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张家港市全面贯彻国家、省和苏州市的发展要求,扎实推进现代化港城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此编制了《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第三章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塑造港城发展新动力
按照国家创新发展理念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增强创新能力,优化创新机制,建立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降低企业创新门槛和成本,建设创新型城市。
第一节 培育创新主体集群
强化企业作为科技投入、协同创新的主体、技术成果转化运用主体的地位,建设一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壮大创新企业群体。发挥大企业在研发创新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并购重组、开展委托研发和购买知识产权,大幅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大力培育上市企业,加大对拟上市科技企业扶持力度,加快高科技成长性科技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步伐,做大张家港上市板块。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完善全民创业支持政策,激发全市参与创新创业的动力和活力,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鼓励加大创新投入。实施创新型企业试点,鼓励企业借力创新,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通过政府引导性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大企业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注重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扩大市级企业研发机构普及面。到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3%。
第二节 搭建创新载体平台
围绕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着力构建推动创新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全面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建设创新创业集聚载体。大力推进建立一批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培育一批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提升现有平台创新创业功能,强化现有载体资源的整合,推动产业合理分工定位和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推广新型孵化模式,提升科技创新载体孵化产出水平。全面推进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智能电力产业园、中韩国家科技合作基地等创新园区建设。积极引导各类研究院与本土企业对接,推动院所科研成果产业化实现就地转化。
专栏3-1 |
重点发展创新创业平台载体 |
十大创新创业载体。保税区科技创业园、沙洲湖科技创业园、张家港市高新技术创业园、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锦丰科技创业园、东城科技创业园、乐余科技创业园、凤凰科技创业园、南丰科技创业园、大新科技创业园。 |
十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张家港工程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哈工大(张家港)智能装备及新材料技术产业化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张家港)智能装备技术产业化研究院、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张家港研究院。 |
强化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健全完善技术评估、技术转移、产权交易等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检测、认证等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搭建锂电、激光、冶金新材料、精密机械、再制造、生物医药、检验检测、化工检测、电子口岸、科技服务信息化、科技金融推介院等十大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技术平台对外开放,强化资源共享。
第三节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末,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左右。
关键技术突破。鼓励企业对接国际国内科研机构,以合作研究、虚拟实验室、定期交流等形式,建立国际国内前沿技术的跟踪研究机制,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实用技术,研制开发一批核心装备和高端产品。
知识产权贯标。鼓励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支持企业知识产权贯标,支持和鼓励企业申报专利,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国内的新技术和标准。到2020年末,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6件。
自主品牌培育。鼓励企业构建自主品牌培育体系,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全方位、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十三五”期间,全市每年新增国际注册商标5件,新增驰名商标1件,新增江苏省著名商标8件、苏州市知名商标10件。
第四节 汇聚创新创业人才
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和加快转型发展的先导工程,坚持“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聚人才”的导向,积极招才引智。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人才计划。全面推进社会事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在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建树和重大影响力的精英人才。到2020年末,拥有高层次人才达到2.5万人,其中列入省“博士计划”的博士超过50名;引进和培育“港城英才计划”100名以上,省“333工程”培养对象达到30名,万名劳动力研发人员达到210人,高技能人才达到700人以上。
