997个,累计有效使用标志的“三品一标”产品341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均保持在97%以上。
五、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健康发展,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1万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28个,国家级龙头企业52个,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监督执法、应急反应和全面控制能力显著增强。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植物检疫与重大疫情监控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持续推进。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乡村信息服务站点、“世纪之村”平台、农业物联网应用平台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继续强化,建立“三位一体”12316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六、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顺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县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得到加强。大力发展家庭农场,认定165个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完善林权综合配套改革,推进沙县、永春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试验,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深化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和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稳步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继续深化供销社和粮食流通企业改革,建设或改造一批粮食和特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服务“三农”能力显著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加快发展。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不断健全。农村工作机制持续创新,党员干部驻村任职、科技特派员、农村“六大员”等制度不断完善。
七、闽台合作继续深化。持续推进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两岸合作交流平台建设,连续多年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农博会”“茶博会”“林博会”等大型展会,构筑闽台农业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闽台农业双向交流深入开展,与台湾半数以上的乡镇市公所、市民代表会、农会、渔会、农田水利会等组织形成对接交流合作常态机制。以台商投资为主的农业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五年新批准台资农业项目294个,合同利用台资6.5亿美元。农产品出口保持平衡较快增长趋势。到2015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60.2亿美元,其中出口金额87.5亿美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保障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的任务更加艰巨;农业产业链不完整、农业功能拓展不足,农业提质增效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设施装备条件相对薄弱,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困难仍然较大;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协调,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农业标准化生产基础薄弱,监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仍然存在。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国际环境。全球大部分农作物单产和总产仍将持续增长,小麦、大米和粗粮供需基本平衡,主要农产品价格将持续走弱,国内外大宗农产品价格倒挂,农产品市场面临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加剧;新一轮技术革命如火如荼,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基因定向转移、动物克隆等技术正成为新基因争夺和新技术竞争的制高点;发达国家农业支持将偏向更隐蔽的一般性服务和收入补贴,对基础研发、基础设施、技术服务、金融保险等一般性服务的支持水平持续上升。
国内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时期,城乡统筹发展进入新阶段,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持续加大,为现代农业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工业化发展进入后期阶段,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人均GDP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农产品需求结构加快升级,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等高品质农产品供需矛盾加剧,在农业功能拓展、结构升级、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村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变为有限供给,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劳动成本持续上升,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省内环境。“十三五”时期是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打造竞争新优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闽台农业合作交流先行先试、互利共赢,为外向型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区两园”平台建设,为拓展农业功能、打造全产业链、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为绿色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顺应时代要求,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遵循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一般规律,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着力突破瓶颈制约,扎实推进我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为主要任务,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厚植农业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强化农业科技、设施装备、人才、体制和政策支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把创新作为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统筹农业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坚持协调发展,提升整体效能。破解瓶颈,补齐短板,促进农林牧渔协调发展、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与生态和谐发展,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整体效能。
