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耕是为了让土地休养生息,通过用地养地结合来巩固提升粮食产能,休耕期间也不能疏忽了耕地管护、地力恢复。
116万亩,这是今年确定的全国休耕耕地试点的总面积。虽然在全国耕地面积的“总盘子”中占比不大,但这却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消息显示,目前试点集中的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以及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正根据各地实际确定各自的休耕模式。
土地是庄稼之母,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为了让土地休养生息,传统的农耕文化历来重视休耕。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休耕也是常用的耕地保护措施。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粮食供应的压力让我国的土地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之中,难以停下脚歇口气。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连续增产固然可喜,但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环境“紧箍咒”对农业的约束日益趋紧。一方面,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大量开荒种地、围湖造田和开采地下水,资源利用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土壤退化,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已经亮起了“红灯”。
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利用现阶段粮食供给充裕的宽松环境,在部分地区开展耕地休耕制度试点,既可以让过于疲惫的耕地喘口气、解解乏,让生态得到治理修复;也可以通过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藏粮于地”。
休耕的好处已经形成共识,但应当怎样推进业界仍有担忧。首先就是如何真正休得下来。今年年初笔者在采访春耕生产时,曾和一位农业系统干部聊起休耕,在他看来,如果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让农民休耕根本无法实现。一方面农民有着现实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改变农民的种植惯性,让他们适应新的种植方式也需要时间。
目前看,为了让农民愿意休耕,试点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不同地区的休耕补助标准,保证农民与原有的种植收益相当,不影响收入。现在亟待落实的就是,无论是发放现金或是折粮实物补助,都要不折不扣、一分不少地发到农民手中,让他们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此同时,应尽快制定完善分区域、分作物的休耕技术模式,并对农民开展相应的技术指导,让他们适应耕作方式的改变。
推进休耕,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做到休而不荒。有人担忧,土地休耕后,农民是否就放任不管了,好好的耕地会不会一年长草,三年长树,几年以后基本荒废?需要明确的是,休耕是为了让土地休养生息,通过用地养地结合来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因此休耕期间也不能疏忽了耕地管护,要通过引导支持农民种植绿肥等养地作物来恢复地力,做到休而不荒、休而不废,绝不能让休耕的土地荒芜。还要提醒的就是,休耕后耕地虽然闲下来了,但也不能改变用途,谨防非农化现象的发生。
土地既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保障。让休耕顺利推进,既要算好粮食安全的大账,也要让农民的小账划算,只有这样,疲惫的耕地才能在歇好脚后再出发。