围绕产业需求集聚急需人才。紧贴本地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需求,在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要产业节点上形成比较独特的人才集聚优势。引导人才的“科技、视野、人脉”优势与企业的“资金、管理、市场”优势互补融合,实现“嫁接”合作、“协同”创新,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集群化。
第五节 完善创新发展机制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完善产业创新支撑体系。
完善科技金融支撑。大力引进和培植天使投资、科技银行、科技保险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创新创业投资机构,加快建设运作创业银行,鼓励企业引进风投创投资金,开展股权交易融资活动,构建贯穿企业成长全过程、全方位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依托政府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建立各类产业投资专项基金,加快建立以首投、首贷、首保为重点的多方位、多渠道推动创新创业的科技金融体系。
完善创新运营考评机制。重点打破行政主导和减少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科研经费配置和考核评价的新机制。强化技术与市场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企业对接、研发人员创新活动与利益收入对接的新机制。探索对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动态评估机制,完善政府扶持政策。
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重点梳理国家、省、苏州市创新政策体系,率先落实各项创新试点政策,制定实施细则及配套措施。针对全市产业发展重点,在研发机构建设、协同创新促进、产业金融支持、创新产品首购、重大装备扶持等方面探索张家港地方特色的自主创新政策。
第四章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构建共享发展新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共享发展的理念,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均等化水平,更加关注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和困难人群生产生活,全力打造民生保障示范区。
第一节 促进居民增收致富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保障机制,持续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建立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资产性、经营性收入的长效机制,突出农民、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确保低收入人群收入增幅高于社会平均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实施精准帮扶,提高困难群体生活水平。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优化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按照按劳分配、优绩优酬的政策导向,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
完善就业创业体系。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劳动力再就业工作,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统筹抓好城乡困难群体就业援助、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服务指导,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力度,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持续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到2020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
大力发展村镇经济。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和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增加务农主业收入。落实“一村二楼宇”、扶持经济一般村发展等政策,统筹配置市、镇、村资源,重点开发创新创业楼宇、现代服务业综合体和政府实事载体等平台,创新实践“村建设、政府承租”发展模式,不断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合作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加强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让农民获得人力资本溢出的收入效应。推进农村金融的机构创新、产品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探索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直接补贴等保障农民收入的政策工具。至2020年末,全市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万元,实现村村超300万元目标。
第二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均巩固在99%以上,全面提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水平。基本建立以政府基本保险、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为“三大支柱”的多层次保障体系。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与财力相匹配的民生投入机制,优化社会保险合理调整机制。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社会救助诚信管理体系,健全失信信息披露制度,开展社会救助绩效评估,健全行政问责制度。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各类困难群众基本信息数据库,实现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社会帮扶等相关信息的互联互通。引导大型社会组织和企业建立公益性基金参与社会救助。完善救灾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推进减灾救灾应急协调指挥机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机构和减灾救灾技术支撑机构建设。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以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镇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保障性住房供给能力。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严格规范准入与退出标准,有效保障城镇常住人口的合理住房需求。稳步推进共有产权经济适用住房发展,实施申请审核联动制。探索试点“才有所居”人才购房优惠政策,降低各类高层次人才在港住房成本。