坚持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构建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技术体系和政策体系,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坚持开放发展,增强发展活力。坚持先行先试,深化闽台农业合作,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统筹利用国内与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增进农民福祉。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完善惠农强农富农政策,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改革开放红利。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特色农业持续发展,农业结构更加合理,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生产经营方式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更趋完善,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适度规模经营水平、生产经营效益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农业全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到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31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达到3.2:1;农资现代流通网络和农产品流通网络进一步健全,农资和消费品经营网点覆盖全省所有较大村;休闲观光农业、生物农业、光伏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加快发展。
——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储备能力进一步加强。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粮食仓储建设。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650万吨以上,粮食储备规模达到360万吨以上。
——特色农产品稳定增长,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禽、水产品、茶叶、笋竹、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苗木、中药材、油茶等重点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培育和壮大重点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和优势产业带。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72.8万吨,茶叶产量42万吨、水果产量850万吨、蔬菜产量1850万吨。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物质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框架进一步健全,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农业“五新”推广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45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达60%以上,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设施农业加快发展,全省设施农业面积220万亩。
——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农药用量、化肥用量零增长;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00万亩;生态公益林防护功能持续提高,全省森林蓄积量达6.53亿立方米。
——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基本健全,良好农业规范(GAP)得到有效推行,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业疫病防控能力逐步增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闽台农业合作交流持续深化,外向型农业进一步发展。闽台农业合作交流领域不断拓展,合作交流水平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深度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十三五”期间,累计合同利用外资达20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10亿美元。
第三章 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一、发展三条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带
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项目带动,培育和发展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构建三条分工协作、竞争优势明显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带,优化现代农业区域布局。
闽西北重点推进绿色农业产业带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快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建设成为区域优势突出、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绿色农业产业带。
闽东南重点推进高优农业产业带建设,实施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创意休闲农业、高科技农业,建设成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外向度高的农业产业带。
沿海重点推进蓝色农业产业带建设,发展海洋养殖、近海捕捞、远洋捕捞和新型海洋渔业,建设成为产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优良、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带。
二、建设三个农业发展功能区
实施主体功能区划,综合考虑农业生态适宜性、环境容量、生态类型等因素,将全省农业生产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原则,确定不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和重点。
优化发展区:农业生产基础好,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水土资源、光热资源较为丰富,是我省农产品重点产区。包括37个县(市、区):福州市的福清市、长乐市、连江县、罗源县;莆田市的涵江区、仙游县;三明市的永安市、沙县、尤溪县、将乐县、明溪县、清流县;泉州市的惠安县、南安市;漳州市的龙海市、漳浦县、南靖县、平和县、云霄县、长泰县、诏安县;南平市的建阳区、建瓯市、邵武市、浦城县、松溪县、政和县、顺昌县;龙岩市的新罗区、漳平市、连城县;宁德市的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霞浦县、古田县、柘荣县。重点推进转方式、调结构,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道路,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构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体系,巩固农产品主产区供给地位。强化农业面源污染、耕地重金属污染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适度发展区:“五江两溪”水生生态廊道、武夷山—玳瑁山脉和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山脉生态功能保护带,是我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廊道保护利用区、水土保持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业生产特色鲜明,但生态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较快的区域。包括37个县(市、区):福州市的闽清县、永泰县、闽侯县、晋安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平潭县;厦门市的同安区、翔安区;莆田市的城厢区、荔城区、秀屿区;三明市的泰宁县、建宁县、宁化县、大田县、三元区、梅列区;泉州市的洛江区、泉港区、晋江市、石狮市、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漳州的芗城区、龙文区、华安县、东山县;南平市的延平区、武夷山市、光泽县;龙岩市的永定区、长汀县、武平县、上杭县;宁德市的屏南县、周宁县、寿宁县。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在生态保护中发展特色农业,适度控制农业生产规模和总量,发展节水农业、草食畜牧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强化天然林保护和封山封育,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保护发展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包括:24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以及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文化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保护性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让森林、湿地、草地等资源得到休养生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三、构建七条特色农业全产业链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完善农业产业链分工体系,统筹兼顾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转化基地、市场交易平台和休闲观光基地的建设,补齐产业链短板,拓展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七条产值过千亿的特色农业全产业链。