第三节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优化学校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师“县管校用”管理机制改革,缩小义务教育在城乡、区域、学校、群体之间的差距。实施义务教育“改薄”工作,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区”规划,对照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率先高标准建成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区。
重点提高教育质量。启动实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体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职业类学校实现校企一体化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借鉴国际教育理念,加强与国外友好城市的教育合作,推动国内外友好学校结对建设,深入实施“外籍教师进校园”项目,探索与境外学校间的课程和学分互认制度。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建成网络、资源、服务全覆盖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第四节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推动医疗设施升级。全力推进市一院科教楼和肿瘤诊疗中心、市中医院综合改造以及金港医院、第四人民医院、澳洋康复专科医院、城北医院新建工程。重点推进肿瘤诊疗、妇女儿童、中医药、精神卫生、医学康复和老年护理6大专科体系;妇幼保健所增设产、儿科床位,逐步向妇幼保健院转型。到2020年末,全市医疗床位(其中老年康复护理床位)分别达到10560(2640)张,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各项综合指数名列苏州各县市前列,市一院在全国县级综合排名进入前5名。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开展重点疾病防控工作,完善城乡慢性病、职业病防控体系。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卫生监督网络建设,有针对性地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加强妇幼卫生和健康教育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工作,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能力,到2020年末,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3岁。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监测预警制度,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城乡居民卫生健康水平。
提高科教兴医能力。实施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行动计划。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制度,科学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站布点,每个建制镇建成1家、市区建成3家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2020年末,建成2个国家级、4~5个省级医学重点专科和3~4个苏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新增5个苏州市级、15个本市医学重点专科。
第五节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依托电子网络技术整合各类社会养老存量资源,建立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着力提高居家养老的信息化水平,扩大“虚拟养老院”管理服务供给的覆盖范围,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建立养老社会保险政策,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保险等险种,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养老险种,以多种形式完善保险机制,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消费能力。优化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和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个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工程建设,到2020年末,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到50张,民营养老床位数占比达到70%以上。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70%以上。
加大社会养老服务扶持力度。适度提高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支持民营资本积极探索养老机构的规模化、连锁化经验管理模式;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积极参与公有产权养老服务设施的管理和运营;政府居家养老服务援助对象扩大至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养老援助服务标准随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幅度实行自然增长机制。
第五章 完善拓展区域功能,提升城市发展新品质
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打造自然景观之美、文化交融之美、城乡协调之美的目标,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化城市功能内涵,提高城市发展品位,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向科学化、精致化、现代化转变。
第一节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坚定不移实施“多规合一”。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实现中心城区及镇区控规全覆盖,梳理各类规划单元,制定分类控制的空间发展政策,强化发展引导和控制,构筑要素集聚、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的战略增长空间体系。
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及产业园区功能。加快提升中心城区城市能级,塑造创新资源和高端服务的集聚核。继续聚焦战略重点,强化杨舍主城区核心功能;继续创造条件,优化战略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城北科教研发区、塘桥副城区建设,努力打造成张家港自主创新载体、机构、人才、资金、平台、政策集聚的高地以及高端服务集聚高地。大力推进金港、锦丰、乐余、凤凰等产城融合片区建设,构筑要素集聚、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的战略增长空间体系。