茶叶全产业链:建设生态茶园,拓展茶叶精深加工,挖掘和弘扬茶文化,支持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突出优势茶类、优势产区与优势品牌,扩大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州茉莉花茶、福鼎白茶、政和白茶、大田“江山美人茶”、坦洋工夫、平和白芽奇兰、漳平水仙、正山小种以及闽西北特色优势茶类等公共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与占有率。建设和完善泉州、南平、三明、宁德、漳州、福州等茶叶优势加工区,延伸产业链,提升加工能力与水平。
蔬菜全产业链:推动蔬菜集约化育供苗中心建设,建设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菜、精细菜和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建设蔬菜冷链物流体系和低温配送中心,发展精深加工。重点建设蔬菜生产优势区、“菜篮子”工程基地及厦门、漳州、泉州、福州、莆田等蔬菜加工业集聚区。
水果全产业链: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建设标准生态果园,提升商品化处理、保鲜储藏和精深加工发展水平,发展水果采摘园等休闲观光产业,促进水果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实现多重增值。引导大宗果类向优势区域集中,建设厦门、漳州、泉州等水果加工业集聚区,支持大中城市郊区发展观光休闲果园。
畜禽全产业链:推进畜禽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发展生态环保养殖业,拓展壮大畜禽加工业,促进饲料工业转型升级,推进畜禽产业特色发展、规模发展、绿色发展。优化畜禽养殖布局,支持新罗、福清、浦城、光泽、上杭、长汀、延平、沙县、蕉城、邵武和梅列等地畜禽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发展,扶持大中城市发展畜禽屠宰加工集中区,支持优势区域发展饲料、兽药疫苗和有机肥等上下游产业。
水产全产业链: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池塘改造,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壮大远洋渔业,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出口加工,扶持都市型休闲渔业,促进水产饲料工业转型升级。重点建设东山、龙海、漳浦、石狮和同安等为主的闽南水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区,福鼎、霞浦、蕉城等为主的闽东水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区,连江、马尾、福清、涵江、秀屿等为主的闽中水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区,建设连江、东山、平潭等海峡两岸水产品加工基地,福州、宁德、厦门等水产品交易集散中心,以及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支持福州、漳州、厦门等水产饲料产业集聚发展。
林竹全产业链: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发展笋竹、木本粮油、名特优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改造提升林产加工业,壮大森林旅游等林业服务业,重点建设三明、南平、龙岩、福州木竹加工产业集群,莆田、漳州、厦门木制家具和人造板加工产业集群,南平、三明林产化工产业集群,三明、泉州、宁德、南平、漳州等生物产业集群,推进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建设,支持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鼓励山区发展森林食品加工。
花卉苗木全产业链:建设特色优势花卉种质资源圃和花卉苗木生产基地,改造提升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发展花卉加工业、花卉创意休闲业。重点建设以清流、连城、长泰、延平、集美等为重点的鲜切花生产基地,以漳浦、龙海、南靖、洛江、漳平、连城、武平等为重点的盆栽生物基地,以清流、浦城、龙海、南安、永春、海沧、长泰等为重点的观赏苗木生产基地,培育花卉加工和园艺资材生产基地,推动优势区域发展花卉休闲旅游。
第四章 完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加工农业、服务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发展,形成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构筑农业竞争新优势。
第一节 特色现代农业
一、提升发展种植业
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粮食产能区建设、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抓手,实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示范推广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推动均衡增产。抓好水稻、甘薯、马铃薯等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
发展特色优势种植业,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品质。水果,重点发展柑桔、晚熟龙眼、晚熟荔枝、枇杷、橄榄、早熟桃、柰、早熟梨等优势特色水果,调整优化早、中、晚熟品种结构及鲜食与加工品种结构,发展生态果园、设施果业,推广产期调节技术,实现主栽果类鲜果周年供给与品种多样化。蔬菜,稳定发展大宗蔬菜生产,提高蔬菜重要时节应急供应能力,重点建设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推广无土基质栽培、智能化管理、物联网控制等现代技术,大力发展特色菜、精细菜和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茶叶,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提升茶叶品质,优化茶类结构,突出发展名优茶生产,提高名优茶比重,加大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促进茶树优良品种的开发利用。食用菌,稳定发展蘑菇、香菇、黑木耳等大宗食用菌生产,适度发展珍稀、药用菌类食用菌生产,提高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比重。中药材,发展名优道地中药材,重视开发药食两用中药材,建设中药材无公害、绿色生产示范和GAP生产示范基地,突出区域特色,打造区域品牌。
二、优化发展畜牧业
统筹兼顾环境承载能力、生猪保有量和消费需求,合理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对生猪养殖实行总量控制,年出栏量控制在2000万头以内。继续扶持禽业发展,拓展肉鸡全产业链,加快蛋鸡设施化发展,提升水禽健康养殖水平。扶持牛羊兔鹅等草食畜禽养殖,提高奶业生产水平,建设一批标准化草食畜禽养殖基地。加强地方特色畜禽品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形成地方特色畜禽优势产区。推进粮改饲试点,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饲草料生产基地和养种结合示范基地。
三、加快发展水产业
优化水产养殖结构,重点发展鳗鲡、大黄鱼、石斑鱼、对虾、罗非鱼、蛤仔、牡蛎、鲍鱼、海带、紫菜、海参等名特优新和出口水产品养殖。建设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工厂化养殖、塑胶渔排、深水网箱等设施养殖基地,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积极拓展浅海湾外养殖、深水海域底播养殖,重点建设福鼎、霞浦、连江、福清、秀屿、惠安、漳浦、东山、诏安等大型设施化生态养殖基地,漳州、莆田等立体化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以及平潭、东山、西洋岛附近海域的海洋牧场。扩大淡水高优品种养殖规模。改造提升近海捕捞业,继续实施捕捞“双控”政策。开拓远洋渔业新渔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远洋渔业企业,做大做强远洋渔业。
四、积极发展林业
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推进不炼山、不全垦造林,提倡多营造异龄林、混交林。持续推进森林科学经营,重点加强森林抚育和封山育林,增加森林资源,优化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中、大径材,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面积50万亩,建设速生丰产林、大径材等战略性资源基地250万亩。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苗木繁育基地、竹材林基地、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名特优经济林基地、森林食品和森林药材基地。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林业生物产业、林业生物质能源等林业新兴产业。合理利用林下资源,立体发展林畜、林禽、林蜂、林菌、林药等林下种植养殖业,带动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50万亩。