专栏5-1 |
“一城四片区”空间格局 |
杨舍主城区:强化城市形象提升、高端产业集聚、潜力区块发展、老镇区改造、滨水空间开发、交通路网疏解、服务设施完善,建设以商业商务、高新技术、教育科研、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主的高品质城市核心区和综合服务中心。 |
塘桥副城区:建设高铁枢纽站服务区,发展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商业休闲、会议会展等功能。完善鹿苑老镇服务设施,建设鹿苑特色老街,塑造片区文化内涵。更新改造塘桥生活服务区,完善片区生活服务设施,打造特色风貌街区。 |
金港片区:重点建设高速道口物流中心,打造综合贸易园,推动环保新材料产业园、国际化学工业园及页岩气产业园区的建设,争取建设金港文化中心及国际消费品中心,建设香山及双山岛的高级酒店和休闲配套服务设施。 |
锦丰片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滨江综合型产业基地,完善商务、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基本完成沙洲新城建设,利用优势水系景观资源建设滨水公园,打造富有活力的新区。 |
乐余片区:结合通洲沙西水道整治,规划建设临江特色产业区,预留战略产业发展区。提升乐余北部新城,建设城镇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沪通铁路货运站核心区。进一步推进南丰园林小城镇和永联小镇建设,打造“有产业、有旅游、有文化、有城市功能”四位一体的特色小镇。围绕常阴沙农业示范园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
凤凰片区:依托河阳山歌、恬庄古街、凤凰山、凤凰湖景观,建成“东有千年古街、西有万亩桃园、中有湖光山色”的生态休闲、配套齐全、和谐宜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
完善市域城镇四级聚落体系。持续深化镇(区)联动,推进区域统筹、资源整合、发展互补,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4‰ 以上,努力构建一个结构完整、功能完善、运行协调的网络状城镇体系。至2020年末,市域人口控制在160万左右、中心城区人口80万左右。
专栏5-2 |
城镇四级聚落体系 |
第一层次:杨舍(经开区)—塘桥主城区。强化服务功能,打造集聚总部经济、高端服务、创新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增强主城区对全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提升主城区的聚集度。 |
第二层次:金港镇(保税区)、锦丰镇(冶金工业园)。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强化人口和产业导入,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加快发展服务业,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升级港口软硬件设施,提升港口产业附加值,支撑张家港港口由装卸运输港向智能、绿色、安全的物流贸易港升级。协调港区交通、产业发展与居住区的矛盾,确保内外交通安全高效。 |
第三层次:凤凰镇、乐余镇、南丰镇、大新镇等建制镇。按照“一镇一品”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生产、生活、生态等配套功能,注重培育特色性集镇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建设个性鲜明的特色镇。 |
第四层次:村庄。强化对“重点村”和“特色村”的规划引导,持续治理生态环境,美化村容村貌,完善生活居住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一般村”村庄基础设施,加大生态和居住安全的保护。 |
精心打造城市特色风貌。依托长江、港城、水乡的地域特征,强化城市不同区块的特色,形成“五区六带多点”的城市特色风貌架构。积极探索开发长江岸线观光游览功能,做好工业旅游、观光农业,精心设计城市公园体系、天际线、景观道、步行街,建设体现苏南吴文化内涵、长江港口城市风貌,并符合绿色低碳现代生活方式的城市建筑与城市环境。
专栏5-3 |
城市特色风貌架构 |
五区:现代都市风貌区、绿色港城风貌区、滨江产业风貌区、滨江生态风貌区和江南水乡风貌区等五个风貌区; |
六带:两条东西向景观轴和四条南北向景观轴; |
多点:自然地貌、城市标志性建筑群和城市出入口等众多节点。 |
第二节 构建现代交通体系
优化港口及航道建设。推动港口向智能、绿色、安全的现代化亿吨强港发展。优化港口空间利用方式,推进公用码头建设,进一步拓展深水岸线和港后纵深腹地,提高岸线资源使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完善港区对外交通,整治港区客货运混杂现象,减少港口与城市交通间的相互干扰,确保内外交通安全高效。优化市域骨干航道网的布局,研究六干河航道等级提升的可行性方案,推进申张线凤凰段航道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
积极推进铁路及枢纽站建设。积极配合沪通铁路建设,完成与张家港站、张家港北站对接的道路工程;完成张家港站的交通站点、出租车停靠站、停车设施建设;完善张家港北货运站配套设施。积极争取通苏嘉城际铁路、沿江城际铁路项目开工建设。立足公铁水联运的有利优势,加快推进货运铁路支线及货运站点建设。做好铁路周边的配套建设,在塘桥地区形成铁路枢纽,在杨舍和金港设置城际轨道张家港北站及金港站。
完善骨干道路网络。确保张家港疏港高速公路2016年建成通车,无锡至南通过江通道公路南接线工程与沪通铁路同步建成,形成“两纵一横”的高速公路布局。建设东三环,推进港丰公路快速化。加快二级主干道路网建设,加强各镇之间的道路连接,实现市区到中心镇区20分钟以内到达、各镇(区)10分钟以内可进入高速公路的目标。中心城区充分协调功能结构,合理衔接快速路系统,兼顾现状道路基础条件,构建“十九横十八纵”方格网的主干路系统。
构建现代公交体系。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增强公交优先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建设大容量公交快线、大站快线公交、常规公交的多模式公交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至2020年末,中心城区公交站点3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100%,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18%左右,镇村公交开通率100%。以沿江城际北站公交枢纽、火车枢纽站、客运站为枢纽节点的多点辐射式网络基本形成。实现中心城区与各片区之间公交出行时间不超过40分钟,市域各片区之间公交出行时间不超过60分钟,杨舍主城区与塘桥副城区之间公交出行时间不超过30分钟。积极推进新能源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电水气、停车场、充电桩、公共自行车等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
第三节 完善市政公用设施
完成给排水系统提升改造。加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实施建筑物对雨水分级收集利用,力争实现市政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低于85%,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不断完善城区生活污水主次管网建设,扩建20万吨/日深度水处理厂,完成40万吨/日深度改造。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
提高供电能力保障输配电安全。扩建沙洲电厂、华兴电厂(张家港电厂),筹建华电电厂,提高供电能力。新建、扩建,完善“500-220-110千伏”变电站体系。严格规范高压线敷设方式及高压走廊控制,保障输配电安全。
建设城镇安全供气体系。构筑多种气源、功能互补、区域协调、系统优化、储配可靠、设施配套的安全供气体系。加快管道燃气的发展与建设,提高居民用户天然气气化率,力争中心城区居民气化率达到70%,其他建制镇气化率达到40%~50%。与江阴、常熟实现气源互通,完善各镇(区)中压管网。支持东沙LNG接收站建设,新建LNG气源储配站,保障事故时应急气源供应量不低于3天。积极推进汽车加气站建设,在全市形成汽车加气站网络化布局。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示范工程。在杨舍主城区管线普查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其他镇(区)建成区地下综合管线的普查工作,为地下管线的科学管理、规范建设和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结合城北科教生态城、黄泗浦区域、高铁新城的开发建设,选取一定范围进行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试点。
第四节 全力打造智慧城市
深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宽带提速,加强宽带无线网络建设,完成3处电信枢纽局、8处电信汇接局的新改扩工程,不断完善新一代基础通讯网络。推动综合商圈的宽带和无线网络覆盖等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鼓励商家提供免费无线接入服务。
推动信息资源综合应用。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有效整合信息资源,促进基础信息资源大数据综合开发利用,推动跨部门、跨条线、跨行业的信息应用,推进信息资源公益性信息服务,强化信用基础数据库建设,逐步构建城市大数据服务平台。鼓励水利、环保、安监、城管等部门利用数字地理空间框架进行应用合作,大力实施基础地理公共信息平台的应用集成工程,提升地理数据运用成效。
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转变城市管理方式和手段,加快实施综合指挥、规划服务、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安监、智慧环保、智慧城管等工程,加快推进城市电力、通讯、供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的自动化和精准化,加快发展交通信息感知基础设施和全路网智能监控体系,构建涵盖供水、排水、燃气、市容、环卫、绿化、园林等方面的智能化城市管理运行平台。
完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加强电子政务网络治理,提升综合基础软硬件支撑与运维能力,建设覆盖广泛、基础扎实、安全可靠的政务云服务平台。优化在线行政审批和信息备案功能,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提速增效。有效整合政务应用系统,建设一站式政务服务门户。
强化智慧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有效整合市民个人和企业各类服务资源,随时随地随需通过服务网点、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自助终端、互动电视各种渠道获取政务、公共、商业服务,构建全方位、个性化、主动型、一站式融合服务平台。大力推进有线智慧镇(社区)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加快惠民通信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互联网+生活的集成应用。
完善智慧安全监控体系。加快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扩容、升级,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管理领域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全面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完善环境智能监控体系,依托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环境要素的监测监控全覆盖;建成低碳能耗监测平台,实现对能效利用的智能化感知与精细化管理,通过对楼宇能耗的双向互动、柔性调控,降低能源消耗;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应对台风、暴雨等极端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减轻气象灾害损失。
第五节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优化“大城管”体制机制。整合管理与执法资源,拓展城市管理内涵,打破城市管理部门界限,优化管理资源配置,变“分散型管理”为“综合化管理”。推进城管执法创优,强化“组织建设、依法行政、队伍管理和执法保障”四方面的标准要求。不断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城警联合执法模式;延伸联动范围,完善执法协作,推进油烟污染、噪声污染、违法建设、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重点难点工作取得新突破。依托数字化城管、城市e管家“两位一体”的城市管理综合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全面扎口城市管理类问题的处理,合理设置指标权重,酌情增加考核分值,突出评价案件结案率、满意率,加大与文明单位、绩效考评挂钩兑现力度,真正形成发现问题、派遣协调,处置反馈、效果考核的闭合回路。
提升城市管理满意度。开展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接续行动,坚持民意导向,进一步排查环境薄弱地段、城市管理重点难点问题以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形成整治项目清单,按照项目化推进的要求全面整治,有效解决基础设施不配套、容貌秩序不规范、环卫保洁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拓展市场化保洁范围,完善市场准入机制、投标办法、监督考核制度等,逐步开放环卫作业市场,实现市场化保洁服务企业的有序竞争和作业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尽快建设完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鼓励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企业参与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继续深入开展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绿色文明积分”管理试点,激励市民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到2020年,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90%。城市管理水平持续保持全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