第二节 农产品加工业
一、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改善大宗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贮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推进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提升农产品入市品级。突出重点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大力发展冷冻保鲜食品、旅游休闲食品、方便即食食品、功能性产品和生物制品。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开发引进一批关键技术,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
二、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
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促进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与农民合作社、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民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强化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标准作用,推进农产品加工设备改造提升,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优胜劣汰。
三、建设加工专用原料基地
按照农产品加工特性要求,以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为依托,选育加工专用品种,加强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科技特派员、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参与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管理,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保障。鼓励沿海地区的龙头企业到山区建设加工专用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山区现代农业发展。
第三节 农产品和农资流通业
一、搞活农产品和农资市场
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鼓励各类具有资质的市场主体从事农产品和农资市场经营活动,加快国有粮食企业和供销社综合改革,鼓励农村中介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生产大户从事农产品和农资营销,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经营主体开拓市场的能力。完善农产品终端市场布局,改造提升和新建一批农贸市场、菜市场、社区菜店、农副产品平价商店,推动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搭建农产品流通平台,举办农产品展销会、交易会,促进网上营销、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探索大宗农产品的网上交易、会员制交易、代理交易、拍卖等形式。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促进农产品市场稳定运行。
二、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
依托中心城市、综合运输枢纽和港口资源,在厦门、福州、泉州、漳州和莆田,建设融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的农产品和农资综合性集散中心,重点培育10个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发挥省际边界农产品物流区位优势,建设一批区域性农资和农产品集散中心。实施“促进农产品流通工程”,新建和升级改造一批大中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在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福州、厦门、三明农资批发市场。推进福州、南安、龙岩、福鼎等粮食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宁化、诏安、上杭等省际边贸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在重点粮食批发市场信息化平台基础上建设全省统一的粮食竞价交易电子平台。建设233.5万吨标准化粮食储备仓容,加快“危仓老库”维修改造。
三、构筑物流配送网络
在大中城市培育发展一批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鲜活农产品的冷链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和快速检测系统,开展冷链标准化示范,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完善农资物流配送网络,新建、改造和扩建一批农资现代流通服务设施,建设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完善省、市、县三级农资连锁配送服务网络,推进农资连锁超市、连锁店向乡镇和重点中心村发展。
第四节 休闲农业
一、扶持发展休闲农业
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旅游企业投资开发休闲农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示范带动作用大的休闲农业企业,带动全省休闲农业向集约型、规模化方向发展。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和农户以股份合作方式参与休闲农业项目。推进管理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加强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和服务组织建设,促进休闲农业快速健康发展。到2020年,建设5~8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5~20个示范点;创建100个省级最美休闲乡村,200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打造3~5条省级休闲农业精品线路。
二、培育发展创意农业
推动文化创意与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乡土文化互相融合,发展创意农产品、创意实地景观、创意生态休闲、创意生产体验,构建创意农业产业链,打造创意农业品牌。重点发展一批具有创意景观的农场、渔猎场、水上游乐场、休闲度假村、农民家庭旅馆等特色创意农业项目。加快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品牌,有序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三、优化休闲农业布局
城郊休闲农业密集区:以福州、泉州、厦门等都市周边为重点,发展集生产、科研、观赏、体验、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业项目,建设城郊型休闲农业密集区。
景区休闲农业密集区:以知名旅游景区为重点,发展集观光、休闲、养生、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农业项目,建设景区休闲农业密集区。
沿海休闲渔业密集区:以宁德三都湾和四礵列岛、福州、平潭、莆田湄洲湾、泉州石狮、厦门、漳州东山等为重点,发展集海边食宿、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渔业项目,建设沿海休闲渔业密集区。重点建设厦门休闲渔业主题园、漳州东山海上游钓园、漳州和福州观赏渔业基地。
山区休闲森林密集区: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发展集观赏、休闲、科普、探险、康体、健身等为一体的休闲森林项目,建设山区休闲森林密集区。
第五节 “一区两园”发展平台
一、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建成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带动力强的核心区,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园区流动,重点扶持建设一批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等项目。
二、台湾农民创业园
继续推进漳浦、漳平、仙游、清流、福清、惠安等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引进和推广示范台湾农业良种和先进技术,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强化辐射带动作用。
三、福建农民创业园及示范基地
推进福建农民创业园和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培育产业集中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扶持建设一批温室大棚和智能温控大棚等设施蔬果基地、工厂化食用菌集聚区、生态环保型现代生猪养殖基地、全程自动化家禽养殖基地,以